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引言
在全球化市場競爭日益激烈的環境下,由于生產力的提高,顧客(Customer)消費水平的提高,導致需求日益多樣化;隨著科學技術的飛速進步,企業之間的競爭(Competition)日益加劇;加上政治、經濟、社會環境的巨大變化(Change),使得需求的不確定性大大增加。可以說,以上“3C”是帶給市場需求多樣性與不確定性的根源,也是促使企業不斷提高自身競爭能力的外在壓力。如何快速地響應市場,滿足顧客的要求、提高市場占有率、降低成本以獲得良好的經營利潤是擺在企業面前的重要難題。而供應鏈管理(SCM)是增強企業競爭力最重要的方法之一。隨著SCM系統的發展,企業之間的競爭也相應地轉變為供應鏈之間的競爭。特別是惠普、IBM、戴爾等在供應鏈實踐中取得的成就,更使人們堅信供應鏈是21世紀中企業適應全球競爭的一條有效途徑。
動態聯盟(EDA),又稱虛擬企業,最初是由美國里海大學于1991年在其“21世紀制造企業的戰略”的報告中提出的。動態聯盟產生于一定的特定背景,隨著社會的發展和技術的進步,產品的生命周期越來越短,要求企業有很高的柔性和市場應變能力。這要求企業的管理結構簡單,便于重組和調整。這也正是巨型公司的困難。因此,適應這一變化的必然趨勢是企業的小型化。另一方面,產品的多樣化、個性化要求企業有快速開發新產品即創新設計的能力。這要求企業必須具有適應競爭所需的高深知識和先進技術。這是傳統企業難以做到的。因此,將具有知識、技術、資金、原材料、市場和管理等資源的企業合縱連橫也是必然趨勢。企業的小型化和合縱連橫趨勢必然導致動態聯盟的產生。
該文將動態聯盟與供應鏈兩者相結合,首先提出基于供應鏈的動態聯盟的概念。然后,在此基礎上針對某大型制造企業提出實現基于動態聯盟的核心企業SCM 系統的體系結構和功能模塊。
2 供應鏈環境下的動態聯盟
從供應鏈上有條件地選取一些廠商,以最佳的動態組合方式臨時組成一種比較緊密的供應、生產、銷售的聯系,形成一個動態的聯盟,這就是基于供應鏈的動態聯盟,如圖1所示。
圖1 供應鏈環境下的動態聯盟模型
供應鏈環境下的動態聯盟這一概念的提出:(1)有其理論上的基礎。供應鏈具有廣泛性,在合作性生產中廣泛存在。作為也是合作性生產的動態聯盟,其構造不可能避開供應鏈;(2)有其實際上需求。在供應鏈中組建動態聯盟有利于聯盟中的企業更好地參與市場競爭和把握市場機遇;(3)在供應鏈上組成動態聯盟相對容易,這是因為動態聯盟與供應鏈在結構上本身就有許多相似之處,兩者都是一個企業群,都有一個核心企業和一套運行合約束機制,成員企業之間存在良好的合作基礎和愿望。供應鏈上的企業之間已有了聯系,相互之間較為熟悉,組建動態聯盟相對要容易一些;同時供應鏈為動態聯盟提供了企業網。美國Rick Dove 教授指出,“企業的可重構性及企業網將保證動態聯盟即使在異地情況下也能迅速形成和高效工作”。而供應鏈恰恰就是一個良好的企業網,為動態聯盟的構造提供了便利。
動態聯盟在供應鏈中應用的優點有:
(1)組建相對容易。供應鏈為動態聯盟提供了實在的基礎(諸如核心企業、運行機制、企業網等),而且供應鏈上的企業間已有了聯系,相互間較為熟悉。因此,組建動態聯盟相對要容易些;
(2)響應市場的速度更快。基于供應鏈的動態聯盟易于組建,使其對市場的響應性得到增強。動態聯盟對市場快速響應是其重要特點,也是其意義之所在。動態聯盟對市場的快速響應很大部分來自動態聯盟組建的簡捷快速。在供應鏈上組建動態聯盟更為迅速,增強了動態聯盟對市場的響應性;
