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引言
在經濟全球化的商業環境下,市場上的競爭已經由單一企業之間的競爭逐步轉化為由多個企業組成的供應鏈之間的競爭。要提高供應鏈的競爭力,首先就必須解決供應鏈中成員之間的流程鏈集成和信息共享問題。這種新的商業需求促使我們將局限于企業內部的ERP系統,以面向整個供應鏈的新視角進行集成。開展新一代ERP系統的研究,使它成為供應鏈上支持企業之間的流程鏈集成和信息共享,實現協同商務的管理系統平臺。
ERP的理念和方法是由傳統制造管理的MRP和MRPII發展演變而來,一直被認為是國際先進的企業管理模式和方法。傳統的ERP系統是以企業內部的流程集成管理為核心,僅限于解決企業內部問題。
為了解決企業外部與供應鏈上合作伙伴間的協同問題,在傳統ERP系統的基礎上,研究者提出了SCM系統。然而,SCM系統也僅從核心企業角度來看。通過改善核心企業上、下游供應鏈關系,使核心企業獲得競爭優勢,而不是從整個供應鏈的角度出發,實現供應鏈上成員間的信息共享、資源共享、利益共享,提高供應鏈的競爭力。
GartnerGroup 2000年提出了ERPII的概念框架,其核心思想是除了保留ERP的基本功能外,使得ERP能夠支持在企業供應鏈上下游成員之間的信息實時交換。但是,ERPII仍然沒有脫離以一個核心企業作為管理對象的框架,只是把管理功能進行了外延,并沒有以一個供應鏈整體的視角來設計ERP系統。
Rcmald E.McCaughey總結分析到:ERP經歷了一個相當長的時期,從MRP到MRPII,又從MRPII到ERP,最后從ERP到ERPII,其核心內容并沒有變,主要是針對于企業內部,即使是ERPII也僅僅把功能擴展到企業供應鏈的上下游,所謂的協同商務,也僅僅是針對于核心企業。Rcmald E.McCaughey等在2007年對未來的ERP發展的展望時,根據企業間業務流程集成是企業將來發展的重要趨勢,提出了研究企業間ERP系統的構想,即企業間ERP系統。
以上研究成果中,學者主要致力于企業內部ERP系統研究,即使擴展到企業外部。也僅僅是針對于核心企業考慮,并沒有提高供應鏈的整體競爭力。企業間ERP對于現代企業來說是一個很重要的概念,但是,目前對于這一概念的研究還很不深入。Rcmald E.McCaughey提出了企業間ERP系統的概念,但并沒有提出企業間ERP的概念框架模型。如何構架企業間ERP的概念框架將成為學者的研究熱點問題。文中通過分析傳統ERP系統的局限性和新出現的市場需求,闡述建立企業問ERP系統的必要性,并最終提出企業間ERP系統的概念框架,以提高供應鏈整體競爭力為目標,解決供應鏈中成員之間的流程鏈集成和信息共享問題,實現供應鏈上所有企業的整體利益最大化。
1 目前ERP系統的局限性及未來趨勢
ERP幫助傳統的制造型企業解決了許多實際問題,然而隨著時代和管理的進步,企業在從內部優化到提升整個供應鏈競爭力的戰略轉移時,ERP呈現出越來越多的局限性。
(1)目前ERP實施主要強調將企業內部價值鏈上所有功能活動加以整合,改善企業的內部管理,以降低成本,提高管理效益。目前顧客需求瞬息萬變、技術創新不斷加速、產品生命周期不斷縮短、市場競爭日趨激烈,一個企業所掌握的信息是遠遠不夠的。這要求企業能在很好規劃運作內部資源的同時,也能夠整合其所在供應鏈上所有成員間的信息,提高企業對市場反應的速度及供應鏈成員間的協作能力。
