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星巴克“暴利門”的話題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自10月20日央視《東方時空》對星巴克中國定價高、利潤高專題報道之后,在市場、輿論甚至股價方面產生了一系列令人意想不到的變化和轉折,而在多方觀點交織會戰的同時,也引發了業內人士對于中國飲品行業發展模式的再次思考,以豆漿、茶葉等為代表的傳統健康飲品何時能發展壯大抗衡“洋咖啡”?
星巴克暴利門引發反思
此前央視的報道稱,星巴克一杯中杯拿鐵在北京售價高達27元,是四個調查地區中售價最高的;另外一組數據則顯示星巴克在中國市場的利潤率高達31%,這一報道引發了媒體界和互聯網上的眾說紛紜,有人批評星巴克的高價和暴利,也有人力挺,稱其售價高符合市場規律。更有理性分析者指出央視對星巴克咖啡的成本分析忽視了以門店租金為主的諸多硬性成本。
關于該事件的爭議辯論仍在繼續,但事件背后折射出來的消費文化和品牌建設的問題也引起了國人的關注和反思。業內人士發表觀點稱,關于星巴克,我們該關注的是過去六年里其股價翻了12倍,目前市值相當于百度公司。一個殘酷的事實是,我們有阿里巴巴、騰訊、百度這種不輸美國的科技公司,但卻沒有麥當勞、星巴克、可口可樂這樣的餐飲品牌。星巴克在品牌和市場方面的成功正反映出中國優秀飲品品牌的缺失。
豆漿、茶葉值得借鑒“星巴克”
咖啡是地地道道的舶來品,披上“小資”外衣之后更是在中國高價橫行。面對飲食文化上的入侵,以健康、營養為核心價值的“國粹”飲品豆漿,以及倡導健康養生的茶葉均受到了巨大的沖擊,如何在傳統飲品文化中加入新鮮的血液使其更加適合年輕人的消費心理成為了行業新的考驗。
曾有市場分析師對星巴克進行研究,指出星巴克的高價格,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其休閑舒適的感覺和小資的情調,通過傳遞這樣的生活價值和消費理念,星巴克創造了良好的品牌溢價空間。而包括豆漿、果汁、茶葉等在內的健康飲品,目前尚未形成能與星巴克抗衡的品牌,從這一點來看,中國的企業確實有值得學習和借鑒的地方。
傳統飲品期待品牌運作和體驗式銷售
實際上,咖啡是西方人早餐必備的飲品,豆漿則是中國人早餐中的“標配”。豆漿的營養和保健價值早已被廣泛認可。近些年,美國有關機構開始推薦“豆咖”,提升豆類食物的日常攝取量,可見豆漿代表了更為健康、營養的消費理念。事實上,豆漿在美國、日本、東南亞等地區的售價遠遠超過牛奶,甚至算得上是一種貴族飲品。反觀茶葉則主要以零售和茶樓為主要模式,由于茶樓各自為戰,難以復制的特性,也很難涌現市場和口碑兼具的大品牌。
隨著中國休閑餐飲行業的不斷發展,像豆漿、茶葉這類傳統飲品如果能夠結合現代化的體驗銷售模式并進行品牌化運作,將大有可為。筆者曾在國貿地區看到一家名為豆號(Bean House)的豆乳店,店面風格和休閑舒適的氛圍很有星巴克的感覺,給筆者留下了深刻印象。如果類似豆號(Bean House)這樣的小店能夠壯大擴張并品牌化運作,或許有一天,事件的當事雙方可以掉轉,讓美國人也來探索中國傳統飲品的理念和模式。
價格是供需關系的體現,星巴克擁有自身產品定價權力無可厚非,對于這一事件,理性的思考不應糾結高不高,高多少,而是要反思,我們自己的餐飲企業什么時候能做出像星巴克這樣的品牌?甚至在國外市場占據優勢,使蘊含中國傳統飲食文化的優秀產品發揚到全世界?
核心關注:拓步ERP系統平臺是覆蓋了眾多的業務領域、行業應用,蘊涵了豐富的ERP管理思想,集成了ERP軟件業務管理理念,功能涉及供應鏈、成本、制造、CRM、HR等眾多業務領域的管理,全面涵蓋了企業關注ERP管理系統的核心領域,是眾多中小企業信息化建設首選的ERP管理軟件信賴品牌。
轉載請注明出處:拓步ERP資訊網http://www.guhuozai8.cn/
本文標題:星巴克值得中國飲品行業反思借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