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2~5月,筆者在一項信息化工程監理工作中擔任項目總監。與建筑工程集合了土木建筑、電氣、給排水、暖通等專業相比,信息化工程包含范圍更加廣泛,它集合了電子、通信、網絡、計算機、自動控制、傳感以及多媒體等一系列先進技術,涉及到建筑、公安、信息產業、廣電、消防、電力等行業領域。如何在信息化工程系統建設(集成)階段實施工程監理,對許多監理工程師來說是一個新的課題。下面結合具體實例,介紹筆者在信息系統建設(集成)階段進行監理的體會。
1 工程概況和項目管理
1.1 工程概況
該工程名稱為北京市施工工地揚塵污染監控系統。工程范圍包括8個行政區的40個施工工地、8個行政區環保局、市環保局。建設單位是北京市環境保護監測中心。
1.2 項目要求和目標
(1)加強北京市區內施工工地揚塵污染控制,解決現有執法手段效率低、成本高、取證難的問題,建設現代遠程數字視頻監控系統,為城管、建委、環保等部門提供準確、可靠的執法依據,提高執法效率,有效控制施工工地揚塵污染排放,改善北京市空氣質量,建設北京市環保局污染源監控基礎網絡。項目一期目標為建設北京市建筑施工工地揚塵污染視頻監控系統、兼顧其他類型的污染源監控、同時能滿足網上辦公的數據傳輸網絡。
(2)視頻監控系統能夠滿足視頻數據傳輸和通信的要求。主監控中心具備同時觀看16路實時視頻的通信帶寬;分監控中心具備同時觀看4路實時視頻的通信帶寬;每個受監控工地保證1路滿足畫面質量要求的實時視頻帶寬。要求實時視頻質量到達704x576像素,刷新頻率≥24幀/s。
(3)視頻監控系統采用的網絡要有良好的開放性,實用性,安全性,可管理性,可靠性。包括:網絡支持各種開放的網絡協議,提供良好的兼容性。通信網絡具有快速、方便的接入能力和可移動性。通過設置過濾表、訪問控制策略、安裝防火墻、配置專業的網絡掃描和監控軟件、使用VPN技術等手段來保證網絡的安全性。通過選擇合適的網絡技術、優化的網絡結構、合理的路由配置、完善的網絡管理系統來提高網絡的可管理性。在保證滿足業務發展需要的前提下,降低網絡的建設和維護成本,以獲得最優的性能價格比。
1.3 系統組成
由前端視頻監視系統;網絡系統;主、分控制中心等三個子系統組成。
1.4 軟件
由操作系統程序和應用程序兩部分組成。在引進國內成熟的軟件基礎上進行二次開發。
2 系統設計特點和工程建設難點
該項目是在保障北京奧運會順利進行的背景下提出的,是北京市“藍天計劃”的組成部分,屬于典型的信息化工程,具有建設期短,技術含量高,涉及專業知識面廣,硬件以設備集成為主、軟件以二次開發為主的特點。
2.1 硬件部分設計
(1)拓撲結構圖相當于建筑工程中的系統圖,解決了硬件類型和信息流向。
(2)設備方面。整個系統需要編制諸如口地址、路由、組播、QOS、防火墻等各種規劃,然后根據規劃選擇生產廠家的產品。如設計文件中指定數字視頻網絡管理服務器采用DELL公司的PowerEdge2850,骨干路由器采用華為公司的QuidwayNE05,等等。據承包單位提交的設備清單,系統由30種近500臺(套)設備組成。其中前端視頻監視系統設備包括:一體化智能云臺攝像機,機柜(含防盜報警系統),2路視頻編解碼器,前端設備綜合防雷系統,Ps不間斷電源,等等。
網絡系統則利用歌華有線股份有限公司已經建成、遍布城鄉且投入使用多年的的MPLS VPN光纖網絡。
主、分控制中心設備包括:數字視頻網絡管理服務器,圖形工作站,16路數字矩陣,磁盤陣列,網絡云境控制鍵盤,各種系統模塊,NE05骨干路由器,系統監控管理單元,各種處理板和轉接板,終端(計算機),打印機,等等。
2.2 軟件部分設計
編制基于Linux操作系統的運行程序和電子地圖、數據庫和語音等等應用程序。
2.3 工程建設的難點和解決方法
