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1月22日至23日,以“數字化技術驅動產品創新”為主題的“2012(第八屆)中國制造業產品創新數字化國際峰會”在深圳寶利來國際大酒店隆重召開。會議上重慶斯歐信息技術有限公司總經理于萬欽發表了《制造業端到端的流程整合解決方案》為主題在演講,以下根據其在會議上發言的文字整理。
重慶斯歐信息技術有限公司總經理于萬欽
一、制造業BPM業務流程管理需求背景
從業務的角度來看,制造企業各部門是以職能為核心的工作方式,這種方式存在一定的弊端:各個職能部門只關注部門的活動、關注上司的感覺、關注局部的績效,而非客戶,造成企業的整體目標和各職能部門的目標不一致。因此,產生了打通端到端的流程的需求。
另一方面,企業管理普遍存在以下現像:
第一,“牛人”現象,領導怕“牛人”,因為“牛人”走了,可能會帶走客戶,可能會帶走技術;
第二,“罰款”現象,有問題、出故障就罰款,只關心結果而不關心預防,規范操作才是預防的最好方案;
第三,“扯皮”現象,好處互相爭,責任互相推,部門間、業務間接口責權利不清。
而只有端到端的流程才能使企業從以職能部門為核心的工作方式轉變為以業務流程管控為核心的工作方式,滿足企業業務管理和客戶服務的需求。
從IT的角度來看,從產品研發到生產到銷售到售后服務等各個環節,企業應用了不同信息化系統,但各系統之間各自為政,形成了信息孤島;此外,現有系統主要解決執行層面的效率問題,即使有如PDM、ERP等系統,但ERP、PDM等現有系統注重的是規范辦事流程、減少完成單項任務的時間,這對于提高單項任務的質量、效率、縮短單項任務的處理時間十分重要;在業務處理過程中,用于單元業務處理的時間只占20%;其余80%的時間則花費在單元業務的等待、排隊,跟蹤或銜接等過程,這類過程并不能為企業創造價值,盡管企業的信息化建設改進了單元業務的處理效率,但常常不能真正提高整體效率。因而如何改善整體業務流程運轉的性能就成為提升企業效率和競爭力提升的關鍵。
BPM業務流程管理解決方案,通過將各系統和服務封裝組合進BPM系統中,通過流程來訪問各單元系統,實現跨部門、跨企業、跨IT系統的制造業整合協同流程。
二、端到端BPM業務流程管理解決方案
何謂端到端的協同流程? 上文從業務和IT兩個層面分析了目前制造企業的需求,總結來說一方面需要整合系統,另一方面需要整合人員和部門。因此端到端的協同流程主要是指能在不同部門和系統平臺之前及時、準確傳遞作業作務,向管理和經營決策人員及時、準確提供決策支持信息,并且可部署在開放的門戶中、統一代辦任務、流程引領業務處理、任務推送等,及具有跨平臺流轉業務及業務過程數字化控制的能力。
何謂BPM協同流程管理? 簡單地說即將企業單一的業務流程整合在一起,并具有跨平臺連通流程、傳遞信息,實現多元化協同的能力。BPM協同管理業務包括建立協同管理團隊、編制協同管理辦法、開發協同流程系統。針對這三個方面得出了BPM協同管理的基本思路即:協同能力分析、流程分析及問題定位、管理改進對策實施、系統改進對策實施、流程運行監控等。
圖1 BPM協同管理的基本思路
一般來說,制造業流程管理主要存在以下問題:
●尚未做到“有流程可依”
企業已具有部分的業務流程,但一方面其覆蓋面不夠完整,另一方面由于宣貫、推廣不夠,大量業務人員上不清楚相關業務流程,尚未做到“有流程可依”
●企業內尚未建立流程管理、流程改進的機制
一般由各部門、各領域分頭、零散建立自己的流程,流程間存在重疊、沖突等情況,尚未實現流程的體系化
●少量工作流在PDM/MES/CRM等系統中實現
目前已實現自動化的流程一般為具體執行層面的工作流,且自動化比率較低。
●尚未做到“有流程必依”
尚未對現有流程的手工運行以及自動化運行情況進行有效的監控分析、缺乏相關機制來促進“有流程必依”。
●尚未建立流程的持續改進機制和流程管理團隊
尚未根據流程運行情況進行匯總分析,對業務流程進行持續改進,尚未建立專門的流程管理團隊和推進機制,流程管理尚未融入企業文化
制造業BPM流程管理項目目標:
●一套機制:建立工作流程化、流程規范化、流程持續追蹤監控、流程持續優化的管理機制
●一套流程:根據業務地圖,統一梳理制定將各業務領域的5層流程
