1 企業資源計劃系統簡介
企業資源計劃系統是由美國著名的計算機技術咨詢和評估集團Garter Group公司提出的一整套企業管理系統體系標準,是指建立在信息技術基礎上,以提高企業資源效能為系統思想,為企業提供業務集成運行中的資源管理方案。企業資源計劃系統(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簡稱ERP)是指建立在信息技術基礎上,以系統化的管理思想,為企業決策層及員工提供決策運行手段的管理平臺。ERP不僅僅是一個軟件,更重要的是一個管理思想,它實現了企業內部資源和企業相關的外部資源的整合。通過軟件把企業的人、財、物、產、供、銷及相應的物流、信息流、資金流、管理流、增值流等緊密地集成起來,實現資源優化和共享。在我國,企業信息化和ERP應用已經風風雨雨渡過了20多年。從1981年沈陽第一機床廠從德國工程師協會引進了第一套MRPⅡ軟件的時候,沒有幾個人知道什么是ERP,20幾年來,ERP在我國的應用與推廣經歷了從起步、探索到逐漸成熟的風雨歷程。早在1986以前,絕大多數的中國企業都不知道什么是ERP,大約在1985—1990年的時候,許多管理專家、學者包括我國的企業家就開始研究國際上先進的管理模式是什么樣的,應該如何來幫助我國企業提高管理競爭力,這期間誕生了一些ERP應用的試點企業。到了90年代,全球許多著名的ERP廠商紛紛涌進我國市場,有更多的企業試用或購買了ERP產品。但令我們失望的是,ERP在我國企業的成功率并不是很高,這樣的結果對我國企業打擊很大,以致到現在還有很多的企業心有余悸,不敢上馬ERP系統應用。為了克服以上弊病,本文提出了一種基于模糊數據包絡分析的ERP系統選型與評價方法。該方法利用模糊集相關理論與方法對系統選型問題中的非確定性與模糊性進行闡述,建立了相應的系統評價指標體系,在對待選的ERP系統進行相對有效性評價的基礎上,篩選出具有各項性能指標最佳組合并適合企業管理實際需求的ERP系統。
2 模糊數據包絡分析方法
在生產活動和社會活動中常常會遇到這樣的問題:經過一段時間之后,需要對具有相同類型的部門或單位(稱為決策單元)進行評價,其評價的依據是決策單元的“輸入”數據和“輸出”數據,輸入數據是指決策單元在某種活動中需要消耗的某些量,例如投入的資金總額,投入的總勞動力數,占地面積等等;輸出數據是決策單元經過一定的輸入之后,產生的表明該活動成效的某些信息量,例如不同類型的產品數量,產品的質量,經濟效益等等。再具體些說,譬如在評價某城市的高等學校時,輸入可以是學校的全年的資金,教職員工的總人數,教學用房的總面積,各類職稱的教師人數等等;輸出可以是培養博士研究生的人數,碩士研究生的人數,大學生的人數,學生的質量(德,智,體),教師的教學工作量,學校的科研成果(數量與質量)等等。根據輸入數據和輸出數據來評價決策單元的優劣,即所謂評價部門(或單位)間的相對有效性。1978年由著名的運籌學家A.Charnes,W.W.Cooper和E.Rhodes首先提出了一個被稱為數據包絡分析(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簡稱DEA)的方法,去評價部門問的相對有效性(因此被稱為DEA有效)。他們的第一個模型被命名為CCR模型。從生產函數角度看,這一模型是用來研究具有多個輸入,特別是具有多個輸出的“生產部門”同時為“規模有效”與“技術有效”的十分理想且卓有成效的方法。1984年R.D.Banker,A.Chames和W.W.Cooper給出了一個被稱為BCC的模型。1985年Chames。Cooper和B.CoLby,L.Seiford,J.Stutz給出了另一個模型(稱為CCGSS模型),這兩個模型是用來研究生產部門的間的“技術有效”性的。