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制造業經歷了“大躍進”時代,發展速度之快、規模之大,成果之斐然令人咋舌,但另一方面對于資源能源的過度依賴,也讓多年后的中國制造在很多領域深陷產能過剩、附加值低、創新能力不足、人才匱乏、成本大幅攀升、競爭力弱的困境之中。面對傳統優勢的削弱,新的困境不斷出現,中國制造轉型呼聲迫在眉睫。
轉型,技術引領變革
隨著互聯網、云計算、大數據、物聯網、移動等技術的迅猛發展,企業原有的商業模式、生產模式、運營模式都在悄然被顛覆。傳統的依靠大規模生產以量取勝,以低廉的人力成本取勝的策略顯然已經無法滿足客戶個性化的市場需求,新常態下,中國的制造企業迫切的需要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增長收益。這一契機之下,“智能制造”作為一種先進制造形態,集成了技術創新、模式創新以及組織創新的多層內涵,一經提出就引起了巨大反響。
智能制造是實現整個制造業價值鏈的智能化和創新,其涵蓋的范圍很廣,涉及智能產品、智能設計、智能裝備、智能工廠、智能供應鏈、智能服務等環節,涵蓋了諸多計算機軟件、硬件和工業自動化技術,還需要推進工業工程,實現精益生產,對企業的業務流程和工藝流程進行梳理與優化,實現工業化、信息化、自動化和智能化的融合。2015年5月8日,國務院正式印發《中國制造2025》,智能制造成為了重要的主攻方向,推行智能制造可以從根本上改變傳統的生產模式,也正在成為中國制造轉型升級的新方向,新趨勢。
然而和德國、美國等發達國家不同的是中國發展智能制造必須解決工業基礎等問題,中國的大多數企業可能仍處在工業2.0的“補課”階段,還有一段艱難的路需要協力走過。值得慶幸的是中國的改革從來不缺少奇跡,在工業4.0、中國制造2025、互聯網+等一大波熱潮的推動之下,中國的制造企業開始慢慢轉換思路,工業機器人、AGV、自動化立體倉庫、RFID、三維打印等開始被企業廣泛接受并付諸實踐。據研究機構數據顯示,2015年,我國智能制造產值在1萬億元左右,2020年有望突破3萬億,年復合增長率約為20%。可見,中國智能制造市場的量級將成為世界的中心,中國制造也將迎來智造引領變革的轉型時代。
“蝶”變,重新定義制造
在這場“智能”風暴的中心,金蝶作為亞太地區領先企業互聯網供應商深知改變與創新的意義。從“砸電腦”到“砸辦公室”,看似特立獨行卻總能捕捉到新的契機。每次風潮下,金蝶也總能利用敏銳的市場嗅覺,創新出眼前一亮的產品。從回歸管理、回歸制造的初衷出發,以深耕企業管理領域,創新傳統
ERP應用為核心,從客戶需求、市場需求作為變革靈感源泉,激發制造活力,在金蝶的意識形態中,這場制造革命不僅僅是制造方式的改變,同時也是一場思維模式的大變革。
ERP軟件經歷了長達20多年的發展,在中國已經日趨成熟,但是依舊有很多待解難題,這也讓
ERP在企業中的應用飽受質疑。特別是在智能制造熱潮之下,很多問題日漸凸顯, 傳統的ERP亟待注入新的活力。為此,金蝶提出了全新的理念——“重新定義ERP”,“新一代ERP”一定是智能的、共享的、社交的、移動的,結合大數據和云計算的。金蝶創始人徐少春先生也在2016中國管理全球論暨金蝶用戶大會上這樣詮釋金蝶對智能制造的理解:“智能制造是中國制造業轉型升級的一個必由途徑,中國智能制造2025給我們描繪了一個非常好的規劃,德國的工業4.0,美國的工業互聯網其實都是我們借鑒、學習的一個對象,所以金蝶把智能制造看成是金蝶幫助中國企業轉型升級的第一個非常重要的戰略,也是我們ERP業務里面最核心的一個系統。”
