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知道,物料需求計劃是ERP系統的核心、是基礎。但是,這個需求計劃模型很復雜,很難理解。若要在企業中應用起來,要求有比較高的管理水平。而實際上是,根據相關權威人士的調研,很多企業其實不需要用到需求計劃這么復雜的模型。若要把需求計劃模型強加到他們的頭上,反而有種小腳穿大鞋的感覺,讓企業感覺不適應,而且,實施的周期也會延長,增加ERP項目的實施風險。
那么有沒有“偷懶”的方法呢?一些喜歡“偷懶”的設計師們,就開始考慮這個問題了。一要能夠解決企業關于物料需求的常規需求,二是要讓用戶用起來,不覺得這么煩瑣、不這么吃力。有了這個偷懶的念頭后,神州數碼易飛ERP率先采用了一個MRP的簡化模型-批次需求計劃模型。這個模型可以解決中小生產企業、特別是接單企業的物料需求問題,包括其核心的數量與時間的問題。
這就是“偷懶”。偷懶不是為了不工作,而是為了工作更省心,更有效率。
言歸正傳。今天我就帶大家來看看,批次需求計劃系統偷懶的絕招,看看如何能夠把物料需求這個難題快速的破解。
一、銷售定單變化頻繁,讓生產計劃員頭疼不已
眾所周知,在接單企業中,銷售定單就是生產計劃。但是,因為銷售定單由于各方面原因時常需要更改,隨之,生產計劃也更改。但是,我們知道,生產計劃更改的工程是非常大的,他不象銷售定單更改那樣,輕而易舉。生產計劃的更改會涉及到很多的參數,特別是跟時間有關的。所以,作為生產計劃員,最不希望看到的就是銷售定單的變更。但是,這是接單生產的企業無法避免的。而庫存式生產的企業,因為生產計劃大部分自己可以控制,所以,受到的影響比較少。
那批次需求計劃給我們提供了什么偷懶的絕招呢?
ERP解決方案:有時候,雖然銷售定單變更,如交貨日期變化了,但是,生產計劃員在對生產計劃作出調整時,有時候為了“偷懶”,不會去調整所有的生產計劃,而只是對部分生產計劃作出調整。當然,這不是說生產計劃員想故意偷懶,而是因為有些銷售定單的生產計劃是不能隨意調整的,如一些重點客戶的銷售定單或者一些已經快到交期的生產計劃或者其他一些生產計劃人員認為不能更改的計劃。所以,這個“偷懶”是合理的。
在批次需求計劃系統中,比較好的實現了這個問題。當遇到銷售定單變化需要調整生產計劃時,生產計劃人員可以先查看原由的生產計劃,把哪些不需要調整的生產計劃選擇為“鎖定”,如此,批次需求計劃系統,在考慮新的生產計劃時,就會把這些鎖定的生產計劃忽略不計。不會去調整這些銷售定單的生產計劃,而只是在剩下的一些生產計劃上,進行調整。
如此,一方面,可以提高系統的運行速度,生產計劃人員不用在電腦面前等待比較長的時間了;另一方面,也可以大大減少生產計劃員后續的核對時間,不需要對沒張定單的生產計劃進行一一核對,而只需要對少數調整過的銷售定單進行計劃校對即可。所以說,這個“偷懶”是值得的,是要提倡的。
二、采購計劃乘空先排好,到時不會手忙腳亂
在接單生產的企業中,會有這種情況發生。如客戶10份要的貨,可能在1月份就下單了,而企業生產只需要1個月。此時,企業應該如何處理?若是1月份就安排采購、生產,那明顯不合理。庫存要占用比較多的資金,會給企業的現金流帶來壓力;若是8月份安排生產計劃與采購計劃,則用戶又擔心,到時候忘了,怎么辦?客戶會抱怨我這么早下定單給你們了,你們都不幫我安排,以后還想不想做了。所以,企業是兩頭為難呢?批次需求計劃中,有沒有簡便的方法呢?(以上假定企業沒有就進行提前期的管理,事實上,很多企業都沒有采用提前期的管理,所以,以下介紹的方法,還是有比較實際應用的價值。)
ERP解決方案:企業可以在1月份接到銷售定單的時候,就開始安排生產計劃,可以把生產安排在8月生產。然后,根據生產計劃生成采購計劃。注意,采購計劃生成后,把采購計劃中,把這個生產計劃對應的采購計劃“鎖定”去掉。因為系統在根據采購計劃生成采購單的時候,會判斷采購計劃有沒有鎖定。ERP系統生成采購單時,只會生成那些采購計劃已經鎖定的采購計劃的采購單,而沒有鎖定的采購計劃要采購的材料,則不會生成采購單。如此,企業就不用擔心,原材料過早的采購進來。采購原材料未到,當然也就無法生產。而如此操作,在ERP系統中都留有記錄,只要生產計劃員定時查詢采購計劃,就不會漏掉了。
如此一彈多鳥的“偷懶”方法,我們當然要極力推廣了。
三、工作中心負荷明細表,為生產計劃員添磚加瓦
批次需求計劃系統對生產計劃人員來說,還有一張非常使用的報表-工作中心負荷明細表。只要生產計劃一確定,這張報表就可以工具工藝的設置,統計出每個工作中心的產能負荷。生產計劃人員只要根據這張報表,然后參考標準產能符合,就可以發現自己的生產計劃是否合理�,F有的生產計劃有沒有超出企業工作中心的產能負荷。若超出了,也可以預先采取一些預防措施,如安排人加班或者調準生產時間等等,而不會到時手忙腳亂。
但是,在實際應用中,有不少企業的生產計劃員沒有產能符合的概念。這些計劃員在考慮生產計劃時,靠經驗,覺得一張單子大概需要多少時間完成,沒有量化。如某個企業,生產周期都比較短,一般不會超過兩天。所以,無論什么單子,他們都按天來排產,不是一天就是兩天。因為是到班制,一天就是24個小時。有時候16個小時就可以完成的定單,他們也說要兩天。如此的生產話,就缺乏參考的價值。
對于這些生產周期短的企業,更加要引入產能負荷的概念。因為生產周期短,若靠手工去排計劃的話,有時候生產計劃還沒排出來,生產定單都完成了。而若通過批次需求計劃的工作中心產能負荷表,就可以為生產計劃員排生產計劃提供數據的支持,可以提高其生產計劃的工作效率以及生產計劃的準確性。
為此,生產計劃員只需要在系統開始運行的時候,稍微付出一點勞動,把工時相關數據整理完畢。那么,在以后的工作中,就可以坐享其成,可以“偷懶”了。本來兩天才能完成的一周生產計劃或者一個月生產計劃,現在,只需要短短的半天時間就可以排出一個象樣的生產計劃了,何樂而不為呢!
所以說,在ERP項目的實施過程中,經常想想怎么偷懶,新的改善工作效率的點子就會冒出來!
轉載請注明出處:拓步ERP資訊網http://www.guhuozai8.cn/
本文標題:運用批次需求管理系統提升ERP效率
本文網址:http://www.guhuozai8.cn/html/consultation/10820453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