1986年Charnes,Cooper和魏權齡為了迸一步地估計“有效生產前沿面”,利用Charnes,Cooper和K.Kortanek于1962年首先提出的半無限規劃理論,研究了具有無窮多個決策單元的情況,給出了一個新的數據包絡模型——CCW模型。1987年Charnes,Cooper,魏權齡和黃志民又得到了稱為錐比率的數據包絡模型——CCWH模型。這一模型可以用來處理具有過多的輸入及輸出的情況,而且錐的選取可以體現決策者的“偏好”。靈活的應用這一模型,可以將CCR模型中確定出的DEA有效決策單元進行分類或排隊等等。這些模型以及新的模型正在被不斷地進行完善和進一步發展。上述的一些模型都可以看作是處理具有多個輸入(輸出越小越好)和多個輸出(輸入越大越好)的多目標決策問題的方法。可以證明,DEA有效性與相應的多目標規劃問題的pareto有效解(或非支配解)是等價的。數據包絡分析(即OEA)可以看作是一種統計分析的新方法。它是根據一組關于輸入——輸出的觀察值來估計有效生產前沿面的。在經濟學和計量經濟學中,估計有效生產前沿面,通常使用統計回歸以及其它的一些統計方法,這些方法估計出的生產函數并沒有表現出實際的前沿面,得出的函數實際上是非有效的。因為這種估計是將有效決策單元與非有效決策單元混為一談而得出來的。在有效性的評價方面,除了DEA方法以外,還有其它的一些方法,但是那些方法幾乎僅限于單輸出的情況。相比之下,DEA方法處理多輸入,特別是多輸出的問題的能力是具有絕對優勢的。并且,DEA方法不僅可以用線性規劃來判斷決策單元對應的點是否位于有效生產前沿面上,同時又可獲得許多有用的管理信息。因此,它比其它的一些方法(包括采用統計的方法)優越,用處也更廣泛。
傳統DEA方法所使用的數據都是精確的,是硬(Crisp)模型。事實上,隨著系統復雜性的增加,對系統進行精確評價會變得非常困難。實際情況中,決策者通常習慣于使用一些模糊概念來評價某個事物,如質量“很好”、風險水平“高”等。因此,為了評價DMU的績效,將模糊建模方法與傳統數據包絡分析相結合是必要的。Sengupta首先提出了一種模糊DEA模型,該模型通過在一定程度上允許對模型約束的違反來處理DEA模型中的不確定性問題。近年來,在模糊DEA領域出現了許多不同的方法,例如Kao和Liu利用模糊相對有效性對臺灣的大學圖書館進行了評價,Lertworasirikul在模糊環境下利用DEA方法對分銷渠道的建模問題進行了研究。在模糊DEA模型中。可以有部分或全部輸入輸出是模糊的。對于部分模糊情形,可以將精確數轉換為模糊數來處理。設模糊數用記號“~”表示,考慮具有m個模糊輸入和P個模糊輸出的n個決策單位(decision making unit,簡稱DMU)的評價及比較問題,為簡便起見,模糊輸入輸出均采用三角模糊數形式表示,一個典型的三角模糊數如圖1所示。
圖1 三角模糊數
為求解上述模型,假設I=(0,1,0),這樣可以使得對分數形式目標函數的線性化更為容易。基于該假設,可以將分數形式的目標函數轉換為等價的線性形式如下:
對上述模糊DEA模型進行求解,需要將其先轉換為硬模型。此時需要將模糊目標函數和模糊約束分別轉換為硬目標函數和硬約束,然后再利用常規DEA的求解方法即可對模糊DEA問題進行求解。將模糊DEA模型應用于ERP系統的選型過程時,DMU的選型即對應于ERP系統的選型。
3 ERP系統的模糊數據包絡分析選型及實證研究
3.1 ERP系統選型數據來源
成功的選型是ERP項目邁向成功的第一步,選擇ERP廠商其實就是選擇長期的合作伙伴,選型時要重點考察其4個方面:公司(背景和實力)、產品(軟件)、顧問(咨詢和服務)、價格。
3.1.1 公司