金蝶之所以將ERP作為整個智能制造的軸,其實不無道理。首先從大的市場環境看智能制造涉及的技術很多,我國的智能制造正處在起步階段,單純應用工業機器人、AGV、自動化立體倉庫、增材制造,單純進行車間自動化改造,并不意味著實現了完整的智能制造。目前中國并沒有一個“獨大”的廠商可以承擔全部智能制造的建設,總體上缺乏一條貫穿智造體系建設的主心骨,“各自為陣”的解決制造業務中的部分問題很容易產生大量的“智能孤島”,只有智能相關技術的集成應用才能有效推進智能制造建設的步伐。在金蝶看來,ERP是很多企業信息化建設的起點,同樣也是企業內部最具管理基礎的系統,基本涵蓋了企業全部的核心業務,具備貫穿企業智能制造建設流程的前提條件。其次,就市場生態而言作為ERP廠商的金蝶更容易接觸到企業的核心管理層,
ERP系統串聯起智能制造建設中各相關技術顯得順理成章。從客戶出發的角度,金蝶選擇了在自身創新變革的同時,打破了所謂競爭對手或者友商的界限,同研華、步科、新松、蘭光創新等廠商展開了廣泛的合作,旨在打造完整的智能制造解決方案鏈條。
以客戶為先,創新智造
工信部啟動智能制造試點示范專項行動1年多來,已有110個項目入選試點,其中在選擇國內軟件陣營中,超過一半企業是金蝶用戶,如何幫助客戶提升價值,如何幫助客戶規劃其智能制造路線成為了金蝶思考的問題。經過多年客戶的沉淀,經驗的累積,金蝶過去都是在為制造企業管理的信息化和數字化而努力,今后要實現智能化勢必要在企業柔性上下足苦工,包括企業的自動化、設備的聯網、智能工廠建設等等,就推進路徑上金蝶已經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線路。
圖1 金蝶智能制造業務藍圖
金蝶強調說,未來的工廠一定不是像現在這么“重”的工廠,隨著一些新的商業模式的出現,企業智能化水平不斷的提升,未來的企業一定是柔性的。那么,在這個一個趨勢之下企業到底需要一個怎么的系統支撐企業的智能化改造呢?經過對客戶廣泛的企業調研,金蝶認為現階段,大多數的企業更青睞“小而美”的系統,換言之,就是真正能幫助企業在智能化建設過程中做到實事,真的落得了地的系統。為此,金蝶也是打破了原有ERP的應用邊界,將制造現場的執行管理中“辦公室中可實現的管理”納入到了ERP的范疇,數據的采集,設備的互聯,現場的管控通過MES軟件的功能來實現。在整個金蝶的智能制造解決方案中ERP是核心的,MES中最經典的部分也是金蝶獨立完成,其他則由合作伙伴進行擴展。與合作廠商的攜手共建“智”造,讓現場終端設備與ERP/MES實現了無縫連接,讓生產運營數據快速,即時,自動的傳輸到工廠內部現場的任何工作站點或機器設備,通過數據采集,人機交互,機機互聯將信息即時反饋到數據中心,實現了工廠內部信息流的暢通。
圖2 金蝶智能制造解決方案
2016年4月,金蝶在漢諾威發布智慧工廠解決方案,致力于解決中國制造業成本高、結構過剩、自動化程度低,數字化程度低等問題,通過針對企業管理、生產調度、工業控制、工業通信、設備執行的縱向集成,幫助中國企業實現智能制造轉型升級。智慧工廠解決方案的核心價值在于:超級透明的管理模式:通過電子商務平臺連接客戶,結合大數據、在線設計PLM等應用,讓工廠更了解客戶、并服務客戶;超級柔性的生產模式:人、設備、系統的全程連接,根據訂單的需求,不同的細胞組合予以滿足,配合物料自動化的供應,使整體系統具備了滿足超級柔性的經營能力;超級智能的運營模式:廣泛引入自動化及機器人應用,滿足客戶復雜需求下,在正確的時間,正確的數量、正確的地點的物料需求。這一方案是針對國內制造業的實際問題研發,致力于解決中國中小制造業成本高、結構過剩、自動化程度低,數字化程度低等問題,相對于其他的設備自動化、設備連接的解決方案,更有其更廣泛的針對性設計。
