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成長型企業替換ERP系統原因
由于企業資源規劃系統(ERP)工具,在一定程度上符合了信息時代企業管理發展的方向和趨勢,可以通過信息化手段提高企業資源管理效率、較低企業運營成本、有利于企業融入到產業鏈大環境中,從而獲取競爭優勢,實現企業的可持續成長。
從本質上說,ERP不是企業管理,它僅是實現管理職能的一種工具,它的基本特征是高效率。但很顯然,ERP系統會隨著企業經營管理管理情況的變化、技術水平的變化、甚至廠商信息化戰略的變化而變化。所以,我們分析,企業替換ERP系統的原因至少有以下幾個方面。
首先,企業方面原因:這主要包括企業管理因素和企業業務流程模式變化而導致企業替換ERP系統,使其能夠適應新的情況。很顯然,企業組織結構由直線職能式演進為矩陣式或SBU模式時,企業的信息傳遞、指令傳遞模式等都會發生很大的變化,企業ERP系統自然面臨這二次開發或替換。另一種情況下,企業業務流程發生變化后,比如由于流程優化以適應ISO9000系列的要求,原有的某些流程被取消,新加入了一些關鍵流程,大部分流程得到改善,此時ERP系統要想繼續進行流暢的運行,替換系統幾乎是必然的選擇,因為很多情況下,在此開發可能比整套系統替換成本更高。
其次,由于技術變化的原因:如Web2.0時代,企業會考慮基于此技術架構其某些業務流程。SOA架構思想與模式出現后,盡管ERP系統被設計成柔性的、模塊化的、可重構的等等,但“唯一不變的只有變化”的時代,誰也不可能天真的期待由于某些新技術的出現,ERP就成了一成不變的。事實上,創新是技術的生命線,沒有變化,沒有創新,技術就變成了常規,受到挑戰的是辯證唯物主義的發展觀。
第三,由于信息化廠商的原因:企業管理信息化廠商的發展策略、技術傾向等,也可能對企業信息化軟件的選擇產生重要的影響,有朝一日所有的ERP廠商如果都采用了SOA思想架構其軟件系統,企業要想買到其曾經非常實用、經濟、而且用的非常習慣的那一套軟件系統,恐怕也會很困難了。正如,我們現在如果想去市場買一條64M的內存條,基本上很難買到,因為大家很少用了,生產廠家也就很少甚至不生產,在市場上很難買到也就不足為怪了。
2、國內成長型企業已進入ERP替換時代?
上面我們分析了企業替換ERP系統的三種原因,但由此推出企業已進入ERP替換時代的結論是否正確呢?我覺得,目前來看,這樣推理為時尚早。
中國制造業信息化門戶E-works的調查數據顯示:2004年ERP在中國制造業的普及程度還很低。整個制造業ERP普及率僅為10.4%,在信息化建設起步較早的機械行業,ERP普及率也只有15.7%。已有44%的企業部署并全部實現了財務管理,其次是OA系統全部實現比例達到30%,再次是HR軟件和進銷存管理軟件達到24%。而70%以上的企業尚未計劃使用EAM、KM、BI、DSS等軟件系統,MRP/ERP系統全部實現和部分實現的比例之和也只有35%,有一半的企業尚未計劃使用ERP系統,由此可見,該市的企業管理信息化工作仍然有很多的工作要做。
窺一斑而知全豹,該市的信息化工作在全國來說也是具有一定代表性和有一定水準的,ERP系統應用情況尚且如此,我們由此得出的結論只能是企業ERP應用市場還遠未飽和,企業ERP市場依然有著很多的機會有待挖掘。在目前情況下,說企業已進入ERP替換時代有些為時尚早。
3、中小企業市場——ERP的光明天地,還是可怕的泥潭?
整體而言,企業ERP的普及率不高,而ERP在中小企業市場中的普及率更低,但由于中小企業占據了企業總體的90%以上,中小企業巨大的數量和強勁的發展勢頭,使得其對ERP系統表現出較高的需求水平。也就是說,雖然中小企業ERP的普及率或實現程度低,但其背后有著對ERP系統的潛在需求;相對來說,大型企業(人員2000及以上,銷售額3億及以上,資產總額4億及以上)的信息化工作已開展的很好,企業信息化方面的投入也很大,大型企業ERP市場競爭異常激烈。
因此,撇開信息化廠商戰略定位等其它因素不談,僅從企業ERP市場自身而言,中小企業市場孕育著更多的機會。這一點,從“長尾理論”的角度,我們可以很容易得出。“長尾理論”告訴我們,我們的文化和經濟重心正在加速轉移,從需求曲線頭部的少數大熱門(主流產品和市場)轉向需求曲線尾部的大量利基產品。在一個沒有貨架空間的限制和其他供應瓶頸的時代,面向特定小群體的產品和服務可以和主流熱點具有同樣的經濟吸引力。
廣大中小企業的信息化需求相對簡單,但差異較大,中小企業的信息化產品往往屬于利基產品,信息化廠商在此方面的投入回報可能不夠理想,根據長尾理論的推斷,這些產品聯合起來的市場力量將是巨大的,足以與主流熱門產品相抗衡;這也啟示著廣大制造業信息化廠商,制造業信息化不僅要重點、大型企業,廣大的中小企業中同樣蘊藏著信息化的巨大市場機遇,把握好這些機會,將成為信息化廠商創造奇跡的立足點。
4、 成長型企業與ERP廠商雙贏的契機
這里,我們在對“成長型企業”及其與ERP廠商獲取雙贏局面的契機來談一點看法。
按照企業成長理論的有關觀點,所謂“成長型企業”,是指具有較大發展潛力的、各項企業成長指標表現優良,企業成長性良好的企業。這類企業的突出特點是成長性好,發展速度快。也正是因為如此,這類企業由于成長非常迅速,出現對企業信息化的需求是非常正常的,而且,這種需求往往非常強烈。
從另一方面來看,信息化廠商的行動也對雙贏局面的達成至關重要,企業信息化廠商應關注成長型企業的實際需求,深入探討并了解成長型企業的信息化需求的本質和特點,努力針對企業的特殊需求構建符合成長型企業發展規律的ERP系統,助力成長型企業的騰飛,同時在此過程中實現企業自身的積累和發展。
所以,成長型企業與ERP廠商雙贏的契機在于:企業信息化需求與廠商滿足需求能力的恰當對接。這種對接一方面需要成長型企業保持足夠的成長性,不斷做大做強,另一方面,更多的需要信息化廠商針對成長型企業的特點輔助其構造出滿意的ERP系統,最終實現企業增強競爭力、持續成長的目的。
轉載請注明出處:拓步ERP資訊網http://www.guhuozai8.cn/
本文標題:成長型企業ERP進入換季高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