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常情況下,為了性能最大化并確保企業級功能,IT組織采用一種稱作最優供給的方式來選擇服務器、存儲、網絡以及其它基礎架構的組件。但為了獲得更低成本和更高效率,已經出現了利用新技術對基礎架構整合以減少對物理硬件設備的使用的技術,比如服務器虛擬化,利用這種技術可以獲得更好的資源利用率,并方便管理。雖然虛擬化使得新的服務器和應用程序的推出更加容易,但它也導致了服務器的泛濫,不僅耗費了物理資源,還帶給IT額外維護和支持的繁重工作。
來自IDC的統計報告(《數據中心基礎架構為什么融合?怎樣融合?什么是融合?》(2012年5月))指出,服務器的花費在過去十年基本持平,而同期的管理和行政成本卻因為各種因素而急劇膨脹。報告顯示,IT部門需要花費四分之三的時間和資源來維護他們的環境,剩下很少的時間去做更有價值的事情。
獲取IT基礎架構的最佳途徑,其中一個原因就是為了應對不斷增加的行政和管理成本。最優供給常常意味著基礎架構是由來自不同廠商的產品混合組成的,每個都有其自己的管理工具和特點,需要不斷努力保證互操作性和兼容性。結果導致許多IT組織去考慮最佳方式,并且優先選擇更加標準化的硬件,而單一廠商能夠確保兼容性并且對整個系統提供支持,從服務器、存儲到網絡設備。這樣的系統被稱為融合存儲系統,或者叫做簡單融合系統。所有的主要服務器和存儲廠商都提供具有不同程度的融合性和配置靈活性的融合系統。
一體化意味著實施的簡化
融合系統一體化打包過程包括服務器、存儲、網絡、虛擬化引擎和管理軟件在內的各種因素。其中一些專門為特定的工作和應用進行了優化,銷售時預安裝了某些特定的應用軟件。融合系統只包含受認證的部件,部件之間是兼容的,并且在發售給客戶之前會經過測試。
快速部署是融合系統最重要的優點之一。由于融合系統制造廠商或他的某個渠道合作伙伴擔負了提供集兼容性、性能優化于一體的系統,所以,單調的采購和逐個組件測試的任務不再需要IT部門負責了。相反,IT企業可以把精力集中在如何從一個不斷增長的商業可選列表中選擇合適的融合系統,以滿足他們對于性能、功能、可用性、擴展性和成本的要求。大多數融合系統廠商都會提供產品的上架安裝和線纜的連接服務,以保證其快速的部署。IDC的報告表明,五個部署了VCE Vblock產品的客戶,其新基礎架構部署的時間可以由原來的五個星期減少到一個星期,用于配置、測試和部署的人工時間花費減少了75%。
除了快速部署的特性以外,融合系統明顯減少了后續的支持和維護服務。通過各組件的兼容性和預先的測試,出現問題的可能性被大大降低了,同時,在安裝新發布的補丁和更新的時候,它們會被融合存儲系統廠商進行認證——或者是它的認證的合作伙伴之一——以最大化減少問題的可能性。如果問題真的出現,單一廠商就可以幫助解決問題。融合系統負擔了某些來自內部資源的責任,因為問題的解決方案大部分在廠商的手中,這些廠商處理過大量相同的案例。附帶原廠支持的標準化融合系統使得用戶減少了對于昂貴的IT專家員工的需要。
融合存儲系統不僅僅提升了IT運營的效率,還降低了數據中心的花費,從而降低了總體擁有成本。
不同程度的融合
融合存儲系統有很多特點,而他們最主要的區別在于融合的程度和配置的靈活性。可選產品的范圍從高度配置的系統(來自認證組件池的不同組合)到完全融合系統(配置完全預定義了)。現代的融合系統可以劃分到這兩個主要的分類。
參考基礎架構系統。廠商的參考基礎架構被設計為從預先測試和合格的基礎架構組件中建立一套系統,通常是來自多個廠商。由于符合要求的服務器、存儲、網絡和軟件組件的列表可能會很長,所以基于參考體系結構的系統的排列數目可能會很大。
相比完全融合系統,基于參考架構的系統是未來最好的設計。他們提供最高程度的靈活性,通常部署在還沒準備好使用全面融合存儲系統的公司。他們通常由廠商的渠道合作伙伴建立并銷售,還為系統的支持提供了單獨的聯系人。盡管基于參考架構的系統繼承了許多來自全融合系統的優點,但他們的配置靈活性還是稍微比全融合系統具備更低的可預見性。
主要的存儲和服務器廠商都提供參考基礎架構。例如,NetApp公司的FlexPod參考模型把NetApp的存儲、思科公司的UCS刀片服務器和思科的Nexus交換機集成到一個融合的、經過驗證的數據中心架構。