●一個團隊:建立流程管理、流程監控、流程追蹤、流程優化的專業團隊,明確各級流程的歸口單位和責任人
●一種文化:在企業中建立“有流程可依、有流程必依”的文化
●兩個平臺:建立流程梳理平臺和流程自動化平臺
三、端到端BPM業務流程管理實現途徑
BPM業務流程管理特征:業務流程從構建到管理執行始終與戰略契合;業務流程的建立和執行始終面向價值的實現和增值;IT系統的建設由業務而非IT驅動;業務流程被持續的監控并快速的改進。
圖2 BPM五級成熟度模型
方法對了,結果才有意義。我們總結了三條BPM實施方法論:縱向價值建模;橫向全面整合;環向持續監控。面向價值建模即從上往下是戰略實施過程,從下往上實現價值增值過程。橫向全面整合即實現戰略業務流程、管理業務流程、實施業務流程、BPM技術架構等不同層面的整合,從而跨越部門孤島、信息孤島、業務孤島、流程孤島。環向技續監控即對通過績效KPI指標對所有業務部門進行持續監控和改進。如下圖:
圖3 面向價值建模
圖4 橫向全面整合
圖5 環向技續監控
BPM業務流程管理五個步驟:
●流程顯性化 將業務流程圖“畫”出來,并進行業務層級分解
●流程建模 定義流程、業務度量指標、流程數據模型、狀態參數、監控參數 、模擬運行并優化
●流程自動化 將業務流程模型轉換為IT流程模型,定義IT數據模型
●流程智能化 流程與業務系統結合、協作,自動驅動流程的流轉、實時反映業務處理情況
●流程優化 查明業務流程運行的瓶頸,調整優化業務流程,不斷改進業務流程
圖6 BPM系統總體技術架構
四、BPM與上層中間件STS-UPM2.0
上層中間件( Upper Middleware)是斯歐公司在基礎中間件的基礎上開發出來的BPM業務流程管理工具。Upper Middleware叫做業務實體模型的方法,能夠建立起企業的運作模式,運作模式是通過一系列的規則、流程、分析組件,能夠通過上層中間件這樣的方式,使得企業通過驅動這些流程驅動應用,從而在不改變應用的情況下帶來一個創新的平臺,實現“空中換機翼”場景。
上層中間件的定位:
●IT的轉型:由技術導向,業務導向轉為用戶導向。我們正在從應用中間件(Middleware)年代過渡到上層中間件(Upper Middleware)年代。這一過程促使SOA進一步發展及成熟
●現在很多SOA服務是通過中間件直接實現或過渡實現。 但中間件一般還只是提供技術服務。在此之上的上層中間件考慮解決業務問題,為業務人員所用。簡單地說,上層中間價是中間件與業務服務的結合產物,所表現出的是允許業務人員定制業務服務,實現實時的SOA業務價值
●SOA上層中間件以業務為導向,旨在用戶直接參與IT系統的變更,因而可以呈現多種易于使用的通用架構形態。
上層中間件可快速響應流程重組和優化的能力需要快速配置協同流程工具平臺,并能及時提供經營決策信息服務能力需要快速配置數據服務的工具平臺 。
圖7 STS-UPM 2.0 組件映射關系
圖8 STS-UPM2.0產品的發展歷程
STS-UPM2.0產品具有基于專利技術;協同化、智能化;目標化、盲操作、零編程;徹底解決了軟件系統開發中的反復迭代不收斂難題等特點。最大的亮點是動態流程實現。
圖9 STS-UPM2.0動態流程實現
五、關于重慶斯歐(SOA)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斯歐信息以專業精神致力于行業軟件開發和應用,是一家提供SOA信息整合解決方案的高新技術軟件企業,是我國最早從事SOA落地解決方案的專業應用軟件開發公司之一,專注于汽車、工程機械、航空航天制造業領域。
斯歐信息是IBM 制造業“頂級”業務合作伙伴,連續獲得國家創新基金支持、取得兩項發明專利、通過PDIF認證等 ,斯歐信息總經理于萬欽與長安鈴木汽車公司技術管理所所長聯合撰寫了企業信息化管理專著《自主變革的基石——制造企業管理技術及SOA實踐 》、《面向服務的應用架構---架構特色與全息視角》等書。
轉載請注明出處:拓步ERP資訊網http://www.guhuozai8.cn/
本文標題:制造業端到端的流程整合解決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