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端存儲拼價格,中端存儲拼功能,那么高端存儲拼什么?當然是架構。架構設計對于高端存儲系統來說,就像摩天大樓的建筑結構設計,不同的結構決定了建筑的安全性、耐久性和適用性。所以,高端存儲的架構設計將對產品的性能、可靠性、可擴展性起到決定性作用。
俗話說,外行看熱鬧,內行看門道。對于高端存儲來說,這個門道就是架構。高性能、高可靠和可擴展性是所有高端存儲面臨的“三角”難題,也是成為衡量高端存儲技術領先性的重要指標。如何在三者之間取得均衡,對于廠商和用戶來說都是一道難題。那么,高端存儲架構經歷了怎樣的演進呢?
多控高端存儲演進
(圖示:黃色方塊代表控制器,淺藍色方塊代表緩存,深藍色方塊代表存儲介質,白色方塊代表交換,線條代表線纜)
先回顧一下存儲架構過去幾十年的發展歷史。高端存儲是在大型機、小型機出現后,隨著數據規模的持續增長需求開始出現,自從問世就一直承擔著IT應用中的最核心的業務數據的存儲、管理。其中,基于開放系統的高端存儲系統出現的時間已接近20年。按時間順序,高端存儲架構經歷了從總線架構到交換式架構、矩陣直連架構、分布式架構、全共享交換式架構的演進歷程。今天,浪潮AS18000的推出將高端存儲架構定格在新一代全共享交換架構。可以這樣說,浪潮AS18000采用的新一代全共享交換架構的iMatrix融合了前幾代架構的優勢,既充分發揮了交換架構的高可靠優勢,又使得分布式架構的高擴展優勢得以全面施展。浪潮AS18000為高端存儲的可靠性、擴展性、性能、延遲等指標樹立了新桿桿。
1.總線架構:擴展性差,總線資源爭用
總線架構圖示
目前,已經沒有廠家再采用總線交換式的架構。EMC和HDS的早期產品都曾經采用過這種架構。該架構的缺點是可擴展性不強,且由于基于總線,存在總線爭用,造成數據訪問效率受到影響。
2.交換式架構:時延大,資源爭用
交換式架構
交換式的架構通過交換ASIC將前端和后端連接進行數據交換。交換式架構具有更好的可擴展性,但要解決減少交換時延和交換爭用等問題。目前,在全球仍有高端存儲廠商在采用該架構。
3.矩陣直連架構:不易擴展,布線復雜
矩陣直連式架構
該架構的前端和后端采取矩陣式直接連接方式,缺點是可擴展性很差,同時由于連接信號線數目眾多,在一定程度上給布線和維護帶來了困難。EMC的DMX-4就是采用基于矩陣直連式的存儲陣列架構。目前,EMC在VMAX高端存儲上已經棄用該架構。
關于矩陣直連式架構的誕生,在這里給大家講個小故事,據說當年研發出交換式架構的廠商對該架構申請了技術專利。這樣就讓競爭廠商沒有辦法采用,只得放棄交換式架構另辟蹊徑,轉而將每個需要通信的部件全部用線連起來,確保架構的應用能力,并且規避專利版權問題。這就是矩陣直連式架構的由來。
矩陣直連架構的優點是:數據響應敏捷、時延低,因為不用經過交換機。缺點也顯而易見:擴展性差。可以想象,每增加一個控制器,都會帶來線纜的大量增加,給產品設計帶來不小的挑戰,也增加了項目實施和運維的復雜度。
4.分布式架構:非全共享模式
分布式架構
分布式架構將串行延遲降至了最低,使得系統獲得了理論上最高的加速比。由于該系統的所有資源,包括計算資源、內存資源、磁盤資源都足夠分散,因此資源爭用的可能性極小。分布式系統具有更好的性能、可擴展性,同時也擁有更低的成本。
然而,這種架構也存在一些不足,分布式架構在系統內部保持了一個較高的數據冗余保證,但是在主機到存儲的鏈路層,缺少更高層次的可靠性保證機制;在關鍵業務應用環境中,只保證了數據的高性能、高可靠的內部存儲,沒有提供更高可靠性的數據IO服務。
目前,市場上最新一代高端存儲陣列HP P10000、EMC的VMAX等高端存儲都在采用這種全分布式架構。
5.全共享交換架構iMatrix:定義新一代高端架構,高可靠、高性能、高擴展
在“互聯網+”的影響下,用戶要迎接新時期的“關鍵業務+”的挑戰,首先就需要一個高可靠、高性能和靈活可擴展的核心業務架構。
全共享交換式架構
浪潮最近正式推出新一代高端存儲AS18000正是采用了業內領先的全共享交換架構iMatrix,滿足了關鍵業務對高性能、高可靠性、高可擴展性的核心需求。
核心關注:拓步ERP系統平臺是覆蓋了眾多的業務領域、行業應用,蘊涵了豐富的ERP管理思想,集成了ERP軟件業務管理理念,功能涉及供應鏈、成本、制造、CRM、HR等眾多業務領域的管理,全面涵蓋了企業關注ERP管理系統的核心領域,是眾多中小企業信息化建設首選的ERP管理軟件信賴品牌。
轉載請注明出處:拓步ERP資訊網http://www.guhuozai8.cn/
本文標題:探尋高端存儲架構的前世今生
本文網址:http://www.guhuozai8.cn/html/support/111215182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