由于投標企業提交的設計方案從技術成熟性、運行可靠性、維護低成本、投資合理性等方面,沒有一個完全符合建設單位的要求。因此招投標公司組織各投標企業進行了現場模擬試驗,從直觀角度評價各個系統的優劣。
經過專家、監理方、建設方等討論,決定進行優化設計。三個子系統中的前端視頻監視系統和主、分控制中心,以及軟件設計,采用清華紫光公司的方案;網絡傳輸子系統采用另外一家公司的方案。
3 承包單位
3.1 組織機構
總包單位清華紫光股份有限公司組建了項目部,分設2個安裝小組,配合建設方進行監控點的選址和前端設備的安裝。設備安調期間,增加一個技術支持小組,進駐現場,對系統進行調試。另外,公司組織專業技術人員,進行配套軟件開發。
歌華有線股份有限公司向建設單位派了2名技術人員,提供口地址規劃、信息鏈路聯通、(子)系統帶寬確定等技術支持;同時協調本單位承擔的施工事項。
3.2 采取的主要施工方法
整個數據傳輸網絡采用歌華有線的VPN光纖Project Management設備監理,40個工地和相關單位分中心按照所屬行政區域連接到各區環保局監測分中心。分中心通過歌華的MPLS VPN光纖網絡連接到北京市環境保護監測中心。
根據具體情況,位于環境保護監控中心附近的部分網點采用無線網橋接入;部分光纖不能到達項層的網點也采用無線網橋接入。
無線網絡傳輸系統使用是美國Dyllacom公司根據摩托羅拉公司的無線系統開發的5.8 G無線點對多點網橋,在監控中心辦公樓樓頂設置中心基站(安裝有抗低溫無線網橋和11血增益的全向天線),在網點相應的監控點安裝有抗低溫無線網橋和lO dB增益的定向柵格天線。系統中的網橋設備通過總包方提供的專用軟件統一管理。
環境保護監測中心通過華為NE05路由器和兩個100M端口接入歌華有線的VPN光纖網,各分中心通過華為2831路由器和1個100 M端口接入歌華有線的VPN光纖網。各工地直接通過光電收發轉換器接入歌華有線的VPN光纖網。
在40個監控點中,有13個點采用在工地現場立15 m水泥桿,桿上安裝監控探頭方式。有27個采用在施工工地附近高層建筑物頂層安裝監控設備方式;其中有2個點采用了無線接入方式。
4 監理機構和監理內容
4.1 監理機構
監理公司根據項目特點,選擇了從事過多種專業設計和施工的筆者擔任總監(同時兼任資料員);施工高峰期,增加了2名信息系統監理工程師跑現場。投資控制工作由公司造價部門兼任。
4.2 監理內容和方法
建設單位委托監理公司對項目建設階段的進度、投資、系統集成、系統調試等進行控制。根據委托合同的約定,在系統集成質量控制方面,監理方法主要有:
4.2.1 事前控制
對承包方進行監理工作交底,統一工程質量驗收標準和配套的質控表格;審定施工組織方案,審核施工進度計劃,核實開工條件等:熟悉圖紙:熟悉合同。
嚴把原材料、設備報驗關。凡不具備“三證”(合格證、出廠證、允許使用證;進口材料應有商檢證),沒有“三C”標志的設備、器材等等,不得用于系統建設中。進場材料必須經監理認可后方能使用、安裝。
4.2.2 事中控制
嚴把工序質量關,按監理程序報驗,分項工程尤其隱蔽工程在自檢的基礎上報監理檢驗后,方可進入下道工序。
監理工程師采用跟蹤、巡視相結合的方式履行職責。對關鍵工序,如:設備開箱驗收、系統調試等,進行旁站監理;對隱蔽工程,根據圖紙和規范認真檢查。
嚴把變更與洽商關。施工內容以合同要求和圖紙設計為依據。任何涉及工程內容的變更必須報請建設單位批準。
對工程質量不符合合同和圖紙要求的,下發《不合格項處置記錄》,要求施工單位整改。系統測試和試運行階段,強調方案先行,系統參數要完全響應合同要求。
4.2.3 事后控制
接到施工單位申請竣工驗收報告后,監理工程師組織初驗,發現質量問題,指令施工方進行整改。初驗合格,提請建設單位組織正式驗收。
根據合同和圖紙,核實工程量的完成情況并簽署監理意見,形成項目結算依據。