(2)傳統的ERP系統著眼于企業后臺的管理,而缺少直接面對客戶的系統功能,特別是在跟蹤客戶服務和實現在線客戶服務方面,難以實現對客戶服務需求的快速響應和高滿意度。在信息時代的大環境中,企業的客戶可能分散在全球各地,企業不可能對他們的情況都了如指掌,因而,前臺服務系統在未來ERP系統中將起到一個非常重要的作用。
(3)由于不能準確把握供應鏈上各個節點的庫存信息,導致在營銷過程中的需求變異現象被擴大,從而形成牛鞭效應,將會加重供應商的供應和庫存風險,甚至擾亂生產商的計劃安排與營銷管理秩序,導致生產、供應、營銷的混亂。實現供應鏈上企業成員間的信息共享,聯合庫存,可以有效地減少甚至解決牛鞭效應。
(4)傳統的ERP系統主要立足于Client/Server的網絡應用模式,存在著系統維護量大、員工不易使用、應用服務范圍偏小及與合作伙伴互連共享不方便等不足。WEB服務技術在未來的ERP系統中將占據重要的地位,未來的ERP系統結構將是以服務為導向。另外,無線技術的使用將使得信息傳遞更為及時。
(5)隨著互聯網Internet時代的到來和電子商務E-Commerce的興旺,數字經濟已經影響到社會經濟生活中的方方面面。但基于Internet/Intranet、B/S體系結構的ERP軟件系統IERP還處于初級階段,對電子商務的支持也尚未成熟。2 企業間ERP的概念框架
未來市場需求對企業間ERP系統有以下的能力需求:集成供應鏈管理系統;供應鏈企業成員間信息共享;柔性解決動態商務環境;基于新技術的架構(Service—Oriented Architecture,SOA架構);集成知識管理;柔性支持客戶關系轉變;為了滿足全球化商業的需求,開發商應用一標準,如XML,WEB服務技術,無線技術。以提高供應鏈整體競爭力為目標,解決供應鏈中成員之間的流程鏈集成和信息共享問題,實現供應鏈上所有企業的整體利益最大化,文中提出了企業間ERP的功能結構(見圖1)和概念框架模型(見圖2)。
圖1 企業間ERP系統功能結構圖
圖2 企業間ERP概念框架
企業間ERP系統基于最新的市場需求,主要有三個主系統組成:互動管理系統、電子商務系統、應用集成系統。
互動管理系統包括五個子系統。分別是:數據交換系統、知識管理系統、聯合決策系統、流程設計系統、信息交互系統。互動管理系統是企業間ERP系統的核心,主要實現企業問ERP系統的數據傳輸,數據轉化,聯合決策,并設計業務流程。
電子商務系統包括四個子系統,分別是:B2B,B2C,B2E,EAI。作為企業間ERP系統的電子商務系統,是全球化商務進人ERP系統的門戶,實現全球化銷售,拓展全球化市場等。用戶可以在任何地點通過因特網進行產品訂購。并能及時追蹤產品生產,運送信息等。應用集成系統主要集成了供應鏈管理系統、產品生命周期系統、客戶管理系統、工作流管理系統、財務管理系統、績效管理系統、員工管理系統、供應商管理系統、人力資源管理系統等應用系統。子系統對市場環境,供應鏈上信息的分析,處理,決策及時傳遞給應用集成系統,應用集成系統與互動管理系統交互,完成企業間ERP系統間的信息交互,實現聯合決策等。企業間ERP系統應有由四層組成(見圖2),分別是:
*基礎層:數據庫,交換接口,互聯網,無線網絡架設,WEB應用集成。
*流程層:數據交換,傳輸轉化,知識管理,信息交互中心,業務邏輯與流程規劃。
*分析層:CRM,PLM,FM,WM,PM,HRM。CPM,SRM,DSS,SCM。
*電子商務層:B2B,B2C.B2E,EAI。
●基礎層:基礎層是企業問ERP的基礎結構。企業間ERP有一個集成的數據庫,數據庫可以是中央存儲的。也可以是分布式的。其他的集成層部件如:WEB應用集成、交換接口、互聯網、無線網絡架設等。
