簽定信息化項目合同,是信息化建設風險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許多企業CIO在上信息化項目之前,會存在三個問題:一是對企業信息化需求不了解;二是對信息化廠商和廠商提供的產品技術服務不了解;三是對信息化合同內容不了解。由此帶來的直接后果是:企業多花了冤枉錢,浪費了大量人力資源和時間資源,引起企業領導煩感甚至是放棄原先的信息化項目計劃�?梢�,信息化工程的每一個環節治理不到位,都會影響到信息化項目的成功與否。為了幫助讀者弄清楚信息化合同管理與全面預管理的關系,理清信息化項目建設思路,筆者與有關信息化專家、全面預算管理專家進行了切磋。將有關心得體會記錄下來,與大家共勉分享。
跨年度信息化合同預算如何管理?
企業許多信息化項目資本性支出合同會跨年度執行,所以其信息化項目預算也會跨年度,那么,在這些信息化項目預算的編制、執行、分析上應該如何處理呢?中國信息化全面預算管理專家陳龍章認為,首先,根據企業管理特點,有的會將簽訂的合同總的合同額在當年預算中進行扣減(鎖預算),有的企業會只鎖定預計當年會發生的部分,而第二年的部分在第二年預算編制時重新編制預算。另外,有的企業會在合同生效時就將合同總金額認為是已執行預算,有的企業只在合同結算時作為已執行預算,還有的企業是合同生效時將預算鎖為在途,當結算時再從在途轉為已執行。
出于對現金流及預算執行的精細控制,專家陳龍章建議對跨年度的信息化(項目)合同進行這樣管理:當信息化項目合同生效時,先根據信息化項目合同的預計付款計劃安排,鎖定當年預計支付的金額為在途,使對應信息化項目預算項的可用預算減少,以避免造成以后發生項超出信息化項目預算,從而實現信息化項目預算的事先控制;當信息化項目合同實際結算支付時,再將實際支付從在途轉為已執行。當下年編制預算時,應將所有已生效但未執行完的部分增加到新的年度預算中,同時,將這部分信息化項目預算按預計付款計劃進行在途鎖定(或者也可以通過計提方式進行預算扣減,當實際結算時再沖減計提)。海波龍、厚盾等全面預算管理系統在這方面已經做得十分到位,系統在生成跨年度信息化合同管理報表數據后,會按原計劃進行自動處理,并反饋給企業決策人員以供參考執行。
面對信息化管理 全面預算五招解圍
"預算是一種系統的方法,用來分配企業的財務、實物及人力等資源,以實現企業既定的戰略目標。企業可以通過預算來監控戰略目標的實施進度,有助于控制開支,并預測企業的現金流量與利潤。"這是"全球最佳實務數據庫"(Global Best Practice)中對預算的定義,現已成為很多企業管理者的共識。
然而,我國企業實施全面預算管理時的問題不少,突出的表現是,當編制和執行全面預算時,管理者會遭受到很多抱怨,"預算沒有很好地支持公司的戰略,甚至與之產生沖突"、"預算更多地注重成本的減少,而不夠注重價值的增加"、"預算管理中只是強調上下級的垂直命令與控制"、"預算管理缺乏彈性,對市場變化反應遲鈍"等。
如何改善全面預算管理的實際效果,是個復雜的話題。但是從中國企業的實際情況出發,如果能做到以下幾點,企業的全面預算管理體系的威力將大大提升。 因此,經過實踐總結,北大樸智管理咨詢公司張雪梅認為,從以下五點可以解決信息化預算管理問題。
1.改變觀念,把財務部的全面預算變成全員的全面預算。
一直以來有一種錯誤理解,把全面預算只當成是財務部門的事,其他部門不過是輔助提供一些數據而已。其實,全面預算是保證戰略實施的手段,直接關系到各種資源在企業內部的分配。在編制過程中,財務部門也主要是提供服務支持的,真正的數據來源,從上到下,是戰略目標的分解,從下到上,是企業每一個人的工作所需資源的匯總。從某種角度說,全面預算也是全員預算,如果每個人都關心預算,都支持預算,工作的開展就會有堅實的基礎。
