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世亞太公司副總裁 許濱
創新驅動發展
這是一個創新驅動的時代,蒸汽機成就了大英帝國使人類進入了工業文明,計算機開創了信息革命的新紀元成就了美國近幾十年來的繁榮和霸主地位, 互聯網技術推進著經濟全球化的快速變革,使得全球所有的國家、組織、社團、個人都在受益。在我們中國日益發展的今天,更要全力推動創新。十八大報告中指出國家對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提出了更明確的要求,加快第三次工業革命步伐。指出要適應國內外經濟形勢新變化,加快形成新的經濟發展方式,把推動發展的立足點轉到提高質量和效益上。著力激發各類市場主體發展新活力,著力增強創新驅動發展新動力,著力構建現代產業發展新體系,著力培育開放型經濟發展新優勢,不斷增強長期發展后勁。
對于成功的企業而言,它們或許是通過出色的運作實現業務流程的優化,提高了企業運作效率和管理水平,或許是與客戶建立長期、互利的業務關系與第一手的市場信息,但是在這個創新驅動發展的時代,企業擁有優勢的產品和服務,向市場提供領先的產品和服務才是能在未來不斷前進發展的真正的核心競爭力。產品創新是企業應用創新的知識和新技術、新工藝,采用新的生產方式和經營管理模式,提高產品質量并生產新的產品,提供新服務,占據市場并實現市場價值去實現企業的發展。
產品開發中的影子模型
在產品開發過程中有一個影子模型,產品研發設計雖然只占整個產品成本中的5%甚至更少,但是對產品的影響卻是最大。一款產品成本高低、質量好壞,主要是由研發設計階段決定的。由此可見,研發過程是企業,尤其是制造型企業生產運營中的重要環節。
精益研發體系
傳統CAX工具和PDM平臺對產品全生命期中的技術預研、立項論證和報廢更新換代等責任最重大,而對最具創新空間的知識和技術密集階段的研發管理、研發創新和研發決策幫助有限。安世亞太從工程仿真進入到協同仿真,從協同仿真研究人與組織、規范與標準建立了仿真體系,融入了知識工程與創新、質量設計和管理,進而提出了精益研發的理念。以精益研發理念和方法為指引,通過信息化和數字化手段,成功集成協同仿真、多學科優化、創新設計、質量設計、虛擬實驗等研發技術,形成基于知識、面向流程、質量全程監控、可視化、數字化綜合設計與實驗平臺——精益研發平臺。
精益研發體系
精益研發在技術層面是基于三個維度和4X4法則,三個緯度是產品的主流程緯度、邏輯的輔流程維度和知識的能力建設維度。從方案論證、初步設計、詳細設計到產品定型,結合研發過程和知識積累過程。
精益研發三維系統工程模型
通過策劃、工作包、工作流、過程、步驟把整個研發過程清晰地描寫到具體的研發動作支撐。在工作包里收入了知識、任務、質量、資源、約束和規范來對研發過程的輸入輸出進行控制,進而形成一個完整的精益研發技術體系。從頂層設計,知識工程體系,質量體系,包含了綜合設計與仿真專業體系任務分解,來形成一個完整的精益研發技術體系。
安世亞太基于精益研發三維系統工程模型,并借鑒社會技術學,進一步抽象出精益研發的咨詢體系框架,并確定了企業精益研發咨詢方法論體系的范圍,包括仿真體系建設咨詢方法論、知識工程建設咨詢方法論、質量管理建設咨詢方法論、創新體系建設咨詢方法論、技術創新方法學。
精益研發案例——和平珍珠的啟迪
通過與美國企業所進行的技術交流和合作,國內科研生產單位基本上了解了國外先進航空企業的科研管理方法,在“和平珍珠”計劃終止之后,放棄了以仿制為主的技術路線,集中了全部力量逐步建設起自己的科研管理體系。可以說“和平珍珠”計劃雖然終止了,卻成為了我國航空企業自主研發的催化劑。
我國企業在研發管理上的主要差距有:缺乏統一研制流程,因人而異的項目開發過程,難以形成可傳承的技術積累;研制質量波動大,研制時間波動大;隨意“創新”,企業內重復開發現象嚴重;相同技術問題采用不同的技術路線和解決方案,造成企業資源的巨大浪費;技術被少數“精英”壟斷,新人培養周期很長。
案例中企業形成了自己的精益研發業務藍圖,在知識工程支撐底層策劃質量控制以后,形成了企業獨有的精益研發體系。流程節點規范梳理方面,通過兩下兩上,在全所范圍內就研制程序達成了一致,梳理節點數量超過1000個。項目策劃過程有了統一的標準,增強了各項目間的繼承性和可借鑒性,壓縮研制周期30%以上。“創新”逐漸成為規范動作,在每個規范的研制活動節點上,為工程師提供了多種知識,包括應知應會、創新案例、技術進化分析等,數量接近10000項。在各研制活動中,對建模、仿真、多學科優化、創新設計等軟件有指導、有規范。使得這些工具在全組織范圍內共享(打破了原有的專業和項目壁壘),并復制成功的創新模式,企業的綜合研發實力得到提升。
精益研發解決了企業的焦點問題:
企業數字化研發流程未完整梳理,未按照規范的研發流程開發工作。對此,系統工程梳理研發流程,使研發過程可視、可控和協調。
產品開發缺乏科學的頂層策劃與設計,執行層的工作效率低。對此,產品策劃系統快速確立研發的全局策略和執行方案。
綜合設計與仿真工具采用隨意,且與流程、數據的不集成、不通暢。對此,綜合設計系統規范和集成設計工具,實現協同和優化。
知識沒有融入到研發活動中,知識與研發兩張皮。對此,知識工程系統將知識融入研發流程,實現研發過程的知識重用。
質量管理沒有融入到研發工作中,質量與研發兩張皮。對此,質量管理系統將質量融入研發流程,對研發質量的全程可控。
【關于安世亞太】
安世亞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www.peraglobal.com )作為精益研發技術與服務領導者,成立于1996年,總部設在北京,13家分公司覆蓋全國,員工600余人,2000余家用戶遍布航空、航天、國防、兵器、船舶、機械、電子、汽車、鐵路、石化、冶金、土建、采礦、生命科學等眾多領域。2008年,安世亞太創造性地提出了精益研發理念,并不斷致力于精益研發技術的豐富與發展。通過集成、流程管理、數據管理等信息化手段,集成綜合設計與協同仿真、多學科優化、知識工程、創新設計、質量設計等精益研發技術,實現從概念設計到產品試制全過程的協同化研發。公司自主研發出了旗艦產品“PERA精益研發平臺”,基于企業精益戰略模型、研發體系及研發活動,構建企業全面的管理、控制和執行的統一平臺,幫助用戶實現研發信息化水平的進一步提升。
核心關注:拓步ERP系統平臺是覆蓋了眾多的業務領域、行業應用,蘊涵了豐富的ERP管理思想,集成了ERP軟件業務管理理念,功能涉及供應鏈、成本、制造、CRM、HR等眾多業務領域的管理,全面涵蓋了企業關注ERP管理系統的核心領域,是眾多中小企業信息化建設首選的ERP管理軟件信賴品牌。
轉載請注明出處:拓步ERP資訊網http://www.guhuozai8.cn/
本文標題:精益研發驅動產品創新PL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