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前面的章節里,我們了解到,有兩個因素決定了ERP的成敗:首先,企業的主管是否真正知道要從ERP那里得到什么?ERP是企業管理信息系統,其實處落在管理上。而許多企業在實施ERP時,就是讓軟件商在半天、一天之內將軟件演示一遍,然后決定買或者不買。一套ERP軟件往往大到有上千屏,在一天、半天之內看一看演示都讓人頭大,怎么能決定這套軟件適合還是不適合這個企業呢?還有一點,對于企業本身的需求,企業有沒有做過細致的分析?沒有充分的調研,怎能確定什么軟件適合自己?當然,企業在實施ERP之前,多少是做過需求分析的,但往往是一些懂計算機的人和懂生產的人在就自己的專業進行分析和猜測,真正知道企業的問題又懂得現代管理軟件的人并不多。總的來說,需求不明晰,調研不充分,是ERP實施失敗的一個原因。關于需求分析,我們已經詳細地介紹過了。在這一節里,我們將介紹在明確了企業需求之后,如何選擇適合企業需求的軟件。
15.1 軟件的獲取途徑
軟件是系統配置中的關鍵,軟件的獲取主要通過如下幾種途徑:
1、選購軟件市場中成熟的商品軟件。
這樣系統實施時間短、見效快,避免了系統的低水平重復開發,系統維護難度大,尤其是非開放式系統,對系統原有功能 的調整困難。MRPII軟件的選購不僅是考慮軟件的功能、質量,同時要從更深層地去理解軟件的管理思想、管理方法和管理組織結構要求,與企業現有管理方法、管理組織結構和管理思想比較,找出其差異,把國內外的軟件產品有選擇地重點對比性能、價格和適應性。通過比較初步確定相應軟件中的哪些功能適合,哪些功能不適合,哪些功能無用,哪此功能缺乏,然后初步選定更適合本企業的軟件產品和需要二次開發的內容。
2、企業組織自身的技術力量開發后實施。
這對將來的軟件維護、管理、更新提供了方便,培養了系統性隊伍。但往往歷時長、投入費用大,系統功能受到開發人員經驗的有限。系統的規劃、分析從全局出發自頂向下,而開發、實施從底向上,逐步完善。在系統開發過程中不僅要重視系統功能、結構,同時不應當重視系統開發過程中的一系列文檔資料的整理和保存。
3、企業與軟件開發商共同合作開發。 兼顧了上述兩種方法的優點,克服了它們之間的缺點,出現了新的矛盾和不足,用戶動態的需要和系統開發方法之間的矛盾尤其突出。用戶從外行變成內外,從不熟悉到精通,往往在系統分析時用戶提出的需要受到對系統認識的限止,不正確、不全面、不實用、沒有充分利用系統應有的全部功能。在開發過程中通過學習、實踐不斷提高認識。需要調整原有的需要,開發商在系統采用生命周期法不便于變動,引起合作之間的矛盾。因此在選擇開發商時首要考慮的是對開發系統的經驗。已承擔過哪此類型的軟件開發,與單位的需要有何差異,在開發過程中開發要引導用戶提出合理的需要,確定正確的目標。 不論采用哪種方案,系統開發、實施的每一步都要考慮將來的運行、管理、維護充分發揮系統的作用。
轉載請注明出處:拓步ERP資訊網http://www.guhuozai8.cn/
本文標題:第三十五節 ERP軟件選型有哪些途徑
本文網址:http://www.guhuozai8.cn/html/consultation/1082592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