2.成立專門的預算管理委員會,從組織架構方面保證預算的民主與合理。
為改變"預算只是財務部門的事",應成立專門的預算管理委員會,負責每年的預算編制、調整。管理委員會應深入分析企業生產實際,確定預算編制的方法。管理委員會由各部門的人員組成,按項目小組的方式運作。
3.依靠公司戰略和運作計劃,讓預算更精準。
很多企業存在預算不準的情況,要改變這一點,必須注意預算在戰略和運作計劃之間的銜接。在每年的預算啟動會前,公司高層應提出公司的戰略及跨年度發展戰略,而且戰略的目標必須是清晰明確的。有的企業的戰略只是發展方向,如"成為明年國內最大的生產商",沒有具體到目標,是難以成為預算編制的指導的。根據戰略目標的分解,可編制部門的運作計劃,并據此編制部門的詳細預算。部門預算與戰略目標的出入可通過幾輪修改和調整,避免預算由部門編制人員拍腦袋,或一些部門對下是一套預算,報到上面又是一套預算。
4.及時執行預算分析評估:避免"編一套,做一套"。
預算在執行過程中總會有偏離甚至大的出入,就需要對其原因進行分析和評估。剛剛實行預算管理的企業,這一點尤為重要。因為經驗不足,可能一些偏離不是經營中的問題,而是預算編制的問題,我們必須首先排除,對生產運營過程的偏離,應采用因素分析的方法,追根朔源,挖掘到差異的最低層。
預算的執行結果必須和部門的考核掛鉤。在很多公司,與預算相關的工作并未完全納入考核體系,尤其是預算編制的合理性,造成各個部門在編制中人為控制的因素過多,同時,對超預算和上報預算不執行等情況也未采取全面的考核措施,使得預算"編一套,做一套"。 針對這些情況,需對全面預算管理的各個關鍵環節,設定相應的考核指標。如:對收入完成、費用節省、預算編制錯誤、預算調整次數等進行系統全面的考核,并作為公司績效考核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納入年度績效考核。從而提高預算在整個企業管理中的嚴肅性。
5.積極審慎調整預算。
一般人認為企業應盡可能不做預算調整,最多一年的期中調整一次。實際中對剛剛實行預算管理的企業,因各方面條件的不成熟,一開始就完全按預算執行,不做調整,是不現實的。比如企業的銷售部門,因市場的變化,費用可能會不斷變化調整。
在對既定的預算調整時,應十分謹慎。尤其是對那些影響戰略目標的調整,最好保證一年調整一次左右。對不影響戰略目標的調整,最好一個季度只調整一次。
一個信息化項目成功與否,一是看企業投入了多少錢、投入了人,投入了多少管理,更重要的,還是要看,企業對信息化的細節把握程度,諸如對信息化項目合同內容條款中的每一個細節把握,對信息化全面預算管理知識的每一個環節的了解把握,這就要求企業CIO們,除了需要掌握企業管理方面的知識,更需要掌握專業的IT知識,這樣,才能肩負起信息化建設重擔,才能讓信息化為企業創造效益。
核心關注:拓步ERP系統平臺是覆蓋了眾多的業務領域、行業應用,蘊涵了豐富的ERP管理思想,集成了ERP軟件業務管理理念,功能涉及供應鏈、成本、制造、CRM、HR等眾多業務領域的管理,全面涵蓋了企業關注ERP管理系統的核心領域,是眾多中小企業信息化建設首選的ERP管理軟件信賴品牌。
轉載請注明出處:拓步ERP資訊網http://www.guhuozai8.cn/
本文標題:跨年度信息化ERP合同預算如何管理?
本文網址:http://www.guhuozai8.cn/html/consultation/10820566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