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改革開放的進一步深入,一些新的東西紛紛從國外涌入國內,管理軟件領域也不例外。什么MRP、MRPⅡ、ERP產品等,業內人士敬而遠之的有之、不屑一顧的有之,趨之若鶩的有之,MRPⅡ產品離我們究竟有多遠?
MRPⅡ產品不僅僅是一種應用軟件
MRPⅡ以物料控制為基礎,以資源計劃、生產計劃、物資需求計劃為導向,包括銷售、計劃、采購、庫存、生產、成本和財務管理等,為企業提供一個全方位的管理模式。可見,MRPⅡ產品不僅僅是一種應用軟件,更重要的是它體現著一種管理模式。實施MRPⅡ決不是一件輕而易舉的事,即便是在美國,能達到A級標準的也僅10%左右。
事實上,實施MRP有許多難點:
首先是企業文化的包容性。國內企業受傳統管理模式的影響較深,往往習慣于要求軟件如何適應企業的管理特點,而很少考慮軟件本身體現出的管理思想是否合理。MRPⅡ的實施必將對企業原有管理模式造成沖擊,不是西風壓倒東風,就是東風壓倒西風,雙方磨合的結果就得取決于本企業的企業文化的包容性。而企業文化及管理的基本思想,主要是受生產力發展水平與生產管理科學發展水平的制約,比如系統優化的思想,追求效率的思想,適時生產的思想等等。一般說來,管理水平的提高,涉及管理思想、管理方法、管理組織、管理人員和管理手段等諸方面的共同提高。這五個方面有著緊密的內在聯系,其中管理思想的進步最為重要。只有在正確的管理思想指導下,我們才能明確發展的目標,從而有效地運用適當的管理方法,建立合理的管理組織,提高管理人員的素質,從而有效地應用現代化管理手段。
其次是基礎數據的準備與采集。MRPⅡ的實施是一個系統工程,有許多數據必須準備與采集,這是成功的關鍵。從客觀上來說,這有一定的困難,它主要來自兩個方面:從大環境上講,金融市場與物資資料市場不是很穩定,其不可測因素很多,而且這種不可測因素并不完全遵循市場經濟規律;另一方面,從企業內部看,有些數據以前并不存在,需要補齊,有的只是一個粗略的數據,需要進一步的整理與細分;此外,新系統與舊系統之間的轉換是一個動態過程,特別是在金額、數量等存在時間性差異時,完成系統的動態切換也是比較困難的。
最后是人員的素質問題。無論如何先進的工具,只有被人掌握與使用,才能發揮其效率。人是企業中能動性最大的資源,是實施管理業務的主體。對MRPⅡ來說,需要企業各類人員的努力。決策者要為MRPⅡ的實施提供組織、人員、資金等方面的保證;操作人員要及時進行數據的錄入與處理;系統管理人員除保證系統安全、可靠地運行外,還要學會利用里面的資源,為領導的科學判斷與決策提供可靠的依據。但是,目前國內人員素質普遍不高,精通MRPⅡ各個方面的專家則更是缺乏。
MRPⅡ與財務軟件
MRPⅡ產品進入中國市場的時間不是很長,市面上可看到的大多是國外產品,如SAP、Oracle,QAD、CA、四班等,國內也有些MRPⅡ產品,如啟明、利瑪、大船、開思等,用戶多以外資或三資企業為主。
從宏觀上講MRPⅡ產品與財務軟件應該是一種包含關系。即財務系統是MRPⅡ的一個子系統。但是MRPⅡ是一種舶來物,與國內土生土長的主流財務軟件有較大的出入,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軟件的總體結構不同
MRPⅡ是一個集成系統,大多數是以物料需求計劃為核心的閉環生產經營管理系統,是以物流管理為主。它將庫存管理、銷售和市場管理、生產計劃、MRP(物料需求計劃)/CRP(能力需求計劃)、制造控制及眾多的選項模塊與完整的財務管理功能緊密結合在一起,形成一個一體化的閉環系統,以此提高企業生產計劃的可行性和生產能力的均衡性,保證生產材料的計劃性和生產控制的可靠性。
