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信息化建設發展的轉型和升級階段
我國海事系統經過多年的信息化建設,到2007年已經建成了從部海事局到基層單位的三級網絡,遼寧海事局的船舶管理、船員管理、通航管理和事故應急管理等20多個應用系統,是由部海事局統一推廣和自行開發的兩部分組成。這是一些沒經過統一規劃,沒有統一數據標準,只能為獨立的部門應用,而不能實現信息共享和業務協同的“信息孤島”。為適應海事管理現代化的要求,加強遼寧海域水上安全監督管理,向社會提供良好的海事信息服務,必須建立信息共享、業務協同的統一信息平臺。大連海事大學雖然建起了先進的校園網,但人力資源、學生管理、教學管理、科研管理和后勤管理等,仍然都是一些分散的應用系統,急需建立綜合校務管理信息系統。這兩個單位的信息化建設發展,都需要進入轉型和升級的新階段。
信息化發展的階段論——“諾蘭模型”指出,在由初中級階段向高級階段發展的轉折點處進行信息資源規劃是最佳時機;而在信息化建設轉型和升級的新階段,就是要加強數據環境的治理,注重數據標準化建設,才能從根本上做好應用系統的集成化開發,如圖1所示。與我國改革開放和經濟建設中出現的一些問題一樣,信息化建設缺乏統籌規劃,忽視基礎工作,部門各自為政,數據自采自用,使信息資源的開發利用處于很低的水平。我們對高校綜合校務管理信息系統建設,提出了“同一窗口、同一平臺、信息共享、業務協同”的信息服務要求。顯然,用傳統的、習慣了的開發方法是做不到的;我們要求開發隊伍必須轉變思維,創新模式,在總結經驗的同時學習和運用先進的方法論,自覺適應信息化建設新階段、新任務的需要。
圖1 信息化發展的階段論——“諾蘭模型”
2 用信息工程方法論指導信息化建設的基礎工作
我們在信息化專家的培訓和指導下,較系統地了解了信息工程方法論(IEM)。這是一種支持大型信息化工程的“自頂向下規劃設計與自底向上建造實現相結合”方法論,“以數據為中心”是其核心理念。其基本原理是:任何信息系統都是以數據為中心,不是以處理為中心;數據結構應該是穩定的,而處理是多變的;最終用戶要真正參加應用開發,只靠IT人員是開發不好應用系統的。我國信息化專家引進并結合中國的實際創新發展了信息工程方法論,將總體數據規劃提升為信息資源規劃(IRP),通過實踐總結提出了一整套信息資源規劃的規范標準和工程方法,并研制開發了支持信息資源規劃的軟件工具。
我們在遼寧海事局和大連海事大學兩個單位組織實施信息資源規劃的實踐中,不僅充分體會到信息化建設基礎工作的極端重要性,也通過對比分析認識到,信息工程方法論的信息資源規劃及相應的開發方式轉變與傳統的軟件工程的規劃及相應的開發方式相比較,可以清楚看出其科學性和實用性。
表1 兩種規劃及相應開發方式的比較
通過上表五個方面的比較,我們深刻認識到什么是信息化建設的基礎工作。傳統的、習慣的應用開發,主要是依賴開發商的IT人員,他們雖然熟悉信息技術,但對業務的理解膚淺,他們進行的應用開發往往與用戶的信息化發展戰略規劃脫節,不會真正把握用戶需求,在沒做好基礎工作的情況下就著手建數據庫、編應用軟件。這樣的應用開發,當然避免不了產生信息孤島、不能發揮信息化投資綜合效益的厄運。以信息工程方法論為指導信息化建設基礎工作,就是要加強組織領導,組建兩類人員密切合作的規劃隊伍,發揮咨詢顧問的作用,做好信息資源規劃,為構建信息化大廈奠定堅實的基礎。
3 信息資源規劃的一般過程和主要成果
信息資源規劃的一般過程包括兩個階段:需求分析階段、系統建模階段。
需求分析階段是從用戶需求初步意見出發,按“職能域——業務過程——業務活動”三個層次梳理業務;調研各職能域的用戶視圖(單證、報表、賬冊、表單等)并規范化處理,在此基礎上作數據流的定性和定量分析。
系統建模階段是在業務梳理的基礎上優化業務流程,按“子系統——功能模塊——程序模塊”三個層次建立應用系統功能模型;在用戶視圖規范化和數據流分析的基礎上,構建全域概念數據模型(即全域主題數據庫集),進而按數據結構規范化方法將每個概念主題數據庫分解為一組基本表;最后,根據程序模塊對基本表的存取關系,形成系統體系結構模型(C-U矩陣)。
