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RP是英文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的簡稱,意思是企業資源計劃,ERP系統的產生來源于二十世紀九十年代美國的一家IT公司(加特納公司),該公司根據不同企業在集中管理供應鏈的需求,計算機未來的發展趨勢以及未來IT技術的發展趨勢上,充分預測到信息時代中的企業信息管理系統必將發生巨大的革命,便提出了ERP的概念。ERP系統是建立在MRP II系統的基礎上研發的,通過不斷的反饋回來的資金流、物流以及信息流等信息資源,從而將企業內部的生產經營活動與用戶的實際需求以及產品供應商的所有資源整合到一起,形成一個全新的、資源整合的、多平臺的、多系統的企業資源計劃系統,其主要的經營管理思想是用戶需求第一,將企業內部以及供應商的資源整合在一起,對產品采購、人力資源、成本、生產、分銷、庫存、財務以及運輸等資源進程統一規劃,從而達到以最優的資源整合為企業獲取最佳的經濟效益。
一、ERP實施現狀
ERP系統雖然是一個相對比較成熟的產品,自從我國1981年投入使用以來,-些企業也在該系統的基礎上獲取了非常大的成功,但是,總體的應用效果卻并不理想,縱然,聯想集團的總裁柳傳志同志也曾經說過“上ERP是找死,不上ERP是等死”的著名言論。甚至聽見了一些負面的消息:ERP其實并不適合我國的企業的實際情況,盲目使用只會讓企業陷入困境。廣東在很早以前針對ERP系統在我國的應用進行了一項調查,調查報告顯示:我國所有的企業均可以實施某些部分ERP系統,有四成的企業可以考慮將某些管理軟件集成起來使用,而可以全面實施ERP系統應用軟件的企業僅僅有一成左右。
二、ERP系統核心思想
(一)能夠實現企業體制上的革新
ERP信息管理系統是一個全新的管理機制,能夠幫助企業節約成本、提高工作效率,ERP作為目前最為先進的管理策略,不僅能夠改變企業內部個人的行為或者動作,更為重要的是ERP從思想上將管理層的傳統的、舊的思想完全摒棄掉,從新為企業管理層注入全新的管理理念。
(二)采用“以人為本”的競爭機制
ERP信息管理系統的核心思想認為:競爭機制是“以人為本”管理思想實施的前提,因此,需要在企業內部建立一種良性的競爭機制,完全依靠企業員工的職業道德以及自覺性并不能為企業帶來效益,在競爭機制的基礎上,針對不同的員工制定不同的工作評價標準,按照標準的執行力度來給予員工相應的獎勵,進而激發員工的潛能,提供工作效率,評價標準要隨著員工的積極性而進行相應的變化,要不斷的提高,隨著標準的提高,員工的工作效率也跟著提高,同時企業的效益也跟著提高,只有這樣, “以人為本”的管理思想才能完全灌輸到企業所有員工的思想中。
(三)將組織認作社會系統
ERP信息管理系統吸收了西方一些社會系統學家的管理思想,將組織認作一個小型的社會系統,是一個典型的且相協作的系統,在該系統中要求組織中的人員需要進行合作。組織結合了先進的網絡以及通信技術,并將ERP現代的管理思想集成于一身,在其內部建立一個高效的下情上達,上情下達信息交流溝通平臺,即可以保證系統中的上級能夠及時的掌握系統中的一切情況,從而為上級做出決策提供準確的依據,又能夠確保上級指令的準確下達和順利執行。
(四)以“供應鏈管理”為核心
ERP是建立在 MRPII基礎上進行開發的,并且超越了MRPII,ERP相比較MRPII管理范圍更加廣泛,通過不斷的反饋回來的資金流、物流以及信息流等信息資源 ,從而將企業內部的生產經營活動與用戶的實際需求以及產品供應商的所有資源整合到一起,形成一個全新的、資源整合的、多平臺的、多系統的供應鏈(SCM),能夠有效的管理SCM中的每一個環節,因此,便形成了以供應鏈作為核心的ERP信息管理系統平臺。
(五)實現電子商務,全面整合企業內外資源
隨著網絡技術的飛速發展和電子化企業管理思想的出現,ERP也進行著不斷的調整,以適應電子商務時代的來臨。網絡時代的ERP將使企業適應全球化競爭所引起的管理模式的變革,它采用最新的信息技術,呈現出數字化、網絡化、集成化、智能化、柔性化、行業化和本地化的特點。
三、ERP系統成功實施關鍵因素
(一)高層管理的有力支持