眾所周知,推進智能制造是一個系統的工程,智能制造從本質上來講還是工具與手段,在不同的階段智能制造的重點是有所不同的。目前,我國大多數制造企業還處在自動化以及信息化改造的智能化建設初級階段,因此,從客戶及市場總體需求出發,金蝶近兩年的智能制造推進重點仍將放在車間的聯網、設備的互聯、現場數據的采集以及生產現場智能化水平的提升上,未來會向智能級制造邁進。
以實踐為核,激發智造
智能制造市場上競爭的廠商是多元化的,有源自自動化的廠商,有咨詢公司,也有提供ERP/MES等軟件的信息化廠商,在智能制造落地上各有各的優勢,各有各的側重,并不斷的通過合作、并購等方式完善其智能制造布局,然而到目前能夠完全想清楚智能制造,完整實現智能制造落地的公司卻不多。金蝶在工業4.0提出后就展開了深入的研究,慢慢從不清晰到清晰,本著一顆開放的心接納市場變化,同時多年企業服務的積累也讓金蝶在智能制造市場搶占了先機。作為中國制造2025的重點行業,裝備制造成為了金蝶智能制造的突破口,與中車株機的合作也讓金蝶的智能制造方案得以落地。與中車株機的合作中,金蝶為株機量身打造的“四三二一”智造解決方案。通過四個協同、三個集成、兩個可視化和一個大數據中心。實現企業研發、計劃、生產、采購的同步管理,幫助企業構建戰略聯盟。此外,金蝶與泰豪科技、寧夏共享、寶光股份、蘇州萊頓、吉鑫祥等一大批優秀企業共同踐行智能制造轉型升級,也取得了顯著的成果。
金蝶智能制造解決方案在制造企業的落地也充分說明了這一藍圖可以激活企業實現智能價值,解決發展問題。同時,實踐經驗的積累也將完善金蝶智造體系,打造智能制造優選路徑,幫助更多的制造企業實現轉型升級。
回歸,創新激活“智”造
互聯網技術推動了企業的商業模式和管理在不斷的變革與創新,企業變了,客戶需求變了,商業模式變了,思維方式也變了。金蝶公司中國總裁孫雁飛這樣說:“偉大的公司都是孕育在大變局之中,每個企業家都希望自己的公司能夠成為一個偉大的公司,在奔跑的道路上會出現這樣那樣的問題,但是不妨礙我們有這樣一個夢想和這么一個偉大的心。在變革當中,我們要善于發現超車點和拐點會在什么地方”。對于金蝶而言,在新的經濟形勢之下,激活金蝶的是回歸商業本質和不忘初心的堅定,不斷驅動著金蝶推出創新性的產品、服務以及改變傳統的商業模式和管理模式。作為一個做管理信息化軟件出生的廠商,“回歸”后的金蝶更多的是在管理領域思考、研究、改變、創新,未來企業管理有怎樣的變化?智能制造的發展方向在哪里?云計算、大數據,物聯網、移動互聯網等還會給制造業帶來什么?…… 在智能制造的大潮之下,很多的界限都變的越來越模糊了,金蝶在探尋智能制造的過程中也在思考,也在回歸智能制造的本質,在努力將工業化、信息化、自動化、智能化有機融合,幫助市場建立智能制造的標準與規范,幫助企業規劃科學的智能制造路徑,不斷創新激活制造潛能,幫助中國的企業成為名副其實的“智”造企業。
轉載請注明出處:拓步ERP資訊網http://www.guhuozai8.cn/
本文標題:以“蝶”之名 激活“智”造
本文網址:http://www.guhuozai8.cn/html/support/111218202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