(3)增強企業的競爭力。供應鏈是一個巨大的繁榮的企業群體,往往更重視整條供應鏈的總體利益,而單個企業的利益有時被損害。供應鏈上的企業還有被游離在鏈外的企業取代的危險。從加入供應鏈的某個具體企業角度來講,必須為穩定其在全供應鏈中的成員企業地位并且從中獲利而進行競爭。組成動態聯盟增強了企業的競爭力,使企業從容迎接來自于供應鏈內外的競爭壓力;
(4)增強了可操作性。供應鏈為動態聯盟的組建提供了基礎和便利條件,使動態聯盟組建更為容易。基于供應鏈的動態聯盟更好地保證了產品質量、成本、交貨期,使供應鏈的操作變得簡單。另一方面,動態聯盟的組建提高了供應商、制造商、分銷商的素質。使供應鏈變得更為流暢,從而也使供應鏈的操作變得簡單。
3 基于動態聯盟的核心企業SCM系統的設計
圖2為某大型制造企業SCM系統的體系結構,該系統采用B/S結構。Web服務器響應經過權限控制的各類工作站的請求,將現場數據存入基礎數據庫或不斷獲取最新數據。核心企業內部通過應用程序服務器對基礎數據庫中的原始數據進行預處理,結果存入預處理結果數據庫。
圖2 SCM系統體系結構圖
應用B/S結構,使系統內授權用戶只需利用瀏覽器即可通過Internet訪問系統的WEB服務器。供應商可以及時地在系統中獲得核心企業的訂貨信息,并自動將核心企業的采購單轉換成訂購單。這樣在做到無紙化貿易的同時,極大程度上簡化了供貨程序、縮短了供貨時間。經銷商可以時時地跟蹤它所要賣出產品的狀態,各種單據可以自動轉化,提高出廠的正確率。在系統中每件產品從出廠起,到最終用戶購買,以及到售后到保修廠修理等相關的一切資料和變更情況都將被錄入系統。這些資料對于客戶關系管理來講是有用的第一手資料。核心企業可以利用web服務器向供應商快速地實現訂貨,可以利用系統不斷地獲得各經銷商的經營情況,可按照最優化原則統一對產品進行運輸、存儲、備貨等,從而提高企業效益、降低產品成本。
考慮在基礎數據庫中的數據量很大,進行數據有用性整理和數據挖掘時運算時間長,特別是在B/S系統中容易造成網頁超時,故在系統中引入應用程序服務器,進行大工作量的運算處理。基礎數據庫中的數據通過應用服務器的處理得到預處理數據,并存入預處理數據庫。系統內大中規模的報表將直接從預處理數據庫中獲得數據。應用程序服務器上運行的程序一般按照設定的時間自動運行,也提供人機操作接口和相應靈活的處理過程以供不同的需要自由選擇。
在實際開發中,web服務器端采用了Apache+php,后臺數據庫使用了MS SQL SERVER 2000,應用程序服務器中的應用程序采用Delphi編寫。
4 SCM系統的功能模塊
該大型制造企業的SCM系統的主要功能如圖3 所示。
圖3 系統的功能模塊圖
4.1 基礎信息層
該層主要包括系統的基礎數據資料。包括產品信息、公司信息、人員信息、各種匯率和利率信息等。產品信息指系統內出現的所有零件和成品信息。公司信息指在系統中所涉及的包括供應商、經銷商、核心企業以及客戶類公司的信息。人員信息指系統中所涉及的包括操作人員、系統內的業務人員以及客戶信息。基礎信息層作為系統中其他層運作的基礎,它的正確性和運行的穩定性至關重要。此外保證該層數據的公用性和私有性的統一也是使系統有實用價值的關鍵。對于個人和公司的基本信息應保持統一和共用。即系統內對某一公司或一個特定的人應是唯一的,可利用人的身份證號和公司的稅號加以區分。這些基本信息對于系統內所有公司應是開放以便提高工作效率。而其他一些公司的商業性資料對于系統內其他公司應是保密的。
4.2 業務處理層