首先需要得到企業相關管理高層的大力支持,如果企業的管理層不能夠完全清楚的意識到ERP信息管理系統實施的目的以及潛在的風險,就不會對其產生濃厚的興趣,便不會投入足夠的人力、財力等相關資源到項目的實施中,而且,企業高層也不會投入過多的精力到項目實施的各種各樣的重大的決策上,不會在企業內部營造足夠的聲勢使得企業的所有員工都意識到ERP信息管理系統的實施是企業管理革命的開始,沒有得到企業高層的絕對支持,通常是ERP信息管理系統項目實施不成功的直接原因之一。
(二)多部門合作
ERP信息管理系統的實施需要企業內部多部門的合作,特別是業務部門一定要參與。很多ERP信息管理系統項目實施的前期都是由專業的IT技術人員以及企業內部項目咨詢顧問參與,企業業務部門根本沒有具體的人員參與,這樣,便會由于項目咨詢顧問對目標企業了解的比較少、IT技術人員對企業的業務情況了解匱乏并缺乏必要的決策能力等問題,使得ERP信息管理系統項目的實施成果不能完全被業務部門所接受,項目便會進入實施的循環狀態,從而加長了項目實施周期。企業業務部門的全程參與,能夠使得ERP項目實施小組具備足夠的授權以及決策,不僅能夠針對項目實施中遇到的問題做出及時的決策,而且能夠縮短項目的實施周期,使得企業能夠更早的迎接管理模式革命。
(三)充分的資源以及優秀的團隊
ERP信息管理系統在實施的過程中需要配備充分的資源,而且需要非常優秀的團隊來實施ERP項目,團隊的全力協作以及有計劃的管理是ERP項目實施的主要因素之一。
(四)咨詢方與企業之間必須相互理解、密切合作
ERP信息管理系統實施成功的第四點因素便是需要咨詢方與企業兩者之間相互理解以及建立密切的合作關系,企業一旦將ERP信息管理系統項目當成為只是咨詢方單方面的項目便會使得ERP項目的實施遭遇到失敗的結局。其主要的原因是咨詢方根本不可能深入的了解企業的一切情況,也不可能代替企業做出重要的決策,咨詢方的主要職責是為企業提供針對企業管理改進措施的相關建議以及技術上的支持。 ,并能夠將相關的知識傳遞給企業。企業只有重視ERP信息管理系統項目,只有與咨詢方通力協作,才能將咨詢方的作用發揮到極致,才能實現企業管理革新的目的。
(五)明確的項目目標以及合理的期望
需要對實施的ERP項目抱有合理的期望,并且在ERP項目實施之處要有明確的項目目標計劃,我國的所有的企業都應該意識到實施ERP信息管理系統的最終目標是將企業中的各種資源整合起來,通過資源的有效整合實現提高企業的整體運作效率以及將企業的管理水平提高到一個更高的層次的目的,并且能夠為企業帶來巨大的經濟效益。
(六)企業需要充分的溝通
企業在實施ERP信息管理系統項目的時候,內部需要充分的進行溝通,由于ERP信息管理系統項目的實施是企業整體的項目,會涉及到企業中的各個部門,這樣,企業內部之間的溝通就變得非常重要,充分的、全面的、良好的企業內部溝通可以大大提高問題決策以及處理的效率。
(七)用戶培訓要充分
需要對用戶進行充分的培訓。ERP信息管理系統的使用將會很大程度上將會改變企業員工現有的操作流程以及方式,如果ERP信息管理系統在投入使用前不能夠針對企業的所有用戶展開全面的培訓工作,將會造成許多非正常的操作錯誤以及數據錯誤,不僅沒有將ERP信息管理系統的優勢發揮出來,反而成為了企業發展的絆腳石。作為整合性能非常優秀的ERP系統,企業的各種業務的直接操作會直接在企業的財務當中體現出來,因此,業務操縱的失誤將直接導致財務系統的紊亂,這也是很多企業沒有成功實施ERP信息管理系統的原因之一。
(八)企業能力
本課題在研究的過程中發現ERP信息管理系統成功實施的最為重要的因素便是企業的能力,企業的能力將直接導致ERP項目實施的成功與否,企業的能力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企業進行變革的能力;技術能力;企業制定戰略遠景規劃及其與IT結合的能力;項目管理的能力。
四、總結
ERP系統的實施是一個巨大的項目工程,會涉及到非常多的、各種各樣的因素,本課題首先簡要的分析了ERP信息管理系統的核心管理思想,并重點分析了影響ERP信息管理系統成功實施的關鍵因素, 皆在能夠為那些準備或者已經開始實施ERP信息管理系統軟件的相關技術工作人員以及企業提供一些幫助。
轉載請注明出處:拓步ERP資訊網http://www.guhuozai8.cn/
本文標題:ERP信息管理系統成功實施因素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