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是個啥?這問題似乎問得有點傻。你會說,不就是企業對企業的一種互聯網服務模式么,有什么好討論的。
其實不然。
許多人從事某一行業十年甚至數十年,依然不得要領。更何況在如今這個飛速變化的時代,行業的表層屬性一直處在變動之中,如何深刻覺知行業本質,需要不斷的追問和思考。
比如一個電影院,它的競爭對手就是其它電影院嗎?不完全是。電影院周邊的咖啡廳、游樂場、網吧等,都是它的潛在競爭對手。電影院的核心本質,是要爭奪人們的休閑時光。一切與之相爭的,都可以視為競爭對手。
好,回到正題——B2B到底是個啥?
先看一下B2B的標準定義。百度百科上說,B2B是指企業與企業之間通過專用網絡或Internet,進行數據信息的交換、傳遞,開展交易活動的商業模式。這是一個比較寬泛的概念,給B2B定了個大框架。關鍵詞是:企業與企業、網絡、交換傳遞。
B2B主要分兩大類,SaaS和電商。SaaS是針對企業內部管理,電商則是針對企業外部交易。這是按平臺提供服務的方式進行分類。目前二者間的界限相對比較清晰,涇渭分明。但隨著對的層次不斷深入,二者亦有融合的可能。
除了分類,還有分版本的。
B2B 1.0是信息資訊型,即提供行業資訊,幫助企業進行產品宣傳,以收取會員年費、廣告費作為盈利模式。
B2B 2.0是交易型B2B,典型如找鋼網,直接參與商品買賣,并從中獲取收益。再往下細分可分為撮合和自營,目前自營模式占據主流。
傳說中的B2B 3.0是個性化服務型,不求更多更好,但求更快更精準。去年9月,李開復在創新工場年度峰會的演講中提到,“B2B能夠進入3.0時代,不是關心怎么買得最快、最便宜,而是關心怎么買到最適合的,怎么才能最快地獲得服務。”
基本上,關于B2B概念性的分析,大致就以上這些。說實話,我個人看完后的感受是——隔靴撓癢,癢還在。
那么,有沒有更深入一點的思考呢?
1、“B”是什么?(即“企業”是什么)
還是先看百度百科的標準答案。
企業一般是指以盈利為目的,運用各種生產要素(土地、勞動力、資本、技術和企業家才能等),向市場提供商品或服務,實行自主經營、自負盈虧、獨立核算的法人或其他社會經濟組織。
諾貝爾經濟學家科斯在《企業的性質》一文中指出,“企業”本質上是一種機制,其能夠實現整個社會經濟資源的優化配置,降低整個社會的“交易成本”。
相對于“企業”,“市場”是另一種資源配置方式,它們之間可以相互替代。
也就是說,企業與市場之間,有一道無形的邊界,那就是“成本”。如果某種資源在企業內部流動更為高效,成本更低,那么這種資源就會保留在企業內部,由企業進行支配。反之則由市場進行支配。
比如產品的代工生產。如果企業發現社會化生產的效率更高,成本更優,那么企業完全沒有必要自行生產,只要將產品的設計和規范做好,剩下的交給代工工廠就好。
包括會計、法務和人力資源等,也是可以分離出企業,由市場來提供專業化服務。而且完全可以做到品質更優,價更低。
市場要解決的問題,是不斷降低企業與企業間的交易成本。而互聯網的出現,大大加快了這個進程。
在此基礎上來理解企業的變化,會看到兩種趨勢:行業越來越細分,專業化程度越來越深。并且這兩種趨勢的演變會持續加速,跟不上節奏的企業將被淘汰。
因此我們需要用動態的眼光看待“企業”,以及其所處的行業。
形象一點說,就是把企業看成一個由各種資源模塊動態組成的能量球。這個能量球的大小及存亡,取決于內部資源的協作成本是否低于外部市場的交易成本。
2、“2”是什么?
B2B中的“2”是英文“to”的諧音字,其實是“連接”的意思,并且是基于互聯網的連接。
B2B平臺企業,本質上仍是企業,也會受成本邊界的限制。但因為有了風險資本的介入,這個邊界會向外擴充,使得平臺企業有能力參與到市場資源的配置中去。
許多互聯網企業通過補貼切入市場,本質上是利用資本優勢強行改變原有資源的配置方式。如果補貼過后,企業的邊界又回復原樣,那么補貼無效。
要改變邊界,核心是改變平臺企業用戶的成本結構。B2B1.0時代,阿里巴巴通過互聯網,大規模重構了企業間的信息傳遞方式,幾何級數降低企業用戶的營銷和推廣成本。因此,阿里最后得以成為市場基礎設施層級的平臺企業。
所以,B2B中“2”所蘊含的連接,需要解決兩類成本問題:一個是平臺企業用戶的內部資源協作成本,另一個是企業間置換資源的交易成本。
只要能有效降低其中一類成本,這樣的B2B是有價值的。
3、B2B的價值
B2B平臺價值=Σ(核心用戶節省的成本)。
如果B2B平臺沒有改變核心企業用戶的成本結構,而僅僅是參與到行業原有的利益分配格局中,那這樣的平臺并不具備平臺價值。充其量只是具有商業價值。
規模化的降低企業成本需要改變行業中原有的資源配置方式。比如易酒批,通過自建倉儲和體系,重構了酒類批發行業的配送模式,提高了效率,降低了成本。同時,利用酒類分銷的流量入口,帶動自營酒品和其他延伸服務的銷售,從而實現盈利。
萬變不離其宗。改變企業成本結構,仍主要從三個方面入手:信息流、資金流、物流。
至于具體的切入點,每個行業都不大一樣。正所謂隔行如隔山。
但平臺價值的體現是一致的:重構資源配置流向,降低核心用戶經營成本。
核心關注:拓步ERP系統平臺是覆蓋了眾多的業務領域、行業應用,蘊涵了豐富的ERP管理思想,集成了ERP軟件業務管理理念,功能涉及供應鏈、成本、制造、CRM、HR等眾多業務領域的管理,全面涵蓋了企業關注ERP管理系統的核心領域,是眾多中小企業信息化建設首選的ERP管理軟件信賴品牌。
轉載請注明出處:拓步ERP資訊網http://www.guhuozai8.cn/
本文標題:B2B到底是什么以及商業價值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