4.2.4 安全生產控制
安全生產控制以施工單位為主,重點是防高空墜物,施工用電安全和上桿(高空)作業。監理工程師依據國家相關規定,監督施工方落實施工組織設計(方案)中制訂的安全生產措施。發現安全隱患,及時督促施工方整改:必要時,下停工令進行整頓。
5 信息化系統建設(集成)過程中質量控制重點
5.1 前端設備安裝方案的審定
筆者有兩個認識:(1)雖然設備集成商專業知識豐富,設計能力強,但是工程組織能力不強。(2)就信息化系統而言,監理人員專業知識再豐富,也趕不上那些長期從事信息工程專業人員的技術水平。基于上述兩點認識,監理人員要揚長避短,發揮工程組織能力強的特點,把事前控制的重點放到施工方案的審定方面,提出施工現場可能遇到的問題和困難,督促承包商提前制定解決預案或者措施。如在第一次審核設備安裝方案時,監理工程師指出了方案里幾處重大缺陷:缺少設備上樓的運輸方案;缺少焊接地線時對樓頂鋪設的防水材料的保護措施;錯誤地將前端視頻監視系統通過原建筑物配電箱外皮的接地螺絲接地,以至與接地支(干)線形成了串聯關系;缺少高空作業防墜物措施,等等。在看到承包商的技術人員對方案反復修改仍然不能滿足施工要求后,筆者親自動筆,補充、調整、細化了20多處,尤其是涉及國家強制性規定的地方一一注明,使第3稿方案獲得通過。
由于設備安裝方案全面、可操作性強,所以承包商的質量管理體系能夠發揮作用,監理人員工作強度減輕了不少。
5.2 明確信息化系統驗收的標準,統一質控資料格式
根據招標文件中的技術指標,承包商在提交的設計文件和實施方案中列出許多驗收項目和參數標準值,并聲稱在已往項目中都是這樣驗收的。但據了解,不少信息化工程在驗收標準方面沒有統一要求,一般是按照承包商提交的驗收方案組織驗收。
為了準確把握各(子)系統的質量控制點,做到科學、準確,并具有權威性,筆者提出以國家標準《智能建筑工程質量驗收規范》GB 50339—2003(以下簡稱“規范”)為本項目的驗收標準。這個提議獲得建設單位的贊同。承包商自恃IT界的權威,對“規范”不以為然,有抵觸情緒。但當看了監理工程師提供的配套質控表格,如根據前端視頻監視系統安裝特點制訂了《工程安裝質量及觀感質量驗收記錄》,規范了相應的驗收內容和驗收方法,承包商很高興,表示“確實比我們的表格規范、詳細”。決定按照監理工程師的要求,采用“規范”配套的表格。
5.3 設備驗收時要核對機器序列號
由于設計文件指定了每種(臺)設備的生產廠家、型號、數量,所以在設備開箱驗收時要旁站。重點監督承包商是否記錄了每臺機器的設備序列號或者編號。
5.4 測試
這是質控的難點和重點。本系統的測試分設備測試和功能測試。
設備測試是在設備到貨時進行,系統功能測試是在系統聯調試運行結束后進行。
設備測試分為兩步進行,即點貨和加電自檢。測試以通過廠商自帶的自檢軟件為標準,加電自檢通過就確認為設備測試通過。
功能測試比較復雜。本系統中應用軟件的功能測試分為“功能性測試”和“性能測試”。“功能性測試”包括:B/S架構;基于GIS的監控點分布圖;晝夜監控建筑工地的揚塵狀況并能自動錄像;支持網絡存儲,可定期將歷史視頻文件傳輸至指定網絡存儲器等13項功能。“性能測試”則包括:響應時間和吞吐量2個參數。據此,監理工程師把功能測試列入旁站內容,重點核對各項功能和檢測參數是否與招投標文件相一致。招投標文件中規定不詳時,應以“規范”的規定為準。“規范”中沒有涵蓋的技術參數,可以采用廠家提供的參數。
監理人員應該掌握功能測試中各種功能和性能參數的標準值。如:測試“響應時間”參數,當無線網絡信息數據接入時,出現了15~350 Ms,甚至達到幾秒鐘延遲時間的現象,依據標準值30 ms,可判定各無線站點傳輸數據的“響應時間”是否合格。
5.5 系統試運行期檢查運行記錄是否完整、及時、真實