目前,國內商品化財務軟件的總體模式反映在以下幾個方面:一是以資金管理為主線,以模仿、替代手工核算為主要目的,帳務系統大多從記帳憑證輸入開始直到記帳、報帳等,并局限于財務部門內部,僅僅是完成事后核算反映功能,較少進行事中或事前的監督、控制和預測;二是材料、銷售等各個核算子系統之間彼此分隔,缺乏財務數據傳輸的實時性、一致性和系統性,許多商品軟件的開發沒有進行統一規劃實施,而是采用單項開發,再通過“轉帳憑證”的方式傳遞各種數據,形成不了一個有機的整體,各核算模塊是彼此獨立的“孤島”,例如,銷售系統輸入的銷售發票不能傳遞到帳務系統供制證所用;三是各核算子系統只能滿足財務部門的需要,不能同時滿足與之相關的業務、倉儲等職能部門的需要。這些主要是受最初會計軟件開發中缺乏總體規劃的指導思想以及我國計算機的實際發展水平的制約。
2.軟件所處的環境不同
即便是MRPⅡ中的財務軟件部分也與我國的財務軟件有較大的差別。由于我國的政治經濟、教育文化、法令法規、會計準則及制度與國外均有一定的差別,勢必對財務管理軟件產生這樣或那樣的影響。特別是國外軟件完全是為適應市場經濟管理模式的要求而設計,所有的核算是為企業管理服務的。而我國的財務軟件則更加傾向于滿足對外報告的需要,比較注重會計憑證、賬簿等在形式上的統一。
3.軟件的適應性不同
從處理事物的能力看,國外軟件可適用于不同的行業,其集成化、通用化程度較高,因為它在總體設計中通用化考慮得比較多,例如有些MRPⅡ系統中廣泛采用的“零件”概念。在材料管理中“零件”指的就是材料,而在銷售中就是指產品,而且輸入輸出項目均可由用戶增補,信息量非常大,這就要求使用者具有較高的素質。目前,國內一些企業購進了國外的財務軟件,但使用不起來,這一方面說明國外軟件在進行本地化過程中還留有許多舶來品的痕跡,另一方面也說明我們還缺少這方面的專門人才。而且國外軟件產品結構基本定型,很難根據某一國家或行業的用戶要求進行改動。國內財務軟件是根據我國企業的實際情況開發的,特別是考慮了我國會計人員的實際水平,盡可能減少用戶自定義功能,使操作簡單,易學易用。
實施MRPⅡ的成本與效益
實施MRPⅡ的成本十分高昂,動輒上百萬甚至千萬,這主要包括以下費用:
1機器設備費用。實施MRPⅡ這樣龐大的系統,一般都需要小型機或超級微機的支持。由此帶來比較高的配套設備費、網絡工程費和日常維護費等。
2軟件費用。除MRPⅡ軟件本身的高價外,它一般是與操作系統、專用數據庫管理系統等支持軟件捆綁銷售的。同時,軟件也不能脫離其專用數據庫管理系統運行,而系統軟件和DBMS的價格也不薄,一般整套軟件價格都要在20萬美元以上。
3運行維護費用。MRPⅡ軟件的售后服務很少有免費的,一般都明碼標價,有的按服務小時收費,也有的收費一年從幾十美元到幾千美元不等;對版本的升級也很少免費。
4人員費用。包括從事系統維護、系統操作等各類人員的培訓費用及日常管理費用。
MRPⅡ所產生的效益,與用戶對產品及產品所涵蓋的更深層思想的理解成正比,與實施MRP后處理的業務量大小成正比,這也是MRPⅡ的魅力所在。具體表現在:它可以使庫存降低10%-40%、采購物料成本減少2-4%、發貨費用減少5-15%、應收帳回收天數縮短8-15%、庫存精確度水平提高至95-98%、定單準時發貨率增加了5-25%、加快資金和庫存周轉、縮短生產周期、客戶服務響應得到改進、有效地控制車間工作、提高了設備效率和使用率等。
因此可以看出,企業實施MRP存在著成本與效益的均衡點,由于行業及企業現狀的不同,均衡的業務量可能大小不一,但有一點可以肯定,MRP并非適合每一個企業,對特定的企業來說,作些可行性分析是相當有必要的。
顯然,每一個對MRPⅡ感興趣的企業都應該擺正自己的位置,了解你的企業文化、決策者的決心、管理的基礎及管理人員的素質等,這樣才有助于你比較冷靜、客觀地認清自己與MRPⅡ的距離。套用一句目前流行的話:該出手時就出手!
轉載請注明出處:拓步ERP資訊網http://www.guhuozai8.cn/
本文標題:MRPⅡ 離我們有多遠?
本文網址:http://www.guhuozai8.cn/html/consultation/108205226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