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9日,國務院正式印發了我國實施制造強國戰略第一個十年的行動綱領——《中國制造2025》。《中國制造2025》由工業和信息化部會同國家發改委、科技部、財政部、國家質檢總局、中國工程院等部門和單位聯合編制。為了讓廣大讀者進一步深入了解《中國制造2025》,記者采訪了中國電子信息產業集團有限公司總經理劉烈宏。
劉烈宏指出,《中國制造2025》是中國應對新一輪科技革命、產業變革、制造業轉型升級推出的整體謀劃,是著眼于整個國際國內的經濟社會發展、產業變革的大趨勢所制定的一項長期的戰略性規劃,不僅要推動傳統制造業的轉型升級和健康穩定發展,還要在應對新技術革命過程中實現高端化的跨越式發展。制造業轉型發展和跨越發展的最終目的是大幅度提高勞動生產率以及產品質量,壓縮生產成本。從實際來看,智能制造是實現轉型發展和跨越發展的最佳途徑,是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革命的核心,也是制造業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的主攻方向,通過智能制造能夠帶動各產業的智能化水平的提高。
三個關鍵方面推動智能制造落地
劉烈宏認為,推動智能制造落地,關鍵在于三個方面。第一,始終堅持以創新驅動為核心的發展戰略。制造業各領域要進一步加強協同創新,主攻在開發和生產方面的基礎共性技術,從而達到以點帶面的效果,推動全局進步。第二,始終堅持以市場調節為主導的資源配置,鞏固企業主體地位,繼續強化政、產、學、研、用相結合的基本模式。政府應進一步加大對企業的扶持力度,適時發揮規范調節作用,在與企業的互動當中隨時調整戰略實施細則,按實際情況滿足市場需求。第三,始終堅持以開放合作為前提的國際視野,參與國際市場競爭,在保證核心技術自主研發的同時加強聯合創新,充分吸收外部優質資源,彌補產業鏈關鍵環節的不足,實現上下游平衡發展。政府應充分鼓勵企業開拓海外市場,實現資源與資本的雙向流動。
電子信息制造業已成為工業經濟一大增長極,其本身既是傳統制造業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新一代信息技術的主要策源地,同時也是智能制造的首要應用領域。在《中國制造2025》規劃出臺之后,近期智能制造試點示范、智能制造專項等政策相繼實施,其中不乏電子信息制造企業及其項目入圍。智能制造政策暖風勁吹,電子信息制造業正在成為智能制造的一個重要“風口”。
內部聚合外部聯合,中國電子向智能制造轉型
劉烈宏說,作為電子信息制造業領域的國家隊,近年來,中國電子信息產業集團有限公司(簡稱中國電子)積極迎接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革命,推動新型顯示、集成電路等核心主業向智能制造轉型。在內部能力聚合方面,中國電子以優勢的信息化能力為統領,將集團中已具備工業制造能力和信息化能力融匯聚合,包括工業制造、工業自動化、信息化能力、網絡安全、服務運維、商務營銷等,形成CEC智能制造基礎能力體系;在外部能力聯合方面,中國電子聯合IBM、北自所、公安部一所、工信部四院等技術研發力量,加強優勢互補。中國電子一方面不斷夯實基礎能力,另一方面著力提升集成水平,與國家政策規劃積極對接,向廣闊市場努力下沉,取得了一定成績。
(一)自動化是智能制造的前提,我國電子信息制造業自動化設備和自動化產線已基本普及,總體上處于2.0到3.0的水平。中國電子旗下的北京華大九天軟件有限公司是專業從事電子設計自動化軟件開發、銷售和設計服務及智能制造的高新技術企業,是中國最大的CIM系統解決方案供應商以及EDA軟件、EDA解決方案和定制化服務提供商。華大九天的智能制造解決方案主要有:Titan CIM制造智能系統解決方案;FPD平板顯示設計全流程平臺;數百款數模混合IP;模擬/全定制IC設計全流程解決方案;數字SoC IC設計優化解決方案。截至目前累計申請專利88項,獲得授權證書17項,獲得軟件著作權證書14項。華大九天不僅為中國電子集團內部的企業提供服務,同時全力服務全行業的重要客戶,包括國內的華星光電、中芯國際、華力微電子、華潤上華、龍芯、日本的圖研、STARC、德國的MunEDA、美國的Silvaco、韓國的Daouincube等,極大提高了客戶公司自動化生產程度,使設備保養工作更加信息化、精準化,風險最小化。