首先,任何公司都有其特有的歷史和文化,如果對此不了解,就容易被一些表面現象所迷惑。選擇大公司還是小公司?廠商對客戶都有一個優先級的排序。高知名度的大公司能否調配一流資源在我們的項目上,能否對問題迅速響應需要考慮。對于公司知名度不高,規模不大的成長性的小型IT公司,需要考慮的是它活不久如何幫助我們活得久。另外小型IT公司顧問流動頻繁、進入門檻不高,也增加了成功上線的風險。選擇國外公司還是國內公司?一般來說,國內軟件公司的MRP較弱,承接項目多,派出的顧問水平不高。至于選擇國外軟件,文化的差異導致習慣和規則的差異,界面不太友好,某些地方缺乏彈性。另外產品價格和服務成本較高也要有心理準備。總之,要選擇專業的ERP廠家,因為專業,所以成功。
3.1.2 產品
ERP廠商的產品演示過程雷同,在較短時間內未必發現功能方面有太大差別,可以說都能滿足中小企業的基本需求,所以產品的擴展性和二次開發的成本就值得考慮。ERP產品的核心是MRP,很多ERP系統是從財務管理等外圍做起來的,在以MRP、MRPⅡ為核心的制造業企業,在技術、行業企業經驗積累上終究顯得底蘊不足,顯示在一些關鍵點上不過關。因此,對于既有OEM又需要按預測生產、采購的離散型制造企業來說,大多數以混合模式進行生產和物料管理,需要多種計劃模式,強有力的生產計劃系統尤為重要。至于產品技術架構,究竟是C/S好,還是B/S好?只能說是各有利弊。相對于B/S架構來說C/S發展時間長,技術成熟,客戶端有一套完整的應用程序,數據處理能力強、響應速度快。缺點是系統升級成本高。B/S好處是可以在任何地方只要能上網就能使用系統,所有運算由服務器完成。客戶端不需安裝任何專門軟件,維護和升級方便。不足之處畢竟B/S結構只是IT技術的發展方向,安全性和應用成熟度方面與C/S結構相比略有不足。需要強調的是,企業真正要的是好用,不要過分糾纏它基于什么技術。
3.1.3 顧問
ERP的實施是一項龐大且復雜的系統工程,實施的過程可能會出現各種各樣的問題,實施顧問是給客戶信心的重要方面。顧問在于水平高不在于人數多,高水平的顧問可以彌補軟件、公司本身的諸多不足,所以最好由在工廠實際工作過,豐富的行業經驗的專家型顧問來實施。據說一個成熟的顧問至少曾經毀掉3個客戶,所以最好把顧問資歷、對間保證、顧問更換等寫進合同,不要相信廠商的口頭承諾。
3.1.4 價格
ERP價格主要分為軟件價格、顧問實施費用、升級維護年費三部分,其中顧問實施服務費一般按每人每天計費。另外,二次開發費用可按天計算,也可按開發項目包干計費。在這里要明確,價格可以談,但價格并不要成為選型的第一因素,良好的性價比才是重要的。
對大型ERP系統相對有效性的評價既有定量方法又有定性方法,模糊DEA屬一種定量評價方法,主要用于在ERP系統選型過程中對系統進行定量評價。Fisher Kiang等利用傳統DEA方法對ERP系統進行了評價、分析和比較,但他們的研究未充分考慮ERP系統選型過程中的非確定性和模糊性。
本研究所使用的數據來自江蘇某進出口公司;2007年后,隨著該進出口公司業務的發展和客戶需求及供應商需求的變化情況,該進出口公司管理層決定上ERP系統項目。該進出口公司在初選階段通過公開招標,收到了26個國內外ERP系統供應商的竟標申請。經過初步考察,共有14個系統被定為可用系統,并通過產品評級和供應商評級模型確定了其中的6個系統作為最終評價與選型的待選系統,其中有3個系統為行業ERP系統,3個為通用(綜合型)ERP系統。
3.2 模糊數據包絡分析選型實證研究
