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尼公司概要
康尼是中國軌道交通車輛現代化裝備(自動門系統)的主要供應商,產品擁有全套自主知識產權,市場占有率持續穩居高位,是阿爾斯通、西門子、龐巴迪和國內各車輛制造商的優秀供應商,被譽為“中國軌道交通第一門”。并且康尼作為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江蘇省首批創新型試點企業,南京市優秀創新型企業,也是江蘇省信息化與工業化融合示范企業。
康尼機電經過多年的信息化建設,已經初步建設了信息化的建設機構,成立了相對完善的信息化管理體系,信息化應用已經覆蓋了公司的研發、采購、庫存、銷售、生產、成本、人力資源等主要流程。信息化價值的呈現為公司實現兩化融合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在三年前,公司進行了發展新一輪的戰略研究,確立了從2010年開始用5到10年的時間實現站穩國內,跨入世界的目標,目前在我們的軌道門當中,有五家企業,其余的都是跨國公司在中國的合資企業,康尼是唯一的一家民族企業,所有產品都擁有全部的自主知識產權,所以我們晉升世界一流,也是要從中國走向世界在國內和同行的競爭,走向世界,向全球提供我們的服務。
康尼的信息化需求
康尼確立了從2011年開始的5~10年期間,要實現“站穩國內 跨入世界”,進而“躋身世界一流”的目標,并進一步將公司的核心技術和品牌效應拓展到以軌道交通裝備為主的機電類多元化產品領域,進而做精、做強、做大康尼,實現“創國際品牌”的中長期目標。
1、戰略需求
以信息化為支撐,加快企業生產方式和經濟發展方式的轉變,加快企業科學發展,轉型升級,通過兩化深度融合,實現企業跨越發展目標。
我們將公司的品牌拓展到軌道交通的多元化產品領域,進而做大做強,實現國際品牌的長期重大目標。企業作為CEO怎么考慮企業的信息化,如何思考并規劃企業信息化,應該說是非常重要的。從戰略層面講,需要有相應的人力資源保障戰略,財務管控戰略,包括信息化戰略的支撐戰略。
2、兩化融合需求
國家制造業已經從信息化推動工業化,進入了信息化和工業化的有效融合,當然不同的企業有不同的融合方式和融合層次。在我們企業現階段,我們從六個角度,三個層面來思考和認識這個問題的。
第一,利用信息技術改造傳統的作業方式;
第二,實現各個信息系統的集成與融合;
第三,實現組織業務流程與信息系統的融合;
第四,實現信息系統自動化的融合;
第五,實現產品全生命周期的集成與融合;
第六,實現信息化戰略對企業發展戰略的融合。
以上,第一、第二層面主要是在信息技術的應用,第三、第四層面主要是和企業管理,企業經營融合。第五和第六是一個產品升級化,企業轉型升級的支撐。
3、企業轉型
第一,兩化融合是康尼實現轉型升級,推動產品結構調高、調輕、調優的必然選擇。
第二,企業轉型是增強企業核心競爭力、實現企業跨越式發展的重要保障。
CEO如何推進信息化建設
基于以上這些需求,企業CEO是怎么樣考慮推進企業信息化建設的?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來思考。
1、理清思路
首先,我們前一段就是以信息技術應用為主,以信息技術促進管理的變革。當時實現了兩個轉變, 第一,以職能部門為核心,向以業務流程為中心轉變。第二,信息部門要能有效的支撐企業的信息化,我們的人員要從技術人員向技術+管理人員轉變。
其次,要在信息化建設的同時,繼續推進管理變革。
再次,要圍繞公司的發展,實現信息化的支撐。
最后,要將信息化建設指標納入企業的績效考核指標體系,并且還要對以上的信息化系統進行深入應用,發揮它更大的效應。
2、制定規劃
在理清思路以后,我們就需要制定企業信息化的規劃。在規劃當中,主要是圍繞公司發展戰略展開,并研究如何以信息化來支撐它發展。整個規劃的具體核心是以信息技術為核心,以計算機,通訊網絡為手段,建成流程標準化、操縱無紙化、資源數字、監控可視化、過程智能化、系統高度集成、信息高度共享的集成信息平臺。在此基礎上實現知識管理與商業智能,實現康尼決策的智能化。
3、推進策略
康尼主要有以下幾個策略:
