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越來越多的企業跨入ERP信息化管理行業,物料編碼的研究也越來越多的受到更多的關注。編碼是將事物或概念賦予一定規律性的易于人或計算機識別和處理的符號、縮減的文字等等,是人們統一認識、統一觀點、交換信息的一種技術手段。編碼能提供一個精確的記號,以便于計算機對各種信息的處理,由于編碼比數據全稱要短得多,因此可以節省存儲空間,提高系統的運行速度。通過編碼后也便于信息的分類、加工和校對。使計算機的檢索處理更加準確可靠,企業可以更方便的進行數據查詢。
1 物料編碼基本原則
對于特定的編碼對象可以設計多種實現方案,但每一種方案都必須符合以下原則。
1.1 唯一性
盡管編碼對象有不同的名稱。不同的描述,但編碼必須保證一個編碼對象僅被賦予一個代碼,一個代碼只反映一個編碼對象。
由于使用人員理解的偏差可能對實質相同的物料做出不同的描述,從而在物料編碼過程中出現不同物料編碼對應實質相同的編碼選項,這種情況是存在的。好的編碼體系,應將這種情況降低到可以忽略的程度。
1.2 可擴性
代碼結構必須能適應編碼對象不斷增加的需要,也就是說,必須為新的編碼保留有足夠的備用碼。絕對完備是不可能的,但一個好的方案應該有足夠的前瞻性,能夠用較長的時間。
1.3 永久性
一個編碼一旦進入到編碼表中,那么這個編碼對應的編碼項就被永久的確定下來,如果出現編碼錯誤并已經使用過那么只能對此編碼進行廢除,不能對其改為其他用途。
如果一個碼的值所對應的編碼項如果發生變化了,那么有可能對已經產生的紀錄產生矛盾或混亂,實踐證明,此種“節約”得不償失。
1.4 適用計算機管理
編碼時一定要考慮錄入的方便性,如編碼盡可能短,少使用其他符號,如“#”、“-”、“?”等。
1.5 含義性
代碼應盡可能反映分類編碼對象的特點,以助記憶并便于人們了解和使用。
2 編碼實現方法
鋼鐵行業一般采用Oracle EBS套件或SAP鋼鐵行業版本,Oracle EBS本身只提供固定物料編碼方式,但可以通過開發實現可配置物料功能。SAP支持可配置物料和固定物料編碼方式,可以通過不同的物料組來實現。但每一個鋼鐵企業都劃分不同的產品分類,可按照產品的用途、按化學成份或其他方式作為分類標準。分類可以按照需求劃分多個層次的類別,如“大類”、“中類”、“小類”等。
2.1 可配置物料
此方式一般用于板、帶產品。由于鋼鐵行業鋼板的鋼種,及鋼板的厚度數量非常大,如果將每個鋼種、每個厚度都作為一個物料編碼來處理,最后會造成物料編碼的數量非常大,如一個中厚板廠,如果將所有鋼種+厚度全部作為獨立的物料進行編碼,那么最后編碼的數量及將達到幾十萬的數量級,如此大數量的物料在系統中進行篩選或運算勢必會造成系統負荷過大,用戶很難檢索所需的物料編碼的情況。那么如果在選物料的時候不是直接找相應的物料編碼,而是通過物料的主要信息來檢索此物料,那么可以節約大量的時間。如:選擇“船體用結構鋼鋼板,CCSA(中船),厚度21mm”產品,那么可在選產品時先選大類“熱軋板帶”,中類“中厚板”,小類“船體用結構鋼鋼板”,填組距“21”,系統根據此主要信息在物料編碼庫中進行檢索,檢索出匹配的物料編碼或將此部分作為一條物料信息存儲在ERP系統中。
2.2 固定物料編碼
此方式廣泛用于型材(螺紋鋼、線材、角鋼、槽鋼、H型鋼等)編碼,一般鋼鐵企業型材的鋼種、規格比較少。使用每個物料編碼對應每種物料的收集工作量比較小,物料的檢索,使用比較簡單。一般此編碼采用“分類碼+關鍵屬性碼字段+順序號”方式實現,如圖1所示。
3 良好的物料編碼
3.1 描述性的利弊
編碼的直觀辨別性,在許多特定的編碼應用場合,是有用的特征,但過于追求這方面的特點,往往是編碼不良或系統失敗的關鍵因素之一。編碼是物料的“標識”而非“描述”,當在此發生爭論時,應多考慮在將來的使用過程中有多少,什么樣的情形下推斷出所標識碼的屬性。
3.2 冗余性
良好的編碼應在盡可能考慮編碼在規定的范圍后留有一定的空間容納難以預見的例外。但考慮冗余性時應論證其必要性,盡量減少不必要的冗余。
3.3 編碼中不要包括字母“O”等歧議字符
編碼中如果包括此部分字符,那么操作員在輸入物料編碼時就很難判斷物料編碼的范圍,從而無法定位物料編碼。編碼中不要包括規格、型號等信息,通常的ERP軟件中,都有專門的地方存放這些信息。
4 結語
信息系統的實現離不開物料編碼的支持,物料編碼貫穿于整個ERP系統的過程,從銷售到生產、庫存、財務,可以說在系統中無處不在。在整個系統運行過程中,其維護工作更加重要,因此每個公司都會抽出專門人員進行編碼維護,保證系統正常運行。
轉載請注明出處:拓步ERP資訊網http://www.guhuozai8.cn/
本文標題:鋼鐵行業ERP軟件產品編碼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