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RP(EntERPrise Resources Plannig)又稱企業資源計劃。根據SAP公司1990年以后的定義,所謂ERP就是通過信息技術等手段,實現企業內部資源的共享和協同,克服企業中的官僚制約,使得各業務流程無縫平滑地銜接。從而提高管理的效率和業務的精確度,提高企業的盈利能力,降低交易成本。放眼海外,發達國家的很多優秀企業都成功的在MRP,MRPⅡ系統的基礎上采用了ERP系統這一新的管理手段,ERP系統為企業的發展起到了功不可沒的作用。而在國內,自改革開放以來,我國企業在不斷地尋求提高企業管理水平的方法和工具,其中就有采用MRPⅡ和ERP管理系統這一個重要的途徑。隨著我圍加人WTO,以及l{i場經濟體制的逐步建立,國內企業身陷愈加激烈的國內外競爭旋渦,通過加強信息化管理已經成為增加企業競爭力必不可缺手段。復雜多變的企業競爭環境,促使了ERP系統在我國企業的運用,在此基礎上我國企業應當思考如何更好的運用ERP系統,借鑒企業成功實施ERP系統的案例,總結國內企業運用ERP系統成功和失敗的各種因素。合理有效地利用ERP系統,使其為企業的經營以及發展做出貢獻。
ERP最初源自制造業,是由其前身物料需求計劃(MRP)和制造資源計劃(MRP-II)逐步發展而來,ERP在MRP-Ⅱ的基礎上擴展了管理范同,給出了新的結構。隨著企業所處環境的不斷變化,競爭進一步加劇,當前市場上的ERP系統的功能已經遠遠超出了制造業的應用范嗣,成為一種適應性強、具有廣泛應用意義的企業管理信息系統。它可以提供跨部門、跨公司甚至跨區域整合實時信息的企業管理信息系統。在企業資源最優化配置的前提下,ERP系統整合企業內部主要或所有的經營活動,其主要功能包括采購管理、銷售管理、庫存管理、生產管理、財務管理。同時,基于“優化企業供應鏈”的管理思想,ERP系統又擴展了管理的范嗣以達到效率化經營的目標,增加了支持供應鏈上物料流通體系以及生產保障體系的許多功能。如倉庫管理、分銷管理、人力資源管理、質量管理等,功能更為強大。以達到效率化經營的目標。
我國最早開始運用ERP系統始于1981年,確切來說,是沈陽第一機床廠在1981年引進中國內地第一套MRPⅡ軟件。ERP系統最初運用主要局限于制造業,應用效果有限,對于ERP系統在國內的適用性也是否定多余肯定。但隨著系統的不斷改進以及企業實踐不斷加強。包括一汽大眾在內的一些國內企業開始應用ERP系統。隨后。國內知名企業聯想集團、海爾集團等也開始應用ERP系統。并且取得了不錯的效果。進入2l世紀以來,ERP在中國進入廣泛普及階段,越來越多的人知道了什么是ERP。以聯想集團實施ERP系統為例,分析其過程。我們可總結出其成功實施的各種原因。聯想集團選擇的系統是SAP公司的彤3產品,該系統的選擇源于聯想對自身的綜合了解及分析。制度與規劃方面,聯想實施了一把手工程,包括:出了問題追究各級一把手的責任,每個成員都有責任;領導主持實施的全過程。其次制定了可行的目標。第i,保證投入。第四,加強了實施方與顧問方溝通交流。最后,聯想以及聯想內部員工的共同努力也促進了系統的成功實施。
另一方面,我國企業的ERP應用總體情況不容樂觀。一般認為應用成功率不到20%,更有人認為,我國企業的應用成功率為零。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根據最新的網絡調查顯示在一大部分應用不成功的案例中,因軟件選擇失敗的占67%,因管理協調不夠而失敗的占13%。因實施步驟過急而失敗的占9%,因人才流失而失敗的占8%。因軟件廠商服務支持不夠而失敗的占3%。綜上分析可知,軟件的選擇是影響ERP系統成功與否的核心因素。也是我國企業實施ERP系統面臨的最主要的問題。其次,我國國內落后的企業管理水平也嚴重制約著ERP系統在企業內的運用。在我國。企業管理水平長期落后于信息化要求。很多企業存在基礎數據不全,信息失真的問題。再則,很多企業在實施過程中,在尚未建它有效的實施規劃以及相關的制度之前,就急于將ERP系統應用到經營活動中,這也必然會導致ERP系統實施的失敗。
綜上,ERP系統在企業實施過程中,促進其成功與失敗的因素是多樣的,主要岡素包括:投入的資金與人力規模、實施的規劃與制度、軟件的選擇、組織的管理因素、企業實施的方法等。總體上。隨著技術的不斷創新以及中國企業在實施ERP系統中不斷累積的經驗,ERp在中國的道路必然走向一個更加成熟的階段并且具有更大的發展空間以及應用需求,促進ERP系統的成功運用,為企業、行業乃至整個國家產業鏈帶來豐碩的效益果實。
轉載請注明出處:拓步ERP資訊網http://www.guhuozai8.cn/
本文標題:淺談ERP系統在我國企業的應用
本文網址:http://www.guhuozai8.cn/html/consultation/10819445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