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Internet技術的電子商務,改變了經濟業務模式,迫使各個企業重新定位和思考它的組織架構、業務流程和經營渠道。傳統上,企業資源計劃(ERP)系統支持企業內部的一系列運作,但面臨互聯網絡的沖擊和影響,一系列新的技術、設計、功能甚至用戶界面都需要加強和采納到ERP之中,有人稱之為eERP或e2RP。那么在互聯網時代下,ERP又有哪些變化呢?
技術上傳統ERP的變革
當年MRPⅡ(ManufacturingResourcePlanning)向ERP轉型的時候,在技術上需要從主機集中式向客戶/服務器模式轉變;同樣,ebusiness(電子商務)要求ERP由客戶/服務器模式向Internetbasedcomputing即基于Internet的計算模式轉變。例如J.D.Edwards公司的新一代ERP產品OneWorld就是基于這種技術,稱為可配置網絡計算(ConfigurableNetworkComputing,CNC技術)。這種技術可以使ERP產品能夠全部是Java甚至是HTML的源碼,整個產品可以基于Internet運行。當然,還要做到具有可互操作性(Interoperability)等等。
全面的自助服務功能
自助服務包括客戶自助服務、供應商自助服務、員工/經理自助服務等。
在電子商務中,所謂的自助服務一般是指有服務需求的主體通過互聯網技術(不僅指Internet互聯網,也可通過內聯網Intranet或外聯網Extranet來實現),獲取或傳遞主體所定制的信息和數據。這里獲取和傳遞是指這是一個數據和交易(Transaction)雙向流動的過程。定制則是指每個主體都有個性化的要求。
就拿客戶自助服務來說,客戶可以透過企業提供給特定客戶個性化配置的頁面(實際上,這種個性化配置的頁面也可由客戶自己來完成),獲取查詢例如產品電子目錄(所謂的ECatalog)價格,訂單的執行狀態,貨物產品可供量/時間等等。不僅如此,還可以下達訂單、維護/更改客戶信息等等。
這種客戶自助服務,不僅大大降低客戶服務的成本,提高效率和服務滿意度,有著顯著的投資回報率(ROI),并且還可將傳統手段很難獲取的信息,及時并且是低成本地獲取。像在消費品行業,無論是電子產品還是食品飲料、保健品等,都能取得非常好的效果。例如J.D.Edwards的全球客戶利盟打印機公司(Lexmark),由于它的產品大多通過代理渠道或超市賣場銷售至最終用戶,使它傳統意義上的客戶管理只能觸及到它的代理商/分銷商,而對最終用戶消費者的管理分析不是很難就是成本太高,而這種管理和分析對于消費品行業來說又是至關重要的。原來收集和分析最終用戶的數據費時費力,如果采用客戶自助服務,問題便可迎刃而解,應用了客戶自助服務管理,最終用戶可以通過Internet登錄他所購買產品的序列號、客戶信息等等。而這些信息并不是孤立的,又與銷售和質量管理及客戶售后服務管理模塊中的數據是集成的。利盟公司通過這些技術,就可以加強對最終用戶即所謂“客戶的客戶”的管理服務分析。
供應商自助服務和客戶自助服務有許多共通之處,供應商可以將他所負責的企業的采購訂單的執行狀況,發運執行狀況,出廠質檢狀況等等一系列信息提供給他所服務的企業。
想像一下,傳統上這些過程大多通過電話、傳真、Email等不及時便捷的方式來實現的。這些信息又是和其它ERP中的計劃模塊、采購模塊、庫存模塊集成在一起的,應用基于Internet技術的自助服務功能就可以讓企業快捷地根據供應商的情況來調整內部的生產、計劃、出貨等安排。
個性化的門戶(Portal)
互聯網時代下,大家都在談論門戶(Portal),那么在新一代ERP中,主要是指什么呢?
眾所周知,企業內部不同崗位和職位的人員所需獲取和傳遞的信息都是不一樣的。高層經理可能只需了解整個企業的現金流量狀況,應收帳款狀況,產品銷售狀況等等,而作為一個銷售代表,則可能對產品性能、價格、促銷手段及客戶資料等更關心一些。
所以對每個員工或經理而言,他們所需看到的信息數據和執行的操作交易都是不同的,故電子商務時代下的ERP,就有了個性化門戶(Portal)的概念。不同的人員可以根據他們的個性化的需求來定制他每天需要看到的界面、數據、應用等等。就拿J.D.Edwards的Oneworld來說,就有ActivEraPortal的技術,任何人員可定制他的特殊需求而且無需二次開發和設計,這當然是在安全權限范圍之內的。
員工自助服務主要是指員工個人信息的變更/維護、費用報銷、休假申請等等。門戶的概念又外延到客戶和供應商自助服務之中,形成企業針對客戶的門戶、供應商的門戶等等。
貿易合作社(TradingCommunity)
傳統的ERP主要側重于企業內部的業務流程管理,例如從銷售訂單的錄入、發貨、應收帳等等。但企業與企業之間的業務流程往往還停留在傳真、Email或使用不廣泛的EDI階段。因此,在互聯網廣泛應用的今天,一些ERP廠商就提出了貿易合作社(TradingCommunity)的概念和應用,并且已經實現。
這種貿易合作社是指處在某一供應鏈上很多企業或某一細分行業的企業將他們的原材料采購和產品的銷售及財務應收/應付的周轉甚至競價(Auction)通過特定的貿易合作社來實現,以節約交易成本和提高運作效率。
由于在這條供應鏈上每個企業可能使用不同的ERP解決方案,這就要求新一代符合“貿易合作社”操作要求的ERP有全面的可互操作性,符合和采用類似于Com,Comba,Xml等標準,即傳統的ERP強調的是內部的集成性如從銷售到開票到應收等,互聯網電子商務擴充型的新一代ERP(eERP)強調的則是外部的集成性(ExternalIntegration),即可互操作性(Interoperability)。
以上所講幾點,即是互聯網時代ERP系統中所體現出來的新的變化和發展。實際上,可以這樣說,客戶自助服務是BtoC(BusinesstoCustomer)的很好實例和載體,相應地就有員工/經理自助服務之對應于BtoE(BusinesstoEmployee),而貿易合作社和供應商自助服務是BtoB(BusinesstoBusiness)的很好實現方式。
應用新一代ERP的電子商務解決方案可以獲取巨大的投資回報,例如美國電機有限公司(U.S.ElectricalMotors)由于應用J.D.Edwards一系列的電子商務解決方案,一年中節約的費用高達200萬美元。另據美國采購經理人協會(NationalAssociationofPurchasingManagersNAPM)的一份統計,執行一項采購合同的全過程,成本大約在75美元至175美元之間,但如果應用類似于供應商自助服務、貿易合作社等BtoB的解決方案,成本大約只有15美元,可以這樣說,像客戶自助服務這種BtoC的方法可以拓展企業的業務和提高市場份額,但真正帶來巨額成本降低的應該是BtoB企業對企業的電子商務。
轉載請注明出處:拓步ERP資訊網http://www.guhuozai8.cn/
本文標題:ERP中的新"e"
本文網址:http://www.guhuozai8.cn/html/consultation/108205226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