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企業在向精益生產、精細化管理方向邁進的過程中,一般都需要做如下兩項工作:一是大量基礎數據的前期梳理和后期優化工作,二是企業業務流程的梳理優化工作。這兩項工作是深刻影響企業生存和發展的重要任務,其牽扯的業務面專業而廣泛,采用常規管理是難以完成的,因此需要不同部門的人員共同參與,成立企業臨時性團隊(項目組),將持有不同視角的人才集合,對問題全面分析綜合考慮,共同完成任務,為項目的完成進而為企業的生存和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
但是我們發現企業臨時性團隊往往出現如下問題:第一,考慮到企業生產任務的緊急情況,以及企業人力資源是否充裕,很多時候臨時性團隊隊員往往不能全脫產參與項目,半脫產甚至僅作為日常臨時性任務的情況時有發生,這樣項目隊員的時間就無法得到保障;第二,由于臨時性團隊的隊員來自于不同的部門,隊員間往往認同感不強,部分企業人員流動性較強,造成周期長的項目換人頻繁;第三,由于團隊是臨時組建的,團隊隊員對工作的認識較為陌生,對團隊的目標往往也是一知半解;第四,隊員的心態各異,有些人希望通過進入項目組進行鍛煉,為了將來得到提拔的機會,這種人積極主動,有一些人則可能存在臨時下放充數的情況,心情低落,而最易產生的心態是抱有臨時性任務思想,認為項目只要干完就算完成任務;第五,臨時團隊項目負責人的責任大于權力,首先參與項目的人員來自不同部門,隸屬關系、尤其是內心歸屬感仍在原單位,所以項目負責人很難樹立管理權威;第六,沒有足夠的激勵與懲罰手段,企業對項目的重視沒有直觀體現在項目組成員的項目收益上,這種人員上的雙重管理是跨部門項目組的先天缺陷。
企業為了避免出現如上問題,在成立臨時性團隊之前,需要對臨時性團隊的支持及管理進行提前規劃。
首先,必須認識到作為一個臨時性組織,項目組的成員來自四面八方,項目組成員只是臨時性受項目組負責人的管理和領導,其隸屬關系并沒有改變。因此,就像企業任何一項變革一樣,項目組經理若要管理好項目成員,就必須得到高層管理者的支持。許多項目的影響因素是不為項目經理所控制的,高層的參與協調是項目成敗的關鍵要素之一:比如在項目組成員的挑選上,以及項目成員的時間安排上。跨部門項目經理需要通過行政方式獲得他們的資源,只有獲得比部門經理更高的公司高層的支持與承諾,跨部門負責人才能在項目中掌控職權。
第二,建立企業臨時性項目的考核制度。通常認為,績效管理的權限分配就應該是誰向員工直接安排工作,誰負責對員工的日常工作督導,誰就應最終負責對該員工進行考核評估。那么項目組人員的績效管理就應該考慮項目組人員的工作是由誰來安排的。如果項目組人員在項目期間是全職加入到項目組中,員工在項目組期間完全由項目經理安排工作,那么對員工在項目期間的考核應由項目經理來執行。如果項目人員的工作既需要由項目經理安排,有時也需要由直線部門的經理安排的話,那么兩個部門都有權力對項目組成員進行考核。比如項目組成員50%的工作由項目經理安排,另外50%的工作由直線部門安排的話,項目經理和直線部門經理可以各考核50%。至于項目組成員的工作應該由誰來安排,這要看項目組的性質。如果項目成員是全職的,員工在項目組期間應該主要由項目組經理來安排工作。如果項目成員不是全職,員工還需要負責在部門中的工作,那么項目經理和直線部門經理都有權給該員工安排工作。
第三,制定企業臨時性項目激勵政策。物質激勵不是萬能的,沒有物質激勵是萬萬不能的,沒有物質激勵的績效考核也是沒有效力的。在項目實施過程中,項目經理一般專職服務于項目,而很多情況下,項目組成員除了承擔項目任務外,有時還要做本部門的工作。項目組成員需要付出更多的精力來學習和承擔項目交辦的事項,所以物質激勵很重要。可以根據項目的預估人日,劃撥一筆專項獎金,供項目經理根據項目進度和組員的工作情況,以及項目的最終完成情況進行分配。也可以專門提高項目成員的績效額度,多出的部分專門用于項目經理的考核。
最后,項目成員還要有良好的團隊意識和集體榮辱感。“一根筷子輕輕被折斷,十根筷子牢牢抱成團”,團隊合作才是迎接企業臨時項目的不二選擇,才是項目制勝的法寶。有時人們總覺得部門之間有一道鴻溝,始終不能很好地跨越。其實“團隊意識和榮辱感”是一劑良藥,可以打破溝通屏障,減少等待、臆斷和猜疑。團隊意識可以讓臨時項目成員學會建立信任與換位思考,相互尊重與相互欣賞。
如此,企業便可充分發揮不同部門人員的力量,打造出一支業務面專業而廣泛的團隊,真正為項目的順利完成和企業的發展打造成功的基石。
核心關注:拓步ERP系統平臺是覆蓋了眾多的業務領域、行業應用,蘊涵了豐富的ERP管理思想,集成了ERP軟件業務管理理念,功能涉及供應鏈、成本、制造、CRM、HR等眾多業務領域的管理,全面涵蓋了企業關注ERP管理系統的核心領域,是眾多中小企業信息化建設首選的ERP管理軟件信賴品牌。
轉載請注明出處:拓步ERP資訊網http://www.guhuozai8.cn/
本文標題:企業臨時性團隊管理的制勝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