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應用ERP是我國企業ERP應用和信息化進程中的轉折點,也是每個企業都要面對和思考的實際問題。深化應用ERP,戰略理念要先行,核心是全面推動企業管理創新和實現企業跨越式發展。因此,無論是什么類型的企業,現階段ERP應用水平如何,深化應用ERP的目標與內涵都是一致的。
為什么要深化應用ERP
我認為深化應用ERP主要有三個目的:
目的之一:實施國家信息化發展戰略。繼黨的十六大提出了“以信息化帶動工業化,以工業化促進信息化”,走新型工業化道路的信息化發展戰略之后;黨的十七大又提出了“大力推進信息化與工業化融合”的信息化發展戰略。實施這個戰略,既要深化政治經濟體制改革,加快工業化進程,又要推動企業創新,深化應用ERP,全面推進企業信息化建設,而且還要相互融合,互為作用。
目的之二:進一步提升我國企業ERP應用水平。我還是這個觀點,從總體和縱向比較來看,我國企業ERP應用已經取得了明顯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但是從橫向比較和發展眼光來看,我們還有較大的差距。具體表現在應用數量、應用時間、應用周期、應用集成、應用創新和應用績效六個方面。據不完全統計,歷經27年的推廣應用,我國集成應用ERP的企業僅為1.3萬多家,約占國有及規模以上非國有工業企業總數的4.3%。已經集成應用ERP的企業,應用周期也平均在12年左右。此外,多數企業ERP應用未能立足于管理創新。因此,通過深化應用ERP來改變我國企業ERP應用現狀,進而提升ERP的應用水平是十分必要的。
目的之三:全面提升我國企業競爭力。據權威統計數據顯示,我國企業在規模、研發、管理、資本、能耗和效率六個方面與西方工業國家的企業相比還存在著明顯的差距。例如2006年,世界500強前26個工業企業主營收入達到31.28萬億元,超過同期我國總數為291,036個國有及規模以上非國有工業企業的主營收入30.84萬億元。又如5年前,我曾分析中國企業管理現狀,并認為“中國企業缺乏有效管理”。而ERP只所以在中國企業難以推進,其問題的根源也就在于這種先進的管理思想和方法與中國企業現行管理制度的差異和碰撞。再如2006年,我國39個行業的平均流動資產周轉率為2.46次/年,遠低于西方工業國家企業8次/年左右的平均水平。因此,我們有必要通過深化應用ERP來推動業務模式重組(BMR)和管理創新,進而提升我國企業競爭力。
深化應用ERP的目標與內涵
基于上述分析,我認為深化應用ERP的目標分三個層次,即宏觀目標、微觀目標和量化目標,具體內涵是:
宏觀目標:就是在學習和研究ERP原理和應用的基礎上,通過深化應用和管理創新,改變企業傳統業務模式,帶動企業管理現代化,努力促使企業管理水平和生產力水平實現跨越式發展。核心是全面推動企業管理創新和實現企業跨越式發展。這里的“業務模式”泛指企業供應鏈體系中各項業務活動的方式、方法與流程。“企業管理現代化”泛指管理思想現代化、管理方法現代化、管理組織現代化和管理手段現代化。“管理水平和生產力水平”泛指一個企業的管理效率、生產效率和企業競爭力。
微觀目標:就是通過深化應用ERP和管理創新,進一步提高員工整體素質、重組業務模式、優化企業資源配置、加強市場預測分析、強化財務分析控制、確保連續均衡生產、壓縮生產周期、降低庫存量、減少資金占用、加強基礎管理、加快ERP應用集成和企業信息化建設進程。
量化目標:就是通過深化應用ERP和管理創新,促使一些反映企業競爭力和管理水平的關鍵指標要有相應的改進和提高,如預測準確率、訂單準確率、計劃準確率、期量準確率、成本費用利潤率、全面預算準確率、流動資產周轉率、存貨周轉率、全員勞動生產率、信息準確率、信息利用率、管理創新比率、專業培訓比率、投資利潤率和投資回收期。
