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油田企業數據中心建設的目標任務
油田企業是一個多學科、多專業相互配合、相互滲透,協同攻關的知識、技術密集型企業,其信息資源開發利用特點是:油田勘探開發信息生命周期長、使用頻率高、反復應用次數多,是核心信息資源;油田企業從勘探開發到生產經營管理,涉及到的數據類型復雜,數據量大(海量);油田企業信息并發量多,數據流復雜,處理難度大。
油田企業信息化建設起步早,投入大,效益明顯,但隨著應用的深入發展,數據堆積越來越嚴重,以致影響到信息共享和業務協同。油田企業迫切需要建立統一的勘探開發數據中心,這是“十二五”期間油田企業信息化建設的主體工程、核心工程與標志性工程。
油田企業勘探開發數據中心的建設目標:勘探開發數據集中采集、集中存儲、集中管理和集中使用,一體化地支持勘探開發各專業信息共享和業務協同。油田企業勘探開發數據中心的建設任務包括:(1)基礎設施、網絡系統整合優化;(2)建立統一的數據標準化體系;(3)創建維護主題數據庫(包括實時數據庫、圖形數據庫)和數據倉庫;(4)建立信息資源元庫,管理全部信息資源;(5)數據中心支持勘探開發核心業務應用系統的建設和運行。
正確理解、全面把握油田企業勘探開發數據中心的建設目標和建設任務,是十分必要、十分重要的。可是,一個時期以來,有的油田在數據中心立項和建設過程中,偏離上述目標任務,使數據中心建設停留在物理層面,只注重解決數據集中存儲、備份與安全等問題,不注意解決數據標準化建設、信息資源整合與支持應用集成問題;沒有發揮業主方的主導作用,將數據中心建設項目承包給系統集成商或軟件開發商,不注重培養自己的數據管理隊伍;數據中心設備先進,也購買安裝一些數據抽取、加載和展現軟件,但業務實用數據貧乏,開發商只給加載、調通少量數據,項目驗收后并不能投入實用。
油田企業數據中心建設的復雜性和艱巨性,超過以往的信息化工程,要獲得成功,必須首先搞好基于信息資源規劃的總體設計。
二.基于信息資源規劃總體設計的理論指導和工程化方法
我們對油田企業數據中心進行總體設計的理論方法,像在其他行業一樣,都是采用信息工程方法論(IEM)為指導的一套理論方法——基于信息資源規劃的總體設計,只不過要強調油田企業的特點。信息工程方法論是為建設“計算機化企業”的自頂向下規劃設計和自底向上建造實現相結合的一整套技術方法。我們經過引進、消化、吸收和創新發展,從理論上的論證和實踐檢驗兩個方面,總結提出了基于信息資源規劃總體設計的工程化方法,其要點如下:
1.面向勘探開發的信息資源規劃
在這里講的信息資源規劃(IRP),是指油田勘探開發信息的采集、處理、傳輸和利用的全面規劃,是側重數據流分析,為實現信息資源共享和業務協同的總體規劃。面向物探、鉆井、錄井、測井、采油和集輸等油田生產前端職能域,分析各職能域的輸入、存儲和輸出數據流,確切掌握職能域之間、以及職能域與外部的數據流,為實現信息資源共享、徹底消除“信息孤島”做好基礎工作。
2.源頭采集數據,建立共享的勘探開發主題數據庫
按照信息工程方法論,企業數據中心存儲的數據,主要是一些主題數據庫(SDB),其基本特征是:面向業務主題建立數據庫,而不是面向報表建立數據庫;強調信息共建共用,而不是部門自采自用數據;實現數據從源頭一次一處采集輸入,而不是多次多處重復采集輸入。經過信息資源規劃,優化原先的數據流,為實現在源頭采集數據,在數據中心集中管理和使用數據奠定堅實的基礎。
3.建立全油田勘探開發統一的數據標準化體系
油田企業數據標準化體系中的核心部分是信息資源管理基礎標準。 所謂“信息資源管理(IRM)基礎標準”,是指那些決定信息系統質量的、因而也是進行信息資源開發利用的最基本的標準。我們根據有關文獻的研究和實踐的探索,總結提出的信息資源管理基礎標準有:數據元素標準、信息分類編碼標準、用戶視圖標準、概念數據庫標準和邏輯數據庫標準。油田企業勘探開發信息資源管理基礎標準,可以在信息資源規劃的過程中建立。包括對上級強制標準的執行、建議(推薦)標準的選用和從本企業實際需要出發而建立的數據標準。
