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RP作為一種先進的管理思想和管理工具,幫助眾多企業進行內部資源的管理和優化,實現成本控制和提高生產效率,但當Internet和電子商務為人類勾勒出一幅絢爛多彩的未來時,企業又希望借助一種能夠超越ERP的更為全面的企業管理系統,來達到管理和優化企業外部資源的目的。SAP最新倡導的新思維正迎合了這種需求,在6月22日~23日舉辦的“跨世紀管理SAP′99論壇”上,SAP以其獨特、嶄新的視角,向人們展示了其充滿活力的新思維產品。
企業管理新思維
SAP作為全球企業管理系統方案的領袖,是Internet的最先追隨者之一,早在1996年就率先推出了第一個基于Internet的產品R/33.1。隨著Internet時代來臨,電子商務對當今的業務環境和管理模式正發揮著重要的影響,為了滿足客戶的需求,同時也為了鞏固自身的領導地位,SAP推出了它的新思維產品(SAPNewDimension),包括企業戰略管理(SEM)、SAP客戶關系管理(SAP-CRM)、SAP智能化商務(SAP-BI)、SAP供應鏈管理(SAP-SCM)和SAP業務到業務的電子商務(SAP-B2BE-Commerce)的應用解決方案。同時,以SAP業務信息倉庫(SAP-BW)為整個方案的信息連接點,mySAP.com作為SAP的Internet服務手段,將更有利于SAP新思維發揮它的作用。這樣,單一的R/3產品已成為歷史,而一個把最終供應商和最終用戶連接在一起的全面的管理系統正展現在人們面前。
SAP大中國區總裁西曼先生向與會者特別強調了SAP新的電子商務產品———mySAP.com。他說:“當今社會的重要特征是信息的保持和傳遞,而信息傳遞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這也是目前Internet與電子商務存在與興衰的原因之一。SAP在為企業提供系統保存內外部信息的同時,還提供了高效傳遞信息的通道,其中的重要產品就是mySAP.com。它是一種創造合作市場、促進動態業務關系的Internet商業戰略,它將Internet延伸至所有雇員,提高了企業在業務和競爭方面的優勢。”
先學會走,再學會跑
SAP新思維產品的揭幕,為ERP注入了新的理念,開辟了企業管理的新天地。但是,它今天在中國的推出,是否意味著中國市場也已經普遍形成了這種需求了呢?SAP大中國區總裁執行助理黃驍儉先生給予了否定的回答。他認為,中國ERP市場的發展速度與國外相差了10~20年的時間。國外現在已真正享用到ERP所帶來的實際效益,獲得了投資回報,為了更好地在國際競爭中獲利,才又產生出對新思維產品的需求。而中國的ERP市場目前還只是停留在討論之中,真正將ERP運籌帷幄的企業還不多見。在中國,電子商務從技術上是完全可以實現的,但要實際進行企業間的網上交易,首先必須有賴于各企業建立起自身發達的信息系統,否則電子商務就是空談。如果企業連內部資源管理都還沒有理順,就急于跟蹤世界潮流而動,那么就與“沒學會走,就想去跑”如出一轍。
SAP在中國已摸索了5個年頭,先后投入了1000萬美元的資金。雖然直到目前還沒有見到顯著的投資回報,但他們認為這是需要長期培育的項目。據IDC統計,1998年,中國ERP市場的營業額(含所有ERP廠商的許可證和服務收入,不包括第三方服務商提供的服務收入)只是5710萬美元,而卻有將近10個國外廠商和25家左右的國內廠商在這里角逐。黃先生表示,現在大家還不到瓜分市場的時候,而是應該共同努力,把ERP這塊餅做大,并帶動其他相關產業的發展。以SAP本身為例,它在全球平均每年的軟件銷售收入是30億美元左右,占到全球的近1/3,但全球隨之而來的硬件銷售收入約為70億美元,咨詢服務的收入在200多億美元。這樣,由30億美元的ERP市場,啟動了300億美元的整個產業的發展。以此類推,如果中國的ERP產業發展了,就會極大促進硬件、咨詢業的發展,以及企業級軟件的開發。
可喜的是,SAP從1997年幾乎沒有一家中國企業與之達成合作,發展到1998年與中國企業開始了實質性的對話,在中國的大部分收入都來自于這些企業,如聯想、今日集團、美晨、康佳、浙江電力等。西曼先生欣喜地指出,無論是中國的國有大型企業,還是私營企業,很多都具備了遠見卓識的眼光,能夠準確把握企業的市場定位,并積極尋求一套適合企業實際需求的管理思想來規劃企業的未來。但是,他們必須要意識到,企業會經過整改的陣痛。企業管理者只有注重對ERP項目的承諾,把自身看做項目的真正主人,并同項目咨詢顧問積極配合,經過一場艱苦的努力,才會迎來勝利的曙光。到那時,新思維產品也會找到適用的客戶群。
轉載請注明出處:拓步ERP資訊網http://www.guhuozai8.cn/
本文標題:ERP:一場未盡的革命
本文網址:http://www.guhuozai8.cn/html/consultation/108205226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