管理導向。作為CEO,它和董事會之間是一個委托代理關系,他所做的就是要完成董事會的任務,在企業信息化上,要使董事會能夠理解,信息化是發展企業戰略的有力支撐。所以必須圍繞公司發展戰略確立信息化的支撐戰略,使企業的信息化建設持續的、有效的為企業發展進行服務。
業務驅動。在這個上面,一定是業務部門提出需求或者提出要解決的問題,在此基礎上,我們才可以把企業信息化做實。圍繞實際業務需求,才能避免受到IT技術多樣性和潮流性的誘惑,并使業務部門愿意參與到信息化建設中。
專業實施。我們要選擇專業隊伍做專業實施。在信息化建設的這十幾年中我們也結識了不少的朋友和專業機構。我們不僅要找專業機構來做,而且要優中選優。應該說在前面十幾年當中我們已經有了很好的合作伙伴,但是這次做企業信息化規劃之前,我們通過了解比較以后,最后選擇了e-works。我們當時跟e-works一點關系都沒有,只是感覺它的年度報告對企業信息化的追蹤是比較好的,所以我們仍然放棄了前面的合作伙伴,選擇了新伙伴。現在e-works已經成為了我們很好的伙伴。
要有自己的基本隊伍。CEO主要是帶隊伍,敦促IT人員由技術人才向管理+技術人才的轉變。
要搭建組織體系。一個是組織保障體系,一個是IT治理機制。組織保障體系就是說這個工作要有人來管。信息化建設,其實在企業財富當中是一個費用支出項目,它的資源投資,它的投資決策是有一個層級關系,我們在這方面成立了企業的信息化工作委員會。同時,信息化系統建成以后,要能夠在原有平臺上不斷地提升。而信息化系統不斷地有效運行需要有效的治理機制,所以建立這兩個體系以后,就可以指導、協調企業信息化目標得到有效實現。組織保障,就是我們建立了企業信息化工作委員會。包括企業領導、行業的專家和IT人員,主要職責是對企業信息化規劃維護,然后對實施過程中的資源保障進行管控。在管理層當中,主要是由專職的企業IT人員和兼職的運行維護人員,他的職責是搜集業務整理業務方面的應用。同時,承擔相應的培訓,使信息化的組織實施、培訓、操作能一體化管控。
4、搭建體系
這里的搭建體系主要是指建立IT治理架構、建立IT的運維體系、建立IT管控體系,開展IT績效考核。我們不要靠上級領導處罰下級領導的方式解決這個問題,我們要把人的管理作為一個系統作業處理好這個問題,配套措施是一把手領導原則,使他們起到示范的作用。
通過這幾年的實施,我們建立了自己的績效評價體系。圍繞這個目標我們制定了企業信息化發展規劃,而核心應用系統則支撐了企業信息化的發展。
在實施效果當中,我們實現了管理效率的提升,主要是加速了企業信息化建設的步伐,優化了企業生產管理流程,實現了企業資源的融合,推進了企業的快速發展。
經過企業信息化實施這一個漫長過程,我認為作為企業的管理者需要做到以下幾個方面:
牽鼻子:即實行“一把手工程”,一把手要帶頭學習、理解和支持信息化。
放架子:放下架子,空杯朝上,甘當小學生。
照鏡子:要引入或建立評估體系,對信息化現狀和實施效果進行全面評估。
找專家:引進專業團隊,專業事由專業人做。
搭框架:結合企業發展戰略,制定信息化整體規劃。
建治理:建立合理的治理體系,按照治理體系管控項目,尤其是確定需求、選項、過程監理、項目驗收、制度配套等。
重考核:按照計劃嚴格執行,將信息化的KPI指標同步分解到業務部門和IT部門。
另外,我認為作為企業的CIO,一定要持之以恒地用企業信息化建設來打造信息化企業。
張金雄簡介:江蘇省裝備制造業信息化專家組專家。主持制訂公司信息化支撐戰略及建設規劃,組織實施了《基于“兩化”融合的數字化企業的構建與實施》項目,該項目獲2010年度南京市管理創新成果一等獎;《基于兩化融合構建數字化智慧康尼》作為江蘇省兩化融合示范項目,獲得政府專項經費支持。
本文根據張金雄先生CIO年會上的演講錄音整理,未經本人確認!
核心關注:拓步ERP系統平臺是覆蓋了眾多的業務領域、行業應用,蘊涵了豐富的ERP管理思想,集成了ERP軟件業務管理理念,功能涉及供應鏈、成本、制造、CRM、HR等眾多業務領域的管理,全面涵蓋了企業關注ERP管理系統的核心領域,是眾多中小企業信息化建設首選的ERP管理軟件信賴品牌。
轉載請注明出處:拓步ERP資訊網http://www.guhuozai8.cn/
本文標題:CEO如何引領高速成長型企業的信息化建設
本文網址:http://www.guhuozai8.cn/html/consultation/108202232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