4.數據中心支持勘探開發核心業務應用系統的集成化建設
企業數據中心要實現業務數據的集中使用,最主要的體現就是支持核心業務應用系統的集成化開發建設和運行維護。從油田企業信息化的發展階段看,在初級階段,首先是各個專業根據自身提高工作效率的需要,開發或引進各種應用系統,業務數據自行采集、自己使用,不需要、也不太可能進行橫向的業務協同規劃,以致形成所謂的“信息孤島”。到中高級階段,信息共享和業務協同的要求日益迫切,但解決信息共享和業務協同的技術途徑有所不同。信息工程方法論認為、實踐上也得到驗證的技術途徑是,各業務應用存取數據中心的共享主題數據庫;這是專業間信息共享的最快捷、最經濟、最安全的技術途徑。因此,在總體設計時,要致力于構建業主方的、科學實用的勘探開發一體化數據模型和統一的數據標準;在應用開發時,不論是組織研發應用軟件,還是引進應用軟件產品,都要向已建立的數據模型和數據標準“看齊”——即執行統一的數據標準,按一體化數據模型進行數據庫設計,或者對引進的應用軟件產品調整和修改其數據結構,使之符合業主方的數據模型和數據標準。這樣才能建立由數據中心支持的一組核心業務應用系統,從根本上避免“信息孤島”的出現。
三.江蘇油田的勘探開發一體化數據中心建設經驗
江蘇油田到2005年,10年間由19個單位根據各自業務分散建立了51種異構數據庫,“信息孤島”林立,信息化總體水平上不去。2005年,公司信息化領導小組研究決定建立數據中心,要求統一數據標準,使生產核心業務數據從源頭采集,集中存儲、集中管理、支持集成化的使用。2006年,信息中心經過廣泛調研,跟蹤學習總結行業內數據中心建設的經驗教訓,經過專家咨詢,決定合作實施基于信息資源規劃的數據中心總體設計項目,全面落實公司領導提出的“標準一致,源頭唯一,集成集中,共建共享”原則。
2007年,公司從基層抽調熟悉油田業務的IT骨干充實信息中心隊伍,按專業選拔業務代表,在咨詢顧問方的統一培訓、技術指導和全面參與下,采用軟件支持工具,執行統一的工程化規范標準,面向油田勘探開發生產科研主營業務,包括錄井、測井、鉆井、采油、集輸、井下作業、地質研究、物探研究和生產管理九大職能域,調查分析了各專業信息資源,明確了數據源頭,統一了數據標準,在此基礎上,完成了基于信息資源規劃的江蘇油田勘探開發一體化數據中心總體設計。
在總體設計方案的指導、控制和協調下,2008、2009和2010年分三期進行工程實施。2008年完成了一期工程建設,包括三方面的建設任務:一是建立了一個真正一體化的總體架構平臺;二是完成了錄井和測井兩個業務應用系統的開發;三是建立了一套勘探開發一體化數據中心運維保障體系。2009年完成了二期工程建設,包括鉆井、采油、集輸、井下作業四大業務應用系統的開發。2010年進行三期工程建設,包括地質研究、物探研究和生產管理應用系統的開發。這三期工程建設,由于執行了總體設計方案,都做到的當年建設,當年投入運行,當年推廣應用,實現了預定的建設目標,為江蘇油田勘探開發生產、科研一體化業務協同提供了重要支撐作用,全面提升了油田信息化水平,受到一線員工、各級管理部門和決策層的一致歡迎。
四. 對油田企業“十二五”信息化建設項目的建議
項目一、在提升油田企業勘探開發一體化數據中心核心功能的基礎上,建設生產運行指揮信息系統。
江蘇油田目前勘探開發一體化的數據中心建設已初具規模,在油田生產層面,實現了勘探開發專業業務數據的集中采集、集中存儲、集中管理和集中服務的數據中心核心功能。經過三期信息化工程的建設,已實現物探、地質研究、測井、錄井、鉆井、采油注水、油氣集輸、井下作業、和生產管理等九大勘探開發專業的油田數據中心核心功能;落實了“源頭唯一、標準一致、共建共享、集中集成”的核心業務數據管理目標,使專業源頭數據實現了自動匯總,為各級業務部門的生產管理提供了高質量、高效率的信息服務。
