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7月6日,e-works在蘇州舉辦了主題為“管理信息化支撐創新型企業建設”的第九屆中國制造業管理信息化大會,本次會議匯聚了業界主流的廠商、企業以及專家近500人。作為大會演講嘉賓之一,銳捷網絡企業行業部技術總監徐章作了主題為“業務整合,網絡之殤”的精彩演講,本文根據演講發言整理而成。
銳捷網絡企業行業部技術總監徐章
英國作家狄更斯的《雙城記》中有過這么一句話:“這是一個最壞的時代, 這是一個最好的時代”,這句話意味深長的韻味出了一個哲理,即危機中有機遇。在今天這樣一個時代,次貸危機余波未了,歐債危機又起,中國也正面臨一系列問題,但問題的背后也為企業的成長提供了絕佳的良機。因為危機來了,市場不景氣了,企業認識到傳統粗放型生產模式無法持續,人力成本高漲讓企業認識到效率的重要性。危機將隱藏在虛假繁榮深處的企業發展弊端一個又一個的暴露出來,企業要想繼續發展,必須首先認清問題并著手解決這些問題。
近年國家大力推進企業的轉型升級就是這樣一種思路。那么如何實現企業的轉型升級,讓企業更好的利用信息化技術來支撐企業的發展?我們需要手段和方法。未來十年,中國制造業要想重新站起來,就必須通過自身的轉型和升級來打造高效創新型企業,由中國制造向“中國創造”轉變,通過將信息化技術融入到企業發展會是一個非常好的途徑,那么,如何利用好信息化技術來支撐企業業務的發展?借著本次年會我提出這個問題并期待與在座各位一起討論。
這些年我走訪過很多企業,也了解到市場的競爭正變得越來越激烈,不斷加快的市場競爭節奏驅使著企業以更快的速度來響應用戶需求,這要求業務系統必須有很強的靈活性。其次,隨著企業規模擴大,企業需要一個統一的平臺來管理整個企業,如何將分散的IT系統和業務系統進行整合,構建一個統一的業務平臺是企業所需要的。第三,終端的移動化發展正在改變傳統的業務應用模式,業務系統移動化能提升企業的市場響應能力,前提是企業 IT系統必須實現對不同移動終端的支持并保證訪問安全。第四,如何提升IT系統的靈活性以適應企業不斷變化的業務需求是企業信息化應用過程中的重點和難點。第五,為實現業務系統高效穩定運行,企業需要對企業的管理流程進行梳理,利用IT運維系統對整個業務系統的監控和管理。
下面我通過分析幾個我們實施的案例來分享我們在碰到以上某些問題的時候所采用的解決辦法:
案例一:大連染化集團業務系統整合
大連染化集團有限公司是以大連染料廠(始建于1918年)為核心企業,由大連染料化工有限公司、大連北方氯酸鉀廠等7家國企組成的企業集團,是世界上硫化氫銷量第三的企業,國內獨家生產氯化苦的廠家,國有大型一類企業,主要經營染料及中間體、氯堿產品、無機酸制造;農藥、有機化工原料、無機鹽、石墨防腐設備及石墨制品制造;房屋開發、貨物運輸、進出口業務及包裝制作等。
整合前
大連染化2004年就引用了ERP,由于沒考慮長遠規劃,企業的管理系統、生產系統以及辦公系統都是分散的,數據都是互相獨立的,正因如此,企業管理層試圖通過引入BI系統來幫助業務決策的想法也不得不作廢,而且在文件管理、系統權限分配上也做的不完善,很多員工甚至可以通過網絡共享文件,上網行為根本不受控制,服務器系統經常會感染木馬和病毒,很多機密信息非常容易泄露。
整合后
圖 1 大連染化集團業務系統整合
圖1為大連染化業務系統整合后的情況。采用控制域進行劃分,業務系統、生產控制區、辦公系統都是獨立的域,但都融入到了同一個網絡,通過為員工制定不同的訪問權限,滿足權限的員工可以跨越訪問,外網員工訪問內網需要經過安全域控制卡,滿足要求才能通過。同時,我們還在互聯網接入區布置了流量控制系統,對網絡流量和員工上網行為進行了管理。
所有的業務整合都圍繞統一與分離原則,在管理與安全之間找到了平衡。
案例二:云南建工全球網絡平臺優化
云南建工集團有限公司是在云南建工集團總公司基礎上,于2009年11月6日改制而成。目前,集團已發展成為集工程總承包、房地產開發、城市建設投資開發、建筑工程施工、機電設備安裝、商品混凝土生產、路橋市政工程施工、鋼結構工程施工、水利水電工程施工、地基工程施工、建材與設備供銷、建筑科研、勘察設計、建筑勞務于一體的多層次大型企業集團;是云南省政府國資委履行出資人職責的20戶省管企業和15戶省屬重要骨干企業之一。集團現有全資子公司、控股公司和直管企事業單位31個;現有在職職工16480人,各類專業技術人員6683人,其中高級職稱500多人。