該層包含各公司進行業務操作的功能模塊,主要有供應商供貨管理、經銷商銷售管理、客戶關系管理、庫存管理以及系統內單據自動轉換管理等。供應商供貨管理指核心企業與供應商之間的零件或原料供應業務。經銷商銷售管理指經銷商的產品銷售和經銷商與核心企業之間的產品供應管理。客戶關系管理指對產品的終身跟蹤管理和最終用戶的信息管理。庫存管理指產品和零件的存儲管理和運輸管理。單據管理指各業務完成后的單據生成和系統內各公司間單據的自動轉換管理。業務處理層是供應鏈操作的實用層。考慮系統內同類的各公司間的實際業務會有所差異,故在開發中應用了組建模塊開發思想。
4.3 系統監控層
該層主要是對系統的狀態進行監控。檢測系統中出現的合作沖突和流程中斷,當達到報警值后進行自動報警。
4.4 系統控制決策層
控制決策層處于系統的最上層,是整個系統的靈魂。該層處理的好壞直接影響到系統的成敗。主要包含供應鏈下動態聯盟的評價和決策。
評價部分主要包括評價模型管理、供應商評價、經銷商評價、核心企業評價以及整體供應鏈的評價。評價模型管理是指對具體進行評價時所用的評價模型進行比較、選擇。在評價模型確立后,可分別對供應商、經銷商、核心企業、整體供應鏈列出相應的評價指標進行評價。以供應商為例,可對供應商的任務相關性指標(交貨的準時性、變通性、穩定性、核心能力優勢、共享信息能力、財務實力等)和伙伴性指標(相互信任程度、強調長期關系、享有共同目標、利益風險共享等)進行評分,再根據評價模型計算后得出最后的評價結果。
決策部分主要包括聯盟選擇決策、聯盟重構決策和聯盟內的協調決策。聯盟選擇決策是指聯盟伙伴的選擇及優化。即根據一定的戰略指標,如何在眾多可以結成動態聯盟的企業中選擇最佳盟友;聯盟重構決策是指系統在原有資源的基礎上,通過調整系統的結構、功能等使系統快速適應需求變化的能力。動態重構一方面要求動態聯盟的架構支持重構的迅速完成;另一方面是在何時重構,如何重構,即解決動態聯盟在外界和內部因素變化時,聯盟結構是否應該變、何時變、怎么變的問題。
供應鏈一般具有一定的生命周期,包括醞釀期、構建期、幼年期、成熟期、衰退期、消亡期。要在衰退期沒有到來之前,就開始運釀形成新的供應鏈,從而跨越衰退期,直接構建新的供應鏈,這需要動態重構代理來完成;聯盟內的協調決策通常被定義為行為之間相互作用的過程。供應鏈管理系統中,協作普遍存在而又是相當復雜。這些協作可概括為三類:供應與生產計劃間的協作,即原材料的采購及零部件的供應與生產計劃間的協調,包括采購周期及批量大小,交貨方式、時間及物料庫存情況等;庫存與銷售計劃間的協作;生產與計劃間的協作,包括如何把產品發送到配送中心、零售商或工廠,如何選擇最佳運輸路線及運輸批量等。
5 結束語
該文在提出供應鏈中動態聯盟的概念的基礎上,針對某大型制造企業提出了實現基于動態聯盟的核心企業SCM系統的體系結構和功能模塊。這一工作對動態聯盟企業的供應鏈管理系統的構建具有一定的理論和實際指導意義。
核心關注:拓步ERP系統平臺是覆蓋了眾多的業務領域、行業應用,蘊涵了豐富的ERP管理思想,集成了ERP軟件業務管理理念,功能涉及供應鏈、成本、制造、CRM、HR等眾多業務領域的管理,全面涵蓋了企業關注ERP管理系統的核心領域,是眾多中小企業信息化建設首選的ERP管理軟件信賴品牌。
轉載請注明出處:拓步ERP資訊網http://www.guhuozai8.cn/
本文標題:基于動態聯盟的核心企業SCM系統
本文網址:http://www.guhuozai8.cn/html/consultation/10820053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