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經濟轉型到文化轉型,從社會轉型到個人轉型,從技術轉型到產品轉型,轉型幾乎體現在我們時代的每個領域、每個層面。
中國經濟在過去25年持續高速增長,并逐步與世界接軌。中國企業獲得了前所未有的發展,同時也面臨著日益激烈的國內國際競爭。例如,大型國有企業轉制上市、并購重組或在國內外設立分支機構,都需要將現有管理與國際行業最佳實踐相結合;高速增長的新興國有企業和尋求突破增長瓶頸的私營企業急需現代化的方法規范管理,以增強國際競爭力;在中國境內的獨資、合資企業則需要合理部署中國境內的分支機構,充分發揮價值鏈和供應鏈整合的效果。
事實上,人類社會每一次大的轉型都或多或少與當時信息技術的進步息息相關。社會轉型如此,企業更是如此。當今世界導致企業轉型的最重要的因素是以計算機和互聯網為代表的信息技術。
而在信息化的大潮中,ERP在中國的起落沉浮、成敗毀譽恰恰折射出了信息技術力量對企業轉型的巨大作用力。
信息化的力量
進入現代信息社會,信息作為生產要素之一,已經打破了西方經典經濟學“四要素”的結構,成為第五個要素:即勞動力、原料、資本、土地和信息。目前,在競爭中得以生存和發展下來的企業和企業家們經常思考的問題是:如何迅速有效地決策?如何增加顧客資源?如何提高生產效率和產品競爭力?如何降低成本,消滅浪費?如何更快地得到市場信息和反饋?什么樣的管理模式和現代技術能有效地回答并解決這些問題?
德魯克認為,過去50多年來,信息技術一直以“數據”(data)為中心,包括數據的收集、處理、存儲和顯示,信息技術的重點也是圍繞著這幾個方面展開的技術應用,希望信息技術能夠提供更多的數據,更快的速度。而另外一部分人認為信息技術會影響企業決策,甚至代替人類自己的思考和決策,很少人覺得信息技術會對企業的變革帶來重大影響,而實際上信息技術的應用帶來革命性影響的是事先沒有預料到的“經營方式”。這樣的例子不勝枚舉,如,電子商務、分散經營的全球化企業、遠程醫療、遠程教育。
企業調查顯示:信息化有效增強企業活力,帶來企業全面績效突破。表現在:企業圍繞創造全面績效,從“擁有”向“控制”轉變,從功能向流程轉變,來明顯的直接經濟效益。第一,通過信息化提高主營業務利潤;第二,發揮財務管理的核心作用,為企業經營保駕護航;第三,強化風險控制,發揮信息作用。
最近幾年,在解決了信息化不上不行的階段之后,企業開始越來越關注投資回報;而隨著全球市場一體化,競爭環境日益復雜,企業間頻繁的重組、兼并和聯合,企業信息化正面臨著新的機遇和挑戰,企業決策層開始重新審視信息化在企業中的作用。企業信息化越來越呈現出多樣性和復雜性,不同行業、不同規模、不同發展階段和發展路徑,甚至是企業兼并聯合、人事調整等各個維度都對企業信息化建設造成了影響和差異。
轉載請注明出處:拓步ERP資訊網http://www.guhuozai8.cn/
本文標題:企業ERP管理軟件轉型必須的背后力量
本文網址:http://www.guhuozai8.cn/html/consultation/108202232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