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日,在用友U9 V2.0版本即將發布之際,U9管理層:U9研發中心總經理黃濤、用友U9首席架構師黃義璋、U9研發中心總設計師劉魯江、U9業務部總經理王曼曼、U9市場部總經理傅毅等接受媒體專訪,從戰略、技術、市場策略等方面揭秘U9產品演進趨勢。
1.0打造靈魂 2.0深化應用
問:請您談一下2.0版本比1.0版本有哪些擴展。
黃濤:1.0側重制造,1.0強調集團制造里的多工廠協同、精細成本管理、多組織供應鏈等,設計方案時考慮到了用友不同產品線的特性和用戶需求反饋。2.0應用比較廣,無論是國內企業還是國際企業,單組織還是多組織,它的物流、制造、分銷、財務都可以得到一個很好的解決方案,我們提供集中財務管理、分散財務監控、集中物流管理以及制造的平衡。2.0與1.0最大的差別,就是我們在分銷、財務里面做的更加深入,尤其是財務方面,從單一企業變成不同企業的財務集中監控。
U9產品路線圖
2.0在技術架構上沒有非常大的變動,1.0的目的是客戶通過這樣一個平臺改善優化它本身個性化的開發,2.0是一個企業能夠拿到U9的服務可以組裝不同形態的方式,是一個業務生態鏈的方式。
問:U9 V2.0版本比1.0版本在功能上有了很多改進,U9的這種產品擴展步驟是根據什么來設定的?
王曼曼:U9要做用友未來十年發展的支撐產品,它的戰略意義顯然是非常大的,這種戰略意義不僅包括了它在一些管理方面和應用方面的突破,在支撐用友戰略上面也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U9先做什么再做什么,不是由架構決定的,我們是圍繞公司戰略做公司戰略要求做的,它要求先做制造,我們就先做制造,如果先做集團財務,我們就先做集團財務。1.0為用友戰略服務,2.0為U9全面性服務,其實本質上都是為了公司戰略,不存在我們新增的功能是不是因為客戶要求而增加,是不是因為我們比別人差,我們先做集團財務也是可以的,因為這個架構是支撐的。1.0上線這么多客戶,我們的產品已經證明我們的架構的先進性,這種先進性是現有其他軟件沒有的,就是SOA架構。
問:SOA在U9產品是如何具體體現的?
劉魯江:關于SOA有很多不同的說法,SOA最開始的時候就是互聯互通,大家用同一套技術標準,都是WEB服務跟WS一套系列標準互通互聯。異構系統整合比較容易,所以SOA架構是面向集成的架構,這是最早的說法。后來我們講ESB整合各種各樣的應用,實際上它是一種技術架構,是基于異構的技術架構。這個階段SOA是從面向集成轉向面向技術,我們很多廠商做了中間件服務器,包括主數據整合、BP流程整合、服務契約管理,然后把一個一個服務插進來,這是從集成的概念進一步深化。SOA第三個層面概念就是業務敏捷,我們要求IT架構和業務架構合一,業務架構決定了IT架構,然后把業務功能服務化,通過業務功能的編排來實現一個業務流程。
U9實際上是按照第三種模式來做的,當然包含了第一種和第二種模式。U9首先是講我們企業運作生態環境,它的戰略是什么,這個戰略需要什么樣的商務模式支撐它,這個商務模式需要什么流程支撐它,這個流程需要什么服務來支撐它。通過業務的服務決定了IT服務,U9就是由這樣一系列的服務組件組成的,通過服務組件反過來實現一個商務流程。
這中間軟件結果有很多的不同,以一個企業的銷售平臺為例,它的計劃、接單、產品、價格、信用、出貨、運輸有很多模式、很多服務、很多流程是面向大客戶配套的、面向加工貿易的、面向項目型客戶的,需要什么樣的流程支持它,然后它就用這些服務組裝出這樣一個軟件,這是我們講的SOA。
我們的UAP平臺實現了ESB,實現了WEB服務標準。像這樣一個結構性問題,我們在軟件開發過程當中就解決了,因為架構問題不可能搭建起來以后再改架構,今天是CS架構,明年就宣布SOA架構,那肯定是偷換概念。軟件架構和靈魂是沒有變的,U9的架構和靈魂是1.0開始打造出來的,我們現在做的工作就是不斷的豐富我們這些服務,不斷的完善我們的服務。
深挖中國制造業管理特色
問:U9 V2.0在適應中國制造業管理特色方面做了哪些改進?
黃濤:2.0現在有幾個模塊,真正新開發的比較少,我敢這樣說,所有目前客戶提供的問題,我們早就碰到了,U9改的東西最多的是中國管理的特色,中國制造業管理的特色,我們大部分時間花在這個地方,2.0版本30%時間開發新產品,60%時間完善客戶需求。
問:您認為中國制造業在管理方面未來的發展趨勢如何?U9在中國制造業應用的獨特優勢有哪些?
