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演講者——尤其是未來學家——很喜歡的一個主題是介紹我們已經經歷過的工業革命,甚至還有信息革命,然后表示我們現在處在某種“后信息”革命之中。有些人,特別是歐洲的那些家伙們給它起了另一個名字,稱為“工業4.0。”
這里的編號只是為了說清楚這種現象,和過去幾十年里任何信息技術浪潮都沒有關系——Web 2.0等等。但是轉型意味著工業4.0和IT密不可分。
“工業4.0”是德國政府創造的概念,描述了制造業的下一個階段——也就是所謂的第四次工業革命。四次工業革命的內容是這樣的:
工業1.0:水/蒸汽動力
工業2.0:電力
工業3.0:計算能力
你可以想象,圍繞著
物聯網建立一種新的產業模式需要IT經理和專業人士的參與,以新的方式支持新的增長。今天很多參與進來的技術企業將成為工業4.0的核心。
波士頓咨詢集團(BCG)剛剛發布了一本入門報告,表示有九個技術領域是工業4.0的基礎,它看起來似乎一份行業的清單,這些行業里的IT部門都在想方設法地跟上數字時代的腳步:
水平和垂直系統集成:工業4.0需要數據和系統網絡的企業視角。這不僅是確保跨企業部門協作的唯一途徑,也是讓價值鏈上的合作伙伴協作的唯一途徑。
物聯網:有了物聯網,設備和嵌入式計算傳感器將進行通信,提供實時的響應。
網絡安全:要想對整個新框架建立信心,這一點尤為重要,特別是有數以十億計的設備和信道彼此交叉的情況下更是如此。IT專業人士們已經在安全協議方面努力了一段時間了,這方面的需求需要放大一千倍。
云計算:支持多種設備和傳感器以及傳遞它們所生成的數據的需求可能最好交由云計算服務來處理,它們能夠提供實時服務,并且具有可擴展性。很多工業檢測和控制系統——更不要提
ERP系統——現在都已經走向云端。BCG預計,“云技術的性能將會提升,實現在幾個毫秒內反應的能力。”
大數據分析:來自產品開發、生產和測試的所有方面的數據為生產增加了一個新的維度,帶來更多有針對性的創新,市場營銷和決策。
模擬:有了所有這些大數據和云端的計算能力,產品的虛擬建模就可以快速地進行測試,因此也就更具創新性——在虛擬的世界中,失敗可能會非常快,而成本也非常低。
加法制造(3D打印):“有了工業4.0,加法制造模式將會在小批量定制產品得到廣泛的應用,它帶來了多種造型優勢,例如復雜的、輕量的設計。高性能、分散的加法加工系統將減少運輸距離,并減少存貨。”
增強現實:BCG預測這種系統——已經以谷歌眼鏡和微軟全息透鏡的形式進入市場了。虛擬訓練和在職指導是兩個可能的應用。BCG在報告中解釋說,“工人可能會在查看需要修理的真實系統的時候收到替換某個特定零件的維修指導。”BCG表示,“這些信息可能會通過虛擬現實眼鏡直接顯示在工人的視野里。”
機器人:今天的機器人傾向于采用某種安裝在生產線上的機械手的形勢,但是它們會變得越來越聰明,承擔更為復雜的角色,超越死板機械的模式。
在BCG的報告中沒有提及、但是在工業4.0的模式中非常重要的一點就是移動的增長、隨時隨地可以進行計算。經理可以在智能手機上使用
ERP系統的事實表明甚至制造業可以遠程完成。有了3D打印/加法制造就讓真實的產品接近源頭(不需要將工作外包到海外),這甚至可能從移動設備上設計并管理貨物的生產。
轉載請注明出處:拓步ERP資訊網http://www.guhuozai8.cn/
本文標題:工業4.0:這一次一切都圍繞著信息技術
本文網址:http://www.guhuozai8.cn/html/support/111215182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