在信息資源規劃工程中,需要建立信息資源管理(IRM)基礎標準,包括數據元素標準、信息分類編碼標準、用戶視圖標準、概念數據庫標準和邏輯數據庫標準。
遼寧海事局是為建立全局數據中心和統一的信息平臺而進行信息資源規劃的,大連海事大學是為建立綜合校務管理信息系統而進行信息資源規劃的,兩單位信息資源規劃的主要成果統計如表2所示。
表2 兩單位信息資源規劃主要成果統計
4 信息化建設可持續發展的保障
近年來,在總結信息化工作中出現的分散開發、各自為戰、浪費資源和重復投資建設等問題的時候,人們普遍認識到統籌規劃、搞好總體設計或頂層設計的重要性。我們將學習系統工程的思想方法與信息工程方法論相結合,找到了搞好總體設計或頂層設計的正確途徑,并在實踐中得到了驗證。我們的做法是:將信息資源規劃作為總體設計或頂層設計的基礎部分和關鍵部分,在信息資源規劃成果的基礎上,再通過深入調研分析當前信息化建設情況并預測未來的發展要求,制定信息工程實施方案,包括通信——計算機網絡工程優化方案、數據庫——數據中心工程實施方案和應用軟件工程實施方案。由于整個信息資源規劃過程是在專用軟件工具的支持下進行的,所有規劃成果都動態地積累在信息資源元庫(IRR)之中,這不僅給信息工程實施方案的編寫資料提供帶來很大的方便,而且對后續的數據庫設計和應用軟件的開發起到具體的規范指導作用,因此可以說,信息資源元庫(IRR)是信息化建設可持續發展重要的技術保障,如圖2所示。
圖2 信息資源規劃與頂層設計的關系
圖2還表明,我們在兩個單位所進行的信息化建設總體設計或頂層設計的總體方案,包括兩大部分:第一部分是信息資源規劃(IRP)方案,第二部分是信息工程(IE)實施方案。對如何發揮總體方案對后續建設的指導、控制和協調作用,我們總結提出了信息資源規劃和總體設計成果完美落地的三個關鍵因素:
(1)選擇好開發商,確保執行統一的數據標準和信息模型。在招標選擇應用系統開發商的時候,要清楚判斷其對規劃設計成果的理解程度和執行力,對做定制開發的,要求能完全遵循規劃的統一數據標準和信息模型;對做產品服務的,要求能根據規劃的統一數據標準和信息模型修改其產品中相關部分,向業主的標準“看齊”,而不是簡單沿用產品商的標準。委托監理是必要的,是保障規劃設計成果得以良好貫徹落實的重要措施,但為補救目前的監理公司普遍缺乏這方面的能力和經驗,必須繼續發揮信息資源規劃和總體設計咨詢顧問的作用。
(2)選擇適當的應用系統開發平臺,綜合利用先進的信息技術。技術平臺必須向用戶和承擔應用系統開發的團隊開放;技術平臺最好能適合模塊式、積木式開發,有利于綜合利用先進的信息技術,充分消除信息壁壘,充分實現信息共享和業務協同;技術平臺要有利于用戶技術團隊的掌握,以便在機構調整、業務變化、流程優化、功能擴充時,用戶有能力自行解決。
(3)持續改進完善。在每個子系統或功能模塊的開發過程中,最終用戶、信息部門和開發商三方要始終對信息資源規劃和應用系統總體設計規劃成果進行不斷的完善,特別是對業務流程的交叉環節、重復環節和沖突環節進行充分協調,實現真正統一。
5 結束語
信息資源規劃是信息化建設的核心理念和基本任務,是信息化建設的基礎性、奠基性的工作,是一切信息工程的先導工程�;谛畔①Y源規劃的信息化工程整體解決方案,才是真正意義上的整體解決方案。我們要充分總結提升“十一五”期間信息化建設的經驗,在“十二五”期間要盡快完成“數據化”建設,為“智能化”建設打好基礎。
核心關注:拓步ERP系統平臺是覆蓋了眾多的業務領域、行業應用,蘊涵了豐富的ERP管理思想,集成了ERP軟件業務管理理念,功能涉及供應鏈、成本、制造、CRM、HR等眾多業務領域的管理,全面涵蓋了企業關注ERP管理系統的核心領域,是眾多中小企業信息化建設首選的ERP管理軟件信賴品牌。
轉載請注明出處:拓步ERP資訊網http://www.guhuozai8.cn/
本文標題:ERP系統信息化建設的轉型和升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