劉魯江:從世界五百強來講,中國在21世紀占有非常有利的時機,從全球經濟化的角度來看,首先是在美洲,然后是歐洲,再就是亞洲,亞洲最大的樂土是中國。中國企業直接面對的是國外大企業來到中國境內進行競爭,以及中國企業要做大做強,怎么跟國際同業去競爭和合作,我感覺有幾個方面需要重視:
第一,從早期的粗放管理到精細管理。一個企業在成長過程當中,只要抓的八九不離十就可以了,但等到一個企業變大以后,一個企業就像一個漏斗,上面有流入,下面有流出。一個企業變大的時候一定要非常重視內部的消耗和浪費的部分,要從傳統的粗放管理轉變為精細管理。精細管理就是從客戶的角度看產品的設計一直到計劃執行,到成本的監控,都要做的非常細。
第二,敏捷管理,不管是企業對外在環境的反應,還是與客戶之間,與供應商之間,都要強調敏捷管理。
第三,分工與合作,早期分工給企業帶來很多的收入,企業規模不斷的擴張,在當前環境里,擴張越來越快速,企業要做大做強,就要跟競爭對手合作,從早期強調分工向合作轉變。
21世紀里面中國制造業要做大做強,一定要強調敏捷,強調網絡的合作。從軟件角度來講,這種思路完全沖擊傳統ERP的觀念。我認為中國軟件最大的發展就是在21世紀,因為環境已經成熟了,中國制造已經見到了什么是國外的管理,中國人聰明,他會在這個管理里面拿出一套適合中國的管理方法,然后反擊競爭對手。我們叫螞蟻雄兵,體積很小,但是國際合作的時候,有自己的道。
從這個角度來講,中國制造業會碰到這幾個方面,精細、敏捷,以及信息、合作。
黃義璋:中國制造業表現了很多的技術性,中國制造迅速發展,中國制造企業真正是靠價值,靠技術來生存,這就意味著從大規模制造更多的面向訂單性生產,面對特性的生產,我個人感覺中國制造業是這樣發展趨勢。基于這種趨勢,對軟件需求越來越高,響應速度,數據的準確性、數據的集成,都會對應用軟件有更高的要求。長遠來說,U9在這方面會占有市場很大的比例,原因就是剛才講的我們一些特殊的優勢,比如說我們產品開發的時候結合了很多行業先進經驗,我們產品是面向靈活的適應和靈活的發展。更重要的一點U9確實把中國市場作為第一大市場來開發,很多國外軟件對中國市場技術支持和需求收集都比較弱,反應比較遲緩,這方面U9有很多得天獨厚的優勢。中國由制造大國到設計大國轉變過程當中,U9會起到越來越多的重要作用。
U9一直在重視中國制造業管理的特色,從這個角度來說,在中國這個市場里面,U9加入很多中國制造業管理的特色。現在U9改的東西都是國外軟件做不到的東西,我覺得這是中國管理上面的一個特色,國外軟件強調的是井然有序,前端干凈,后端就是干凈,中國是亂中有序,方便性、時間性,有時候會間斷性影響到管理,但是它有一個系統跑的起來。U9贏就贏在中國管理特色,當然國際軟件有一些值得參考和借鑒的,我們差不多都納入進來了。
高度重視實施和交付
問:去年U9在實施方面也有很大的擴張,我們如何在這么大規模擴張的情況下如何保證實施的質量?
傅毅:今年從公司戰略上高度重視世界級管理軟件的實施和交付:首先,在戰略上面就是一個非常硬性的政策。其次,去年我們業務模式是集中到總部,今年是上下一起,包括分公司全員化模式,而且所有世界級管理軟件的實施顧問,全部是用友公司最優秀的抽調模式,全國抽調,形成巨大的內部力量。第三,我們從年初開始大量招聘吸收業界優秀人才。第四是改進一套實施方法、交付方法,以及結合SOA架構先進性,創造出一種世界級管理軟件快速實施的模式。
今年在實施交付方法和方式方面,我們從去年就開始做了大量的準備,做了組件化實施、平臺化實施,以及知識轉移等一系列的創新。
我們所有的業務單元,應用模式是組件,產品功能是組件,正因為組件化,我們實施方法發生了改變。徹底圍繞客戶的需求改進,而且業務顆粒度設計到組件級,實施的方法也是組件級的方法,這樣的模式會更加的準確,更加的細致。不是一個大籠統,而是涉及到業務功能配置組件方式,當你集成化程度越高,即便你有問題,它也可以很精準找到問題所在,精準找到問題解決方式。
而且它對能力的要求是最低的,過去的實施方式對人的能力要求特別高。一旦組件化之后,都是標準的支持,標準的部署,任何顧問都可以跨出去掌握它,應用它。
我們還制定了戰略客戶計劃,我們承諾,特別是U9的客戶,通過一系列的制度、關鍵績效考核,把責任全部落實到人頭上,一定要保證客戶的成功。
當然我們也很客觀的承認,任何一個像U9這樣項目大單,中高端項目都是很難的,因為它對管理的要求,對實施的細節要求非常高,我們就把它當成啃骨頭,一個一個去啃。
轉載請注明出處:拓步ERP資訊網http://www.guhuozai8.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