深化應用ERP的策略與方法
目前,有的企業不重視ERP原理和應用培訓、有的企業不制定ERP應用規劃、有的企業沒有引入BMR、有的企業不實行ERP項目監理評價制;此外還有軟件廠商的經商意識和服務水平問題等。所有這些都與企業主體意識緊密關聯,值得人們深思。
例如:某大企業想通過招投標方法把好信息化規劃項目質量關,主觀愿望是好的,但由于認識不足,方法不當,其結果也事與愿違。一是招標文件內容不完整、深度不夠,又未讓投標公司到現場調研,那投標方案的質量怎么保證?二是項目投標評審組缺少總體專家和業務專家,那項目總體質量和業務分析重組內容由誰把關?三是評審過程過多關注IT技術、底層應用,以及軟件功能、選型和實施問題,那與之緊密相關的業務分析重組要不要談,何時談,談多深?這些問題在規劃階段不談深談透,IT游離于企業戰略和業務之外,那IT又因何而存在?信息化目標又是什么?規劃又起什么作用?
還有,某大企業CEO、主管信息化副總和CIO們看似重視ERP項目,其實是似懂非懂,又不善于聽取“外腦”的建議。其結果是該企業在時隔數年后的第二次ERP軟件選型時,仍沒有對自身需求和ERP應用目標進行深入的研究和規劃,事后發現所選軟件不能滿足企業需求,幾年后該軟件仍不能滿足企業集成應用需求。目前該企業又將進入第三次ERP軟件選型階段。
為此,我認為深化應用ERP的策略與方法,概括起來主要有以下六個方面,核心依然是企業主體意識問題。
一是增強企業主體意識。20多年來,我始終認為企業是應用ERP的主體。在我看來“意識是看不見摸不著的,但意識又是客觀存在的,并直接主導和影響著人類社會各項活動的進程和效果。”因此,企業主體意識不增強,且不能真正落到實處,再好的戰略、理論、方法、技術、軟件和網絡平臺都將無濟于事,深化應用ERP也將無從談起。
二是重在應用研究。由于我國目前尚無原創、集成的現代企業管理理論和方法,因此我們在學習和研究ERP原理和方法的同時,更多的是要研究和創建適合國情的ERP應用理念、應用方法和應用體系。畢竟理論要通過應用才能轉化為現實生產力。
三是著力推動BMR。這是因為大量的研究與實踐表明“流程從屬模式,模式從屬戰略”,它們之間也是一種協同的供應鏈關系。此外,一些已經實行BPR的企業隨著認識和應用的深化,也普遍感到BPR績效不盡理想,盡管原因很多,但沒有與BMR實行緊密融合則是問題的主要原因。
四是加快ERP應用集成。目前,我國大多數企業ERP應用仍停留在子系統應用或單項應用階段,尚未集成,而應用集成又是深化應用ERP的基礎和標志。
五是樹立誠信經商意識。軟件廠商及其代理商們不要炒作概念,夸大IT的作用和軟件的功能,使客戶眼花繚亂,不知所措;同時還要與客戶密切配合,把目前業界經常看到聽到的“ERP成功上線、ERP應用最佳實踐”賦予具體內涵,有利于ERP應用績效評價和持續改進。
六是贏在落到實處。應該說時至今日,在我國ERP應用領域已經有很多國內外先進、成熟的思想和方法,足可以讓我們學習和應用。因此,我們更多的是要認真思考“贏在落到實處”這個基本理念,盡快地將這些思想和方法用來解決各種實際問題,使其迅速發揮應有的作用。
轉載請注明出處:拓步ERP資訊網http://www.guhuozai8.cn/
本文標題:為什么要深化應用ERP軟件?
本文網址:http://www.guhuozai8.cn/html/consultation/10820646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