(二)智能化是智能制造的核心,對電子信息制造業生產流程的智能化改造勢在必行。中國電子旗下的南京熊貓電子裝備有限公司是長期從事工廠自動化設備開發、制造和銷售的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通過了ISO9001國際質量體系標準認證。熊貓裝備研發中心下設專門的技術開發部,分別開展工業機器人、工廠自動化裝備和成套系統解決方案等方向的高新產品研發。熊貓裝備在智能制造及相關領域已取得多項重大技術突破和創新,包括構建了以Master PC(CIM PC+PLC)為核心的BC系統架構,實現了設備及基板間信息的收集和自動生產調配;運用先進的潔凈技術、計算機仿真和可靠性冗余等設計技術,解決了潔凈環境下高速平穩傳輸、有序存儲和高可靠性運行等系統中各傳輸單元的設計難題;掌握新型顯示面板及配套部品(CF、液晶玻璃等)生產線自動化運儲系統的制造技術,以及新型顯示面板生產線及配套部品(CF、液晶玻璃等)自動化系統中使用的潔凈機器人的制造及應用技術。熊貓裝備為合作伙伴實現智能工廠、智能供應鏈提供了堅實的技術保障。
(三)網絡化是智能制造的杠桿,
電子商務是智能制造的出口,電子信息制造業的銷售模式正在從B2B、B2C向C2B轉變,很多電子產品的銷售端已經完全網絡化。中國電子最近兩年努力打造了國家級元器件電商平臺——“中電港(CEC Port)”,這是一個以互聯網信息技術為基礎,以電子元器件交易為核心的專業垂直電商平臺,提供自有媒體社區、應用創新、技術支持、大數據、金融及現代化供應鏈配送等一體化服務,主要包括元器件交易、供應鏈服務、螢火工場、揚帆社區、金融服務、云服務等6大業務板塊,依托電商企業云服務、大數據服務等,建立起以商務圈為核心,物流、金融、人才、信息圈為支撐的電子元器件供應鏈生態圈,轉型初見成效。中電港作為中國電子智能制造的國際商務平臺,能夠有效帶動中國制造出海,在打造一批具有國際商務能力的優勢制造品牌的基礎上,進一步占領價值鏈高端,樹立制造業國際品牌。
打造智能制造業務體系搶占先機
劉烈宏指出,近日,中國電子旗下的中國信安的“智能移動終端生產關鍵應用標準試驗驗證”項目成功獲批國家“智能制造專項項目”。下一步,中國電子將把信息化方面的整體優勢,完全導入智能制造領域,打造自身的智能制造業務體系,搶占先機。集團有400多家電子制造類企業,生產自動化、業務智能化需求強烈,因此,首選為集團的流程制造、離散制造、智能裝備、新業態新模式、智能化管理、智能服務等6類電子制造企業服務,提升主業能力,對外開拓平板、工控、整機等優勢領域,深耕行業,做大做精。
劉烈宏說,可以肯定的是,智能制造對于面臨轉型升級的中國電子信息制造企業是一次重要的發展契機,甚至有可能引發“微笑曲線”變化。根據傳統的“微笑曲線”理論,生產制造環節總是處于產業鏈的低利潤環節,并且不斷追求走向研發設計和品牌營銷高端位置。隨著智能制造的實施,通過技術創新實現產業升級,借助互聯網平臺形成新的價值創造,通過發展服務型制造提高贏利水平,將逐漸提升制造環節的價值曲線,未來電子信息制造業的附加值“微笑曲線”可能變成“反向微笑曲線”。
最后,劉烈宏表示,中國電子將牢牢把握智能制造的戰略機遇,以更加堅定的信心、更加振奮的精神、更加務實的舉措,在創新中謀求突破,推動《中國制造2025》計劃任務落地實施,努力在重要領域和關鍵環節取得實質性進展和突破,為加快實現轉型升級總目標、加速構建自主可控的電子信息產業生態圈多作貢獻,再立新功!
核心關注:拓步ERP系統平臺是覆蓋了眾多的業務領域、行業應用,蘊涵了豐富的ERP管理思想,集成了ERP軟件業務管理理念,功能涉及供應鏈、成本、制造、CRM、HR等眾多業務領域的管理,全面涵蓋了企業關注ERP管理系統的核心領域,是眾多中小企業信息化建設首選的ERP管理軟件信賴品牌。
轉載請注明出處:拓步ERP資訊網http://www.guhuozai8.cn/
本文標題:劉烈宏:努力打造中國智能制造 “反向微笑曲線”
本文網址:http://www.guhuozai8.cn/html/news/105153182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