優化前
近幾年,隨著云南建工規模的擴大,業務也拓展到了也門、南非、泰國、老撾等國家,由于這些國家的網絡基礎設施還不夠完善,在這些國家進行業務拓展的員工往往很難訪問集團的內網系統,速度慢甚至無法打開。
優化后
圖 2 云南建工網絡平臺優化
圖2為實施后的云南建工網絡平臺。為適應終端移動化的辦公需求,保證駐外業務人員隨時隨地訪問總部業務系統,云南建工采用了銳捷網絡的ALL-IN-ONE多合一設備,實現了對包括智能手機、平板電腦等移動終端產品在內的支持。為提升分支對總部系統的訪問速度,我們還對出口流量進行了監控,以保證關鍵應用的帶寬,并整合了多條ADSL帶寬資源。
本次實施之前,銳捷網絡對云南建工網絡情況進行了詳細評估,通過分階段、分步驟的實施,包括局域網建設、廣域網及安全建設、網絡增值系統建設等,為云南建工構建了統一、安全、高速、可靠的網絡平臺。
案例三:中國北車運維流程平臺
中國北車是我國軌道交通裝備制造業領軍企業,主要從事鐵路機車車輛、城市軌道車輛等產品的制造、修理等業務,主要產品包括鐵路機車、客車、動車組、貨車、地鐵等。作為國字號骨干企業,中國北車為十二五期間的信息化建設提出“六一三三”總體戰略,以企業精益制造和精細化管理為核心,建立支持企業研發設計、經營管理、生產制造和售后服務一體化運作的統一信息化支撐平臺,實現集團數字化設計、數字化管理、數字化生產、數字化商務的全面集成應用,打造“數字化北車”,加強集團集中管控能力和智能決策能力,促進中國北車由生產制造型企業向生產服務型企業轉型。
實施前
中國北車成立于2008年,作為骨干級國字號企業,其信息化的建設時間比較短,特別在ERP應用上還存在很大問題,一個成立不到4年,有著將近10萬員工的制造企業,管理難度可想而知。問題主要集中在帳號管理和權限分配以及故障處理上,由于業務部門與信息中心溝通不夠,導致員工帳號的權限分配存在很多問題,而且由于統一的運維管理軟件,一旦業務系統出現問題,很難定位故障。
實施后
圖 3 北車集團運維流程平臺
圖3為實施后的北車集團運維流程平臺。針對北車集團前期存在的問題,銳捷網絡首先對北車集團的IT運維流程進行了梳理,ERP系統管理員負責接收變更請求、審核權限要求后,派單給具體管理員執行,最終關閉,全流程化控制和記錄。另外,通過對總公司的150臺網絡設備、100臺服務器、幾十個數據庫進行實時監控,通過可視化的IT運維管理平臺,不斷可以實時了解各種IT資源的運行情況,而且能快速定位故障和恢復業務,即減少了企業對IT管理人員的需求,也降低了IT管理人員的運維壓力。
通過對以上三個案例進行分析,完全可以理解一個好的信息化規劃對于企業信息化建設的重要性。很多問題之所以成為問題,存在很多方面的原因,可能是實施人員沒考慮到長遠信息化應用需求,也可能是對業務與IT架構之間的理解不夠透徹。銳捷網絡認為,信息化規劃應該包括戰略規劃、信息規劃和網絡規劃。
為企業打造最“銳捷”網絡
作為一家極具創新能力且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網絡公司,從2000年推出國內第一款網管型交換機至今,銳捷已經擁有包括路由器、交換機、無線產品、IT運維產品、安全產品等在內的業界幾乎最豐富的產品線,銳捷網絡每年將15%的銷售收入投入到研發中,以保證業界領先且持續的創新能力。一直以來,銳捷網絡秉承“敏銳把握應用趨勢,快捷滿足客戶需求”的核心經營理念,在自主研發、自主生產的創新之路上穩健前行。
2012年,銳捷的市場策略是通過“給力”的渠道政策進行調整,一直以來銳捷都采用分銷模式,主導權都集中在自己的銷售人員手中,今年將著力扶持一批精英合作伙伴,與合作伙伴共同拓展企業市場。此外,經營模式也會相應調整,從應用出發,通過對客戶的深入調研從中找到問題,并以此為著力點推出滿足企業應用需求的解決方案。
轉載請注明出處:拓步ERP資訊網http://www.guhuozai8.cn/
本文標題:業務整合,網絡之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