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中國企業在經歷信息化不上不行的階段之后,越來越關注投資回報,決策層開始重新審視信息化的作用。如何選準企業信息化突破口、走好適合企業自己的信息化路線,對于企業信息化的成功尤為重要。作為中國企業信息化領域最具實力的大型IT企業集團,浪潮也一直在實踐和總結提煉中國企業信息化的發展道路和成功經驗。
2月22日,在中國企業信息化500強高峰論壇上,浪潮集團總裁孫丕恕提出:中國企業信息化必須結合自身的信息化需求特點,走信息化的實效路線----通過集團企業集中路線、行業企業特色路線、中小企業實用路線三條信息化途徑,真正幫助企業根據自身所處的環境做出正確的選擇。
孫丕恕指出:集團企業是多地域、多業務、多級法人、多個獨立核算體的集團型組織。隨著經營地域和管理跨度的不斷拓展,集中掌控成為集團管理的重頭課題。一個集團公司如果不具備集中掌控資源的能力,任由分支機構不恰當的分權坐大,將埋下了重挫的禍根,韓國大宇的倒閉和中航油(新加坡)公司的巨額虧損就是例子。因此,集團企業必須走集中管理的道路。在下屬公司實施ERP的同時,在集團層面要抓垂直關鍵應用,充分發揮出集團規模經濟的效益。自下而上、從低到高的推進模式和自上而下、從高到低的推進模式相結合,并且優先考慮集團管理,率先建立起有效的集團監控體系,借助信息化實現強大的中央總部。在集團管理的幾條垂直主線中,集團財務、資金管理、全面預算、集團物流,是集團企業集中管理的突破口,而集中式財務和資金管理是其中的一條主線。
2000年,浪潮首先在國內提出集中式集團財務概念,進而提出了集團管理概念。一直以來,浪潮通過結合國際頂尖公司的先進管理理念和服務中國集團企業信息化的實踐經驗,不斷完善集中式集團管理模式,已經幫助航天科技集團、兵器裝備集團、中國海運集團、中國儲備糧總公司、中國航空第一集團、武漢鋼鐵、石藥集團、魯花集團、美的集團、開灤煤礦、張裕集團等500強標桿企業成功實現了集團管理,這些企業也正是依靠正確的信息化路線取得了一個又一個成功,為中國企業信息化樹立了榜樣。
對于行業企業而言,一般性的ERP產品已經不能滿足企業發展和管理需要,必須結合行業特點,走信息化分行業路線。比如,制藥行業,GMP管理是生存和發展必須的條件;其次,對于產品有效期的控制非常嚴格;第三,銷售網絡龐大、銷售和供應商管理復雜;車間管理與核算嚴格等。為此,浪潮提出了631X業務模式:平臺產品60%,行業產品30%,個性化定制10%,X,外部集成與合作。并按這樣的模式建立研發和創新組織。浪潮多年來正是基于這樣的行業路線,提出分行業ERP解決方案,幫助眾多企業取得了成功,并在制藥、石油、化工、造紙、軍工、食品加工、煙草、機械制造八大行業擁有最大的市場占有率。
從中小企業信息化發展看,當前,更多的中小企業還處于無應用或單機應用狀態,未來幾年,基于網絡的應用將成為熱點,但中小企業由于其發展變化快,實用主義、標準應用成為其建設信息化的基本思路。
據孫丕恕介紹,2005年,浪潮把20多年在高端客戶和行業的經驗以及知識體系進行轉化,推出了面向大、中、小企業的GS、PS、Express 三大系列新產品,涵蓋了大、中、小企業信息化市場,全面滿足了各類型企業的信息化需求。
據悉,浪潮在企業信息化領域一直立足于高端,專注于行業。通過推行3+1戰略-高端、行業、客戶滿意度,培育和發揮高端優勢、專注行業、追求客戶滿意度,實現與中國企業共同成長。經過近20年的發展,浪潮ERP在高端集團管理和分行業ERP領域已經形成了夯實的核心競爭力。在最新公布的2005中國企業信息化500強中,有30%近150家企業采用浪潮ERP軟件。同時,浪潮還榮膺中國企業信息化500強最具貢獻獎、最佳企業信息化整體解決方案提供商、最佳ERP軟件滿意度等多項用戶選擇大獎,孫丕恕總裁榮獲最具遠見的信息化領導者大獎。更為可喜的是,近年來浪潮通過成功實施浪潮ERP集團財務管理系統和眾多業務系統,在2005中國企業信息化500強的排名由04年度第46位上升至第33位。浪潮在積極幫助中國企業提升管理水平、增強企業競爭力,推動中國企業信息化整體水平提高的同時,通過自身信息化的建設起到了表率作用
轉載請注明出處:拓步ERP資訊網http://www.guhuozai8.cn/
本文標題:解析中國企業信息化路線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