系統試運行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時期。在此期間,業主方技術人員與系統處于磨合狀態。由于操作人員對系統,或者對設備,或者對程序不夠熟悉,會出現一些意想不到的設備問題和人為故障,所以需要承包商技術人員提供必要的現場技術支持。
監理工作重點是檢查每天的系統試運行記錄。要求操作人員詳細記錄故障發生的時間、原因分析、涉及到的設備(或者程序)、排除的方法、在場人員,等等。若有缺少,應該建議甲乙雙方補充。
系統試運行三個月,沒有出現重大故障,監理工程師即可組織預驗收。
6 進度控制重點是協助承包商排除干擾,依據合同目標,及時有效地調整進度計劃
由于是政府投資項目,當部門領導作出涉及合同內容變更的指示時,業主方代表往往忽視合同規定而執行領導的意見,因此給進度控制帶來了很大困難。如招投標文件和合同書均規定監控系統前端設備安裝在15m的水泥桿頂端,承包商為此做好了開工前的準備工作。但是開工后,業主方代表傳達了個別領導的意見:將前端設備的位置變更為在高層建筑物頂層安裝,以便在施工程竣工后,監控系統仍然可以用作它途。由于變更突然,為了重新確定設備安裝的具體位置和可利用資源,需要再次勘查施工現場,結果延期了50多天承包商才開始在部分地點組織設備安裝。
勘查施工現場,協調各方關系難度之大,超出甲乙雙方的想象。結果,工期拖期嚴重,原定進入系統調試期的合同(進度)目標難以實現。
面對工程進度目標處于失控的邊緣,筆者在合同管理、協調等方面做了四項工作。
首先做好建設單位的工作。在肯定建設單位有權根據各種因素(包括領導指示)調整項目內容,提出新的目標的前提下,提醒建設方如果過分隨意、過分頻繁地變更合同內容,會造成工期無法保證,或者產生合同糾紛,因而招致上級領導的不滿——這個后果對政府部門具體工作人員而言,并不是好事。后來有關領導明確表態:嚴格按照合同辦事。其次,協助建設方完善合同,維護合同的嚴肅性。對已經具備條件,可以在高層建筑物頂層安裝設備的監控點,用.《監理例會紀要》的形式確定下來,做為原合同的補充文件。對協調難度大、高層樓頂確定不下來、而建設單位又不愿意放棄的點,執行原合同方案。第三,根據項目變化,從技術、組織、經濟、合同等四個方面采取多種措施,保證合同的有效性,力爭實現合同進度目標。第四,做好承包商的工作,避免索賠事件的發生。
通過以上工作,到組織預驗收之日,雖然工期拖了一個月,但是承包商施工時間仍然控制在65天內,符合合同要求。而試運行期結束后,整個項目運行達到了合同目標,基本沒有耽誤建設單位組織正式驗收。
鑒于監理人員在整個項目進度控制、質量控制和合同管理等方面的出色表現,業主又推薦監理公司承擔了一個區屬環保局信息化項目的監理任務。
7 信息化工程監理需要復合型人才
公司在組建監理項目部時遇到沒有合適人員的問題。如果仿照建筑工程的做法,按軟件、傳輸、環境與設備、電源、交換、管道、網絡、電氣、計算機,等專業配齊監理人員,顯然不現實。受項目規模不大的影響,公司選擇了從事過電氣、無線電、空調與制冷、土建、智能建筑、環境綜合治理等等專業設計和施工的筆者擔任項目總監。由于設備安裝的地域遍布城八區,所以施工高峰期的一個月,增加2名信息系統監理工程師跑現場。
項目結束后進行監理工作成本核算,直接人工成本約7.5(人·月),人均產值達到1.02萬元/月。
核心關注:拓步ERP系統平臺是覆蓋了眾多的業務領域、行業應用,蘊涵了豐富的ERP管理思想,集成了ERP軟件業務管理理念,功能涉及供應鏈、成本、制造、CRM、HR等眾多業務領域的管理,全面涵蓋了企業關注ERP管理系統的核心領域,是眾多中小企業信息化建設首選的ERP管理軟件信賴品牌。
轉載請注明出處:拓步ERP資訊網http://www.guhuozai8.cn/
本文標題:做好信息化工程監理的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