借鑒油田企業數字化建設的經驗,有的“數字油田”建設注意了三方面的工作:一是前端以基本生產單元過程控制為核心功能的生產管理系統,重點實現對基本生產單元的過程控制和管理;二是中端以公司層面生產指揮調度、安全環保監控、應急搶險為核心功能的生產運行指揮系統;三是后端以油氣藏經營管理為核心功能的決策支持系統。
建議江蘇油田“十二五”期間開發建設的第一項重點工程是生產運行指揮信息系統。該系統以現代信息技術和通信技術加強油田生產管理前端的過程監控、動態分析、智能判識、電子巡井、精確定位、協同動作等工作,在數據中心已有專業共享數據庫的基礎上,完善動態實時數據庫和圖形數據庫建設,以支持井場、站點、作業區和采油廠各生產單元的生產運行與公司的生產指揮調度、安全環保監控和應急搶險等管理工作,創新實現油田企業的生產管理數字化和智能化。
項目二、全面深度開發利用油田企業生產經營信息資源,實現專業數據中心向綜合數據中心的轉變,建設集成化、網絡化、可視化和智能化的綜合管理信息系統。
中石化集團在“十一五”期間進行以推廣ERP為核心的信息化建設,同時提出開發建設兩級數據中心。江蘇油田遵循中石化集團的統一部署,從企業信息化建設的實際出發,首先立項和實施勘探開發一體化數據中心建設;在該項工程取得實效成果的基礎上,再總結提升總部統一部署的ERP推廣應用經驗,開發建設全油田的生產經營管理信息系統。江蘇油田在規劃“十二五”信息化建設任務時,落實《關于加強中央企業信息化工作的指導意見》(國資發[2007]8號)“核心業務應用信息系統和綜合管理信息系統達到或接近同行業的世界先進水平”的要求,不僅是有相當好的基礎,而且是有成功把握的。
綜合管理信息系統(I-MIS)是面向企業運作層、管理層和決策層的綜合信息服務系統,其基本特征是集成化、網絡化、可視化和智能化。生產運行指揮信息系統主要服務于運作層和管理層的一部分,而綜合管理信息系統則包括前者,主要服務于管理層和決策層。“著力信息技術的集成應用創新,逐步從以引進消化吸收與集成應用創新為主,過渡到以自主開發創新為主,增強企業自主創新能力”(國資發[2007]8號)。
由于企業信息化發展的階段性,江蘇油田的前期數據中心建設,側重于生產層面的勘探開發數據管理,下一階段在經營管理層面的,數據管理的資源投入和管理服務方面尚需加強。借鑒國內外企業級數據中心的建設經驗和發展趨勢,建議江蘇油田在“十二五”期間進一步加強共享數據庫建設,以確保企業內信息資源最快捷、最經濟、最安全的實現共享;同時,進行企業與外單位相關信息資源目錄與交換體系建設,以實現經營管理業務數據的自動化交換。企業數據中心的共享數據庫和數據交換平臺兩大機制,是實現企業生產經營信息資源全面深度開發利用的關鍵,就是要建設生產經營綜合數據中心。江蘇油田要不失時機地抓好這兩大機制建設,實現專業數據中心向綜合數據中心的轉變。
企業綜合管理信息系統是在綜合數據中心的支持下建設和運作的。江蘇油田前期的經營管理應用系統(如ERP、HR、EAM等),各主要功能基本上是“信息孤島”,內部信息不能共享,與外部的數據交換不能實現自動化。只有實現綜合數據中心建設,才能從根本上改變這種局面,使數據中心能夠支撐全企業的核心業務,實現生產、經營、管控的一體化。
轉載請注明出處:拓步ERP資訊網http://www.guhuozai8.cn/
本文網址:http://www.guhuozai8.cn/html/consultation/10820652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