NetApp公司的市場解決方案高級主管Jim Sangster說:“有了統一基礎架構,我們可以做非常大的系統和非常低端的系統,由相同的軟件進行管理,而且他們可以無縫地工作在一起。”
EMC公司的VSPEX參考基礎架構提供了包括計算機、存儲、網絡和虛擬機引擎在內的列表供選擇,EMC的渠道合作伙伴能夠對其進行安裝和銷售。戴爾公司的Active System平臺基礎架構是一個能夠根據用戶需要進行客戶化的基礎參考架構。惠普公司的Converged Infrastructure Reference Architecture包含了一系列兼容選項和模板,并且為其渠道合作伙伴構建和銷售融合系統給出了最佳實踐的向導手冊。
完全融合存儲系統。完全融合系統整合成了統一的一體化平臺,其服務器、存儲、網絡連接和軟件的銷售和支持都來源于一個廠商。雖然參考架構系統由于靈活性的緣故讓步于融合的好處,但完全融合的存儲系統最大化了這種融合的好處。
另一方面,融合存儲系統可能會使較大的IT企業面對挑戰,其服務器、存儲和網絡團隊經常不是同一批人員。“融合系統需要公司的成熟,而且他們可以成為把一個領先的支持性公司轉變為一個真正的推動者和商業資產的代理,” EMC公司云市場部門的高級主管Bharat Badrinath聲稱。
完全融合存儲系統也可以很好的適應中小企業,這些公司盛行多面手,但專業人才卻很缺乏。通過依靠廠商的專業知識和支持體系,如果他們采取了最佳路線的話,完全融合系統使小型公司也能夠運行他們本來沒有能力部署的復雜系統。
完全融合系統可用于擁有各種不同需要的企業。他們可以用作通用的計算平臺,以支持主機虛擬化引擎并且混合不同的工作負載。戴爾公司的Active System、日立數據系統公司的Unified Compute Platform (UCP) Pro for VMware、惠普公司的CloudSystem、IBM的PureFlex System以及VCE的Vblock系統都是完全融合系統的例子。
另外一組完全融合系統是專門針對特定工作負載和應用程序的。Oracle公司的Exadata就是一個最好例子,它專門為特定的應用進行了優化——可以為Oracle數據庫提供最佳的性能和功能。同樣,日立數據系統公司的UCP Select for Oracle和UCP Select for SAP HANA、IBM公司的PureData System for Hadoop/Analytics/Transactions是這種針對應用優化的融合系統例證。
走向融合
IT系統不斷增加的復雜性和不斷要求降低成本的呼聲正在背道而馳。IT公司必須采取策略以幫助調整這兩種趨勢。放棄使用最優供給這種理念,過去的多廠商經驗正在被單一廠商的融合系統策略所取代,這是能夠調整這兩種相反力量的途徑。融合系統帶來了標準化,使其能夠更加容易的利用外部經驗知識和資源向IT組織傾斜,并且可以顯著降低運行成本。然而,這種方式要求企業更加成熟,并且能夠有意愿改變傳統的組織架構。
正在融合的虛擬機和存儲
利用運行在單一設備上的計算和存儲服務,瓦解服務器虛擬化和存儲的體系架構,是由另一組不同的廠商提出的融合之路。這種方式需要保留一部分計算資源用于存儲處理,剩余的計算能力用于虛擬機(VM)。
簡化、更低的成本和最大化系統利用率是虛擬機和存儲融合的基本價值命題。而受限制的擴展能力和對于存儲性能的潛在沖擊,為把虛擬機和存儲統一到一個單一系統中帶來了憂慮。
ESG高級分析師Mark Bowker 表示:“如果在可預見的將來,看到存儲廠商在他們的存儲控制器上面運行了虛擬機,我并不感到奇怪。”
Nutanix公司、 Pivot3公司、 Scale Computing公司和SimpliVity公司都提供這種虛擬化和存儲系統的融合。
數據中心基礎架構部署選擇
表1 數據中心基礎架構部署選擇
核心關注:拓步ERP系統平臺是覆蓋了眾多的業務領域、行業應用,蘊涵了豐富的ERP管理思想,集成了ERP軟件業務管理理念,功能涉及供應鏈、成本、制造、CRM、HR等眾多業務領域的管理,全面涵蓋了企業關注ERP管理系統的核心領域,是眾多中小企業信息化建設首選的ERP管理軟件信賴品牌。
轉載請注明出處:拓步ERP資訊網http://www.guhuozai8.cn/
本文標題:存儲和服務器的一體化融合系統解決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