對每個待選ERP系統,模糊數據包絡分析將相關的多元模糊關鍵指標轉換為單一的模糊相對有效性度量,這對于決策者衡量每個待選ERP系統的相對有效性來說是必要的。在最終評價階段,ERP系統選型過程主要依據兩方面進行,(1)ERP系統對企業實際需求的滿足情況;(2)系統供應商的相關情況。在這兩個方面所包含的諸多因素中,我們選擇用作模糊數據網絡分析系統選型評價指標的主要有實施復雜度、估計實施成本、系統功能匹配度及供應商的企業形象等。
通過對該進出口公司ERP選型與實施項目組及公司執行總裁的訪談和調查,獲得了最終評價階段6個待選ERP系統(6個系統的編號分別以Ⅰ、Ⅱ、Ⅲ、Ⅳ、Ⅴ和Ⅵ表示)的輸入與輸出指標的相應值。這些值均為模糊數,以三角模糊數(最小值,可能值,最大值)的形式列于表1中。各個ERP系統的模糊相對有效性如表2所示。
表1 ERP系統的模糊輸入/輸出 (格式為:M~=(mL,m,mR))
表2 ERP系統的模糊相對有效性 (格式為:M~=(mL,m,mR))
在6個候選系統中,其中Ⅰ、Ⅳ、Ⅴ為行業ERP系統,剩余的為通用型ERP系統。Ⅵ系統的品牌知名度最高,系統成熟度最好,但其系統配置及初始化較為繁瑣,并且由于系統架構基本不可改變,需要企業在業務流程再造(BPR)上投入較大精力。因此在該企業業務流程相當成熟且長期較為穩定的情況下,Ⅵ系統的相對有效性評價并不是很高。Ⅰ系統雖然是行業系統,業務流程與該進出口企業的實際業務匹配度較高,但在系統的配置、初始化及維護方面面臨著與Ⅵ系統類似的投入過大的問題。Ⅲ系統和Ⅴ系統由于預計實施成本較低,因此相對有效性還可以,但是考慮到其它方面因素。它們顯然不是一個滿意的系統。Ⅳ系統和Ⅱ系統相比較而言,具有相近的系統功能匹配度和企業品牌形象,但實施復雜程度要低,尤其在估計實施成本方面具有絕對的優勢。結果顯示,在待選ERP系統中,Ⅳ系統的相對有效性最大。也就是說,在特定的實施復雜程度和估計實施成本前提下,沒有其它ERP系統能夠比系統Ⅳ具有更好的系統功能匹配度和供應商企業形象。對表1中指標數據的簡單考察無法鑒別出最有效ERP系統,模糊數據包絡分析方法將多元模糊關鍵指標轉換為單一模糊相對有效性,從而簡化了具有最優輸入輸出指標組合的最佳ERP系統的選型過程。對表2的分析還說明了一個給定的ERP系統與最佳系統之間存在相對有效性差異的原因。例如Ⅵ系統的有效性較Ⅳ系統少約0.301,對其輸入輸出指標數據進行分析可知,這是由于它的實施復雜程度和估計實施成本均較Ⅳ系統要大引起的。
4 結論
通過探討,解決了如何運用模糊數據包絡分析方法來處理ERP系統選型過程中的非確定性和模糊性問題。本方法采用模糊集相關理論描述系統選型過程中的非確定性,根據輸入輸出指標集合對每個ERP系統的模糊相對有效性進行測量,從而實現對若干待選系統的評價、排序和擇優。本方法也可應用于其它企業級MIS的選型過程,例如客戶關系管理(Customer Relationship Management,CRM)系統、供應鏈管理(Supply Chain Management,SCM)系統、協同管理系統(Cooperative Management System,CMS)及決策支持(Decision Support System,簡稱DSS)系統等。在系統選型過程中,關鍵是要確定選型過程所需的各種指標并將它們按輸入和輸出進行正確的分類。總之,選擇集成度高、技術先進、實施成功率、功能強大、界面美觀、90%以上需求滿足等要求,是企業選擇ERP系統的基本標準,以保證企業ERP100%實施成功率。
轉載請注明出處:拓步ERP資訊網http://www.guhuozai8.cn/
本文標題:基于模糊數據包絡分析法的ERP系統選型方法實證研究
本文網址:http://www.guhuozai8.cn/html/consultation/10820048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