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記:筆者使用MoldFlow已經有幾年時間了,在使用過程中發現,每個新版本都多多少少有一些問題,有些bug甚至會嚴重影響結果輸出,所以以后如果條件允許,筆者會堅持對MoldFlow的每個新版本都做一次基本功能測試。
MoldFlow作為業界主流的兩大模流分析軟件之一,擁有廣泛的應用領域和龐大的用戶數量,其每年會有一個大版本更新,3-4個小版本的迭代,目前最新版為2018.2,發布時間為2018年一月份,多年的應用經驗表明,MoldFlow出廠軟件測試多多少少會有一些問題,為了不影響日常的仿真結果質量,本文對最常用的一些基本功能做一些測試,測試內容的主要來源于筆者以前遇到的一些bugs,而且一旦這些領域出現問題,會嚴重影響結果質量。具體測試內容如下:
1、柱體流道多流道流速一致性測試
2、雙層面網格與實體網格結果對比測試
3、冷卻、充填、保壓、翹曲結果不同軟件版本對比測試
測試環境:
CPU: INTEL I7-6700HQ
內存:16GB
測試軟件版本: MoldFlow2018.2 MoldFlow2017.3
測試材料:DIC Z-650 BLACK& DIC-240(廠商自檢2017)
圖1 測試模型
1 柱體流道流速一致性測試
MoldFlow多個版本比如2017.1/2017.2等軸對稱模型&等比例柱體流道的充填不均勻(流速不均的問題),特別是柱體流道&實體網格產品的組合分析,而柱體流道可以大幅度降低網格的數目,特別是小產品的,是最常用的應用,測試的方法為柱體流道&雙層面產品,對比測試柱體流道&3D網格產品;測試結果如下:
圖2 測試結果
從上面的對比分析看,使用柱體流道,不管是雙層面或者3D網格,都會有流速不均勻的現象,雙層面的影響會小一些,3D網格的影響比較大,筆者推薦 在計算機硬件允許的前提下,盡量使用實際的3D網格的流道,不要使用柱體流道。
2 雙層面網格與實體網格結果對比測試
對于匹配率足夠的產品,理論上雙層面和3D網格的計算結果應該趨于一致;測試結果如下:
2.1 柱體流道&雙層面產品和柱體流道&3D網格產品對比測試
圖3 測試結果對比
通過上面的對比分析,可以發現:
A:當使用柱體流道時,特別是使用3D產品網格時,當網格質量不高時,各個流道的流動速率有明顯差異,切會導致結算誤差較大;
B: 雙層面網格和3D網格的翹曲結果有較大的差異(經過測試是個別材料問題,后面有詳細測試,此問題在MoldFlow2017.3就已經存在了);
2.2 柱體流道&雙層面產品與3D流道&3D網格產品對比分析
圖4 測試結果對比
通過上面的對比分析,可以發現:
A:使用全3D網格(流道&產品),填充基本平衡,壓力分布一致性也較好;
B:翹曲結果有明顯的差異,經測試此問題在2017.3版本也存在(個別材料導致),如下:
圖5 2017版本測試結果
3 冷卻、充填、保壓、翹曲結果不同軟件版本對比測試
對比發現,MoldFlow 2017.3和2018.2版本的雙層面計算結果基本一致。
圖6 MoldFlow 2017.3和2018.2版本的雙層面計算結果對比
MoldFlow 2017.3和2018.2版本 3D網格的翹曲結果有較大的差異。
圖7 MoldFlow 2017.3和2018.2版本 3D網格的翹曲結果對比
從目測看,2018.2版本的3D網格計算翹曲結果有明顯的異常,數值波動太大。
針對此問題,經過測試發現這個是MoldFlow的一個BUG,個別材料翹曲對MoldFlow2017.3雙層面翹曲結果有異常,而MoldFlow 2018.2是雙層面和3D網格翹曲結果都有影響,這需要廠商進行處理了(下面進行了沒有問題的材料對比測試)。
當更換材料為DIC-Z240時,MoldFlow 2017.3版本3D網格和2018.2版本雙層面&3D網格翹曲計算結果如下:
圖8 翹曲計算結果對比
更換材料后可以發現,2018.2版本的雙層面和3D網格翹曲結果基本一致了,不同版本的翹曲結果也基本趨于一致;所以此測試標明,目前版本的MoldFLow部分材料文件的翹曲計算存在比較嚴重的問題;
綜上所述,總結如下:
1、MoldFlow 2017.3和2018.2版本的軟件個別材料的雙層面翹曲計算異常,2018.2的個別材料3D翹曲結果異常,建議使用2017.3版本的3D網格進行翹曲結果計算;
2、如果產品不適合使用雙層面進行分析,比如含有嵌入件或者匹配率不高的產品,建議使用全3D(含流道)MESH的方式進行分析,流道盡量使用3D網格,柱體流道容易有流速不均問題,導致結果有差異;
3、MoldFlow 2018.2的計算效率比MoldFlow2017.3有明顯的提升,如果在確定材料不會影響翹曲計算的前提下,可以使用2018.2版本(目前筆者只發現了2款材質翹曲計算有問題),但如果你不確定材料是否有問題,建議使用2017.3版本;
總之,除非能夠確認材料不會影響翹曲計算的結果,否則不建議使用2018.2版本;目前推薦的版本還是2017.3版本,即使是此版本,如果使用雙層面進行翹曲計算,建議對比做一個3D版本的,看結果是否一致,如果差異較大,建議使用3D版本進行翹曲計算;
希望AutoDesk公司能夠對軟件的出廠評測進行更精細的測試,這種同樣前處理不同版本的求解器計算結果有巨大差異的錯誤是屬于重大bug,對分析工程師來說,是一場災難。
附:有問題材料DIC-Z650翹曲結果匯總
無問題材料 DIC-Z240翹曲結果(部分)
核心關注:拓步ERP系統平臺是覆蓋了眾多的業務領域、行業應用,蘊涵了豐富的ERP管理思想,集成了ERP軟件業務管理理念,功能涉及供應鏈、成本、制造、CRM、HR等眾多業務領域的管理,全面涵蓋了企業關注ERP管理系統的核心領域,是眾多中小企業信息化建設首選的ERP管理軟件信賴品牌。
轉載請注明出處:拓步ERP資訊網http://www.guhuozai8.cn/
本文網址:http://www.guhuozai8.cn/html/consultation/108393246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