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控則強,失控則弱,無控則亂。成功的企業離不開完善的內部控制。它是以專業管理制度為基礎,以防范風險、有效監管為目的,通過全方位建立過程控制體系、描述關鍵控制點和以流程形式直觀表達生產經營業務過程而形成的管理規范。
中國企業內部控制的規范化和體系化建設雖然起步較晚,但隨著《企業內部控制基本規范》和《企業內部控制配套指引》的政策文件的發布實施,已逐漸從境內外同時上市的公司,進一步拓展至滬深兩市主板上市公司、中小板、創業板上市公司等各類型企業。
盡管如此,企業內控問題依然層出不窮。近年來,此起彼伏的產品質量問題、上市公司財務造假等各類違法違規問題,縱然成因各異,但企業內部控制管理不到位是共同的重要原因。這些事件深刻說明了中國企業普遍存在的內控缺陷,內控形式化、表面化的危害逐漸顯現,也凸顯了中國企業在內控體系建設方面的差距。
“企業內控”為什么會形式化?原因顯然是多方面的,如,內控標準不明確、監管部門監察力度不夠、企業重視程度不足、內控體系設計不合理、內控執行不給力等因素。筆者認為,形式化的內控根植于企業的“內因”-內控 “五力”缺乏,即:驅動力、支撐力、滲透力、執行力和控制力。
驅動力不足
所謂內控的“驅動力”是指,企業風險控制和管理提升的內在訴求。規避風險和提升管理就像一枚硬幣的兩面,對于企業來講,二者并不矛盾,且同樣重要。
企業如果缺乏風險控制的強烈意識、缺乏提升管理迫切訴求,就沒有進行內控建設的原動力。許多企業將內控建設與企業發展戰略結合起來,沒有進行頂層設計,沒有上升到管理提升的高度,即使在政策合規性強制要求下,也不情愿去推動內控工作;即便開展內控建設,也是形式大于實際,敷衍了事。
通過內控建設來提升企業效益是企業內控的目標之一,也是企業內控的根本訴求和本源動力。只有將企業的未來利益和期望與內控捆綁在一起,并號召和發動廣大員工全員參與,內控建設才會有活力,內控才不會流于形式。
支撐力薄弱
企業內控的“支撐力”尤指支撐內控建設的資源準備和基礎支撐。包括人力、財力、物力、組織體系、制度體系、保障體系等。內控體系的建設依賴于組織結構優化和支撐體系優化,因此要求企業的內控建設投入大量資源,許多企業因此而不堪重負。
由于缺乏這些資源支撐,企業在內控建設中,對組織結構、制度體系、職能支撐部門的管理等,未曾按照業務流程的內在規律和流程改進的要求執行,對支撐的管理系統按照原有固化的系統進行格式化處理,在流程改變的情況下,沒有推行相應的組織變革和崗位體系調整,導致內控流于形式。在實踐中,許多企業內部管理支撐體系落后,資源支持不足,導致內控建設前后是新瓶裝舊酒,換湯不換藥。
滲透力不強
所謂企業內控的“滲透力”是指,以流程再造為重要抓手,深入到企業業務層面,對企業風險全面梳理,對業務活動全面改進。根據《企業內部控制配套指引》所列出的18個模塊所示,內控活動涵蓋了企業運營的各個環節。企業內控執行中,往往忽略業務和業務流程,更強調財務內控,專注于財務報告及內控環境方面。
流程優化是內控體系建設的重要內容,貫穿于企業內控的整個過程之中。不對業務流程進行梳理、改進和優化,就難以發現和解決整個業務活動中的問題;如流程再造不能深入到各個環節,貫穿各個業務活動領域,打通組織間壁壘,內控就成為空話,更達不到監管部門對業務活動實施控制的基本要求。
涉及多家制藥企業的“毒膠囊”事件中,如果企業能夠對采購、質檢、倉儲、制造、銷售等業務各個環節進行細致的流程梳理、風險排查和業務改進,就不會造成如此巨大的損失,也就不會引發全社會對藥企的信任危機。
由于不重視流程優化和再造,內控缺乏滲透力,對于本該是十分明顯的內控缺陷,竟會熟視無睹,本應該完整貫穿整個業務鏈條的質量標準體系形同虛設,內控喪失穿透力,內控如何“HOLD”住?
控制力缺失
所謂企業內控“控制力”是指,企業在內控建設過程中的全面控制和監督。包括,對企業內控環境的調研與分析、內控體系設計、風險分析及防范、內控流程與制度體系建設和完善、內控執行與落地等全過程的控制。
眾所周知,企業內控建設本身就是系統性工程,需要進行系統性規劃、設計、完善、執行和改進。有些企業在內控建設中,缺乏內控的控制力,存在對內控過程監督不力、成果難以執行和推進、執行效果不能有效檢驗等現象。
在企業自身的管理能力不足、資源配置不充分或不得當、內控人才缺失、內控建設超越了自身發展要求等諸多因素影響下,“內控”的控制力過低,內控的過程管理出現疏漏,致使內控形式化。
在此情況下,專業咨詢公司的介入有助于企業彌補自身不足,能夠幫助企業實現內控工作的全過程管理,提高內控的控制力,提升內控效果。
執行力不夠
內控執行力特指內控體系建設過程中的執行落地能力。多數企業把內控建設等同于制度文件的修訂和完善,在完成了“內控建設”合規性文件編制后并未真正在企業推行,有的企業或因內控體系推行中阻力過大、工作經驗不足、可執行性不強等原因而草草收場。
企業在內控執行中難以推行,反映出企業內控在思想上和行動上的惰性,反映在在內控實施計劃的制定、領導,特別是一把手的重視程度、內控實施的組織、歸口管理與授權、內控實施考核與監督等方面。
缺乏執行力,內控就沒有約束力,內控制度和流程就難以落地,內控就浮于表面。企業處于“有內控無執行”的尷尬境地,無助于企業管理的提升和核心競爭力的打造,背離了內控的初衷。
如果企業內控建設停留于表面,則會導致內控流于形式,使內控脫離了監管,偏離了企業的使命和方向,造成內控不能深入實施,風險難以有效防范,企業難以規范運營的怪圈。內控的形式化導致的是企業自身信譽降低、員工利益受損,最終會打擊投資者信心,造成公共資源的浪費。
因此,企業需要通過對業務活動的細化管理,提升內控的驅動力、支撐力、滲透力、控制力和執行力,真正實現內控規范化。企業應當以流程再造為抓手,將流程管理思想貫穿于內控建設的各項活動之中,將內控架構在優化后的流程之上;企業應當以信息化應用為工具,將內控建設與信息技術相結合,使內部控制變得更加高效和便捷;企業應當以組織體系優化為動力,通過組織體系調整以適應流程變革和內控合規性要求;企業應當以風險管控為保障,通過建立風險數據庫,完善內控制度和體系,保障內控有效實施。
核心關注:拓步ERP系統平臺是覆蓋了眾多的業務領域、行業應用,蘊涵了豐富的ERP管理思想,集成了ERP軟件業務管理理念,功能涉及供應鏈、成本、制造、CRM、HR等眾多業務領域的管理,全面涵蓋了企業關注ERP管理系統的核心領域,是眾多中小企業信息化建設首選的ERP管理軟件信賴品牌。
轉載請注明出處:拓步ERP資訊網http://www.guhuozai8.cn/
本文標題:如何解決“企業內控”存在的形式化問題
本文網址:http://www.guhuozai8.cn/html/news/105154179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