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國有企業突然間被推入市場時,其表現就如同媽媽懷里抱大的大孩子,竟不知如何生存。此時,就需要重新尋找自己的生存方式,來適應如今的信息化時代。文中朝柴的信息化建設過程也許會給大家一些啟示。
朝柴坐落于遼西朝陽是國家一大型企業,擁有員工7000多人。主要生產四、六缸柴油機,目前產品型號發展到350多種(每種機型零件平均900個左右,結構層次多達8層),為二汽和江淮等幾十家汽車公司配套。柴油機市場占有率達5成左右。今天朝柴有這樣的成績,也是從以下過程走過來的。
選型好辛苦
市場上好的東西很多,讓你喜歡的也很多,但結果往往好的、你喜歡的并不一定適合你,我想大家從平常穿衣就可以感受到。很自然,企業在信息化選型方面更是如此,朝柴在此方面就深有體會。
其實,早在1994年初,朝柴就開始成立計算中心,為了推動公司信息化建設的順利進行,在維護單項管理的同時,逐漸開始了新系統的選型。歷時一年多,初步確定兩家為重點考察對象,國外某公司及國內北京利瑪信息技術有限公司。并由此拉開了用戶考察的序幕,全國各地,典型用戶,幾乎跑遍。結論是同類型企業無一成功,怎么辦?這可是一次絕對的風險投資,最后,確定了國外某公司為首選用戶,因為此產品成型,錯誤少,技術力量雄厚。1996年初引進了該產品,不用不知道,一用嚇一跳,產品優點的背后有著巨大的隱患,忽略了致命的問題:國內外管理的差別,導致大量的二次開發,巨額的服務費,不是朝柴企業所能負擔的。企業管理的特殊性,決定著雙方必須相互位移,以求找到管理與現代技術的最佳結合點。戲劇性的變化開始了,最后又找到了利瑪公司。共選其六個模塊:系統管理、制造數據、庫存管理、采購管理、主計劃、物料需求計劃。
基礎數據的準備
數據是一個系統的“血肉”,有了“血肉”系統才會變得豐滿。然而,數據的準備往往也是一個系統實施中最堅巨的任務。

ERP分系統體系結構
在IT行業有句俗語:輸入是垃圾,輸出的必然是垃圾。為確保信息的準確性,計算中心及相關業務人員投入了漫長的數據準備階段,因為企業的原有管理,多是概念型的東西,“約”是最常用的詞語,一旦具體量化,提供數據就有些勉為其難了。更何況初期的數據準備沒有任何成效,枯燥而乏味,還要時不時接受來自各方面的有形及無形的壓力,這時領導的支持與鼓勵顯得尤為重要,負責項目的老總、中心領導、生產處領導成了我們堅強的后盾,是系統實施的精神支柱。歷時半年終告結束。總結起來,編碼定義、BOM定義是難中之難。通過基礎數據管理運行,能方便地進行產品結構的任意查詢,如某一零件都哪些產品需要,需要多少,某一產品由哪些零部件按什么層次組成;產品的工藝路線;工時、材料統計;生產日歷設定及其它系統將要用到的所有公用信息等等。
應用效果分析
企業的效益受多方因素的影響,而每個因素的影響程度也因企業的不同而不同。對于朝柴來說,庫存管理、生產管理、采購計劃是最為重要的影響因素。這些因素通過ERP系統的實施,得到了很大的改觀。
庫存管理初見成效
基礎數據準備的同時,庫存管理同時啟動。在中心及庫管員的共同努力下,一遍遍總結管理流程,使之與系統相適應,一遍遍測試,三個月的努力,試運行宣告結束。半年后,部分庫房甩掉賬本。通過庫存管理,有效地對庫存物資進行控制,合理地制定庫存的安全儲備,在保證生產正常進行的情況下,盡量減少訂貨量,而在安排采購計劃時,盡量減少物資在庫的滯留時間,從而降低各類庫存量和庫存占用資金。該子系統通過對庫存超儲、積壓、盤庫等功能,盡可能地減少庫存積壓。通過庫存分析功能,控制庫存資金占用。通過ABC分析,加強對重點物資的管理,并為各級生產計劃及采購計劃提供庫存動態的反饋信息。
翻開生產管理新篇章
眾所周知,需求計劃是管理的核心,也是管理系統在實施中的硬骨頭,但它的效益是最明顯的,也是最誘人的。只有運行此系統才能真正解決計劃的變動性以適應市場的快速反應,滿足用戶的各種需求。經過半年的試運行,激動人心的時刻終于來臨——用系統計劃運行結果指揮生產!
通過計劃功能的運行,生產處計劃員由原來的15人減至1人;每周兩次調度會,變為每月兩次;周計劃變更為班計劃(每天兩班),今天可以隨時調整明天的計劃,甚至下一班次的計劃;原來做一次計劃2天時間,還只是部分零件,現在運行一次計劃只需半個小時;手工計劃,缺件、漏件、多件、少件不可避免地時有發生,現在零件的誤差率為零,只要你想,螺釘都可以按個供應。提高了計劃準確性、及時性、高效性、指揮性。這樣的系統可以隨時滿足用戶的各種需求,使快速反應變為現實。誰抓住了客戶,誰就擁有了市場,這是市場經濟永恒不變的真理。
采購計劃合理控制
采購在計劃的運行中同時起步,通過運行此系統,可以隨時查看供應商信息,使采購計劃真正實現按需合理采購,采購合同的跟蹤管理等。
其實,系統提供給我們的僅僅是一套攜有先進管理經驗的工具,如何用好系統,讓其發揮作用,還是企業的管理者。系統無非是把復雜的人的手工算法用機器來實現,解放了人的低級重復勞動,使人真正把精力投入到如何提高管理效益的高級管理技術中去。市場瞬息萬變,管理無定式。千萬不要指望一用系統,所有困擾企業的難題都會迎刃而解,這是錯誤的理解。好的管理者是會運用先進技術為其決策提供有力的依據。歸根結底,人的管理是企業管理的核心。
明天更美好
市場經濟的發展和用戶不斷的需求,要求企業隨時調整自己的管理方式,這就意味著ERP系統的不斷更新和升級。
公司通過此系統嘗到了甜頭,已在2001年7月啟動了二期工程,經過系統調研,又一次開始正式實施利瑪的財務及固定資產子系統。
一切以客戶為中心,是朝柴發展始終堅持的原則。將來企業把整個系統綜合運轉起來,用戶的需求就會在最短的時間內得到最大的滿足。售后服務將縮短審核周期;運用電子技術三包服務當天辦理并不遙遠。用戶可以在網上自己提出產品需求,由公司通過技術人員運用配置管理,很快加工出你所需求的產品。因為市場經濟的發展,使客戶逐漸成熟起來,由被動接受,到主動需求;由理性消費,轉為感性消費;由追隨式消費,到創新式消費。因此,企業也要隨時調整自己的管理方式,穩留現實用戶的同時,發掘潛在用戶。這一切,靠手工管理是無法做到的。ERP這套管理系統充分滿足它的需求,同時此系統還有可擴充性。另外,企業要發展,沒有先進的管理方式是無法長久生存的。
轉載請注明出處:拓步ERP資訊網http://www.guhuozai8.cn/
本文網址:http://www.guhuozai8.cn/html/consultation/108204250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