●流程層:流程層是企業間ERP的核心組成部分。企業間ERP是SOA構架,WEB基礎的,開放式的系統。正如MRP是ERP的核心一樣,企業間的互動。信息共享,利益共享,知識共享。資源共享,聯合決策,集成企業間工作流程是企業間ERP的核心。在該層中,將企業間的信息統一轉換為XML語言,整合整個供應鏈上的信息,各個企業所掌握的資源,利益等,由聯合決策中心做出聯合決策,由業務邏輯與流程規劃中心做出企業間生產計劃及業務流程。另外,與傳統ERP系統不同。該層加入知識共享,為企業間提供更好的協作提供強有力的支持。
信息交互服務中心主要提供三個方面的服務:協同服務:基于XML標準語言消息機制,負責檢查來自各個企業的交互信息的格式,轉換不同格式的商務信息;
代理服務:將各個企業發布的商務信息,提供的WEB服務進行分類保存,快速接收和傳遞交互的分類商務信息,響應企業發出的調用服務請求,并驅動應用對象調用服務。
部署服務:管理需要交互的服務器地址、代理地址等。
●分析層:分析層將各個子管理系統獲取的企業內部、外部信息分析,及時的向流程層提供客戶關系管理方案和協作信息。流程層將做出的聯合決策和企業間的業務流程及時傳遞給分析層,分析層更新信息,并將信息傳遞給企業內部各個子系統,執行流程層做出的聯合決策和企業生產計劃。分析層主要集成的子系統包括:供應鏈管理(SCM);客戶關系管理(CRM);供應商管理(SRM);產品生命周期管理(PLM);員工周期管理(ELM)——集成一個員工從被雇傭到被解雇期間的所有相關信息;企業績效管理(CPM)——提供一個基于整個供應鏈全局的績效管理評價;財務管理(FM);工作流管理(WM);決策支持系統(DSS)。
●電子商務層:電子商務層主要包括四個部分:
*B2C:B2C的交易是指商業銷售或者與企業或個人客戶的電子媒介,通常是因特網。這確實需要一個廣泛的基礎設施,主要是在線訂購設施和狀態查詢設施。
*B2B:企業對企業的電子商務,除了在線交易和產品展示,B2B的業務更重要的意義在于,將企業內部網,通過132B網站與客戶緊密結合起來,通過網絡的快速反應,為客戶提供更好的服務,從而促進企業的業務發展。
*B2E:企業內部互聯網為員工提供升級更新和進入企業網的個人人口。通過內部互聯網,加強企業間員工的信息交流,組織文化建設共享,知識共享,協同合作等。
*EAI:提供一個平臺,集成供應鏈上企業或者供應鏈外部企業。EAI基于各種不同平臺、用不同方案建立的異構應用集成在一起,通過建立底層結構,來聯系橫貫整個企業的異構系統、應用、數據源等,完成在企業內部的ERP、CRM、SCM、數據庫、數據倉庫,以及其他重要的內部系統之間無縫地共享和交換數據的需要。
3 結束語
在經濟全球化的商業環境下,市場上的競爭已經由單一企業之間的競爭逐步轉化為由多個企業組成的供應鏈之間的競爭。文中基于新的市場需求分析,設計了企業問ERP的概念框架,對于解決供應鏈上成員之間的流程鏈集成和信息共享問題有重要意義。由于企業間ERP系統可以充分利用企業中在功能方面已經十分成熟的信息系統,不需要進行過多的業務流程重組,因此降低了實施成本,縮短了實施周期。文中所提及的企業間ERP系統模型只是企業間ERP系統研究的第一步。還需要對當前的研究加以延伸并對該系統的局限性進行討論。
轉載請注明出處:拓步ERP資訊網http://www.guhuozai8.cn/
本文標題:企業間ERP系統的概念框架
本文網址:http://www.guhuozai8.cn/html/consultation/10820641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