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現今各種各樣的系統日新月異,日趨專業,而談到信息化,恐怕很多人第一個形象的反映還是ERP。這其中有很多原因,在此我們不必深較,但很明顯,這充分表明了ERP的重要性,也表明了我們對其是如何的重視。令人遺憾的是在ERP上,我們眾多的企業應用的并不理想。
ERP應用分三個層次
“在我國制造企業構成中,中小企業占有很大的比例,在大部分中型企業ERP的應用仍處于初級層面上,即對財務、采購、銷售和庫存的管理。”金蝶公司K/3產品市場部制造產品市場總監計曉軍如是說。
計曉軍認為制造企業的ERP應用水平可分為三個層次:
一是基礎管理應用層次。企業應用ERP系統覆蓋基礎的進銷存管理功能,沒有實現企業整體信息的集成和管理;
二是用計劃管理來協同企業的產供銷,實現從銷售到生產,再到采購的協同化管理;同時要求實現企業的人財物的信息集成。這階段對ERP系統就要求實現SOP(銷售與運營計劃)、MPS/MRP、CRM、HR等集成管理,全面應用系統解決企業的管理難題。作為制造企業管理的核心,MPS計劃是解決制造企業生產什么?什么時候生產?生產多少的問題。MRP計劃是解決根據主生產計劃需要什么?什么時候需要?需要多少的問題。用手工管理的方法,是沒有辦法準確、高效解決這些難題的。利用好的MPS/MRP計劃可以很好協同銷售、生產、采購三大業務部門的工作,解決盲目生產、盲目采購,生產和銷售脫節等諸多難題。計劃管理是ERP的一個核心組成部分,國內不少管理先進的制造企業已經在利用K/3的MPS/MRP工具來解決計劃管理的問題,但還有很多國內的企業內并沒有重視計劃管理的作用和很好的利用計劃管理。當然,ERP系統中能否提供滿足各種制造策略的MPS/MRP工具也是影響制造企業應用的一個因素。
三是精益管理層次。精益管理的核心在實現拉式生產,保證按需生產,最大限度地減少生產現場的浪費,充分合理利用企業資源,從而降低成本,增加效益。目前,國內制造業效率低,生產現場存在的浪費阻礙企業的進一步發展。不少制造企業已經意識到這點,正在積極學習精益管理,并準備在生產現場進行推廣。不過我們欣慰地看到已經有企業推行精益管理,并用電子看板等ERP工具來進行持續的改善。
問題的根源
為什么我們大部分中型企業還都處在第一個階段呢?計曉軍分析,以下幾個方面的原因。
外部環境尚未完全成熟。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經歷了200多年的發展,但我國改革開放才30年,整體的商業環境為沒有達到完全成熟的地步,對制造企業的管理認識還不系統和深入。很多制造企業在觀念上還存在很多可以繼續解放的地方,在對于計劃管理的重視遠遠不夠。從整個供應鏈來看,要使供應鏈更加穩定,那就一定要有計劃管理。
企業內部管理流程沒有規范。企業的很多業務流程,是企業多年運作經驗的沉淀,并沒有進行系統性的優化,更沒有從企業全局的觀念去整合具體的業務流程。各業務部門的信息不能在企業內部集成。本來用ERP系統是進行業務流程優化比較好的方法,但是有的軟件不能滿足企業優化流程的同時,保留自身的創新的個性化流程的需求。
另外,ERP系統本身也是一個原因。ERP能否覆蓋制造企業的重點管理范圍,實現集成管理、全面應用是關鍵。從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到,制造企業存在三種不同的應用層次,一套好的ERP系統能夠滿足這些不同層次應用的需求,才能幫助制造企業不斷發展的需求。同時,在計劃管理這一層次需要ERP系統提供SOP(銷售與運營計劃)、MPS/MRP、CRM、HR等功能。最后一套好的ERP軟件還要能與其它系統沒有有效的集成。比如需要和進行研發管理的PDM系統實現數據集成等。
發展快車的鐵軌是這樣構成的
相對應的,企業要想提升ERP應用水平,提升管理水平,首先要轉變思想觀念,明確目標。觀念很重要,具體一點說,要重視ERP系統的作用,特別是轉換對計劃管理的態度的,充分發揮ERP的計劃功能,另外也要重視人力資源管理對制造企業的支撐作用,在員工意愿、員工能力、組織規劃多方面加強管理,提升企業的組織能力。當然,處于不同應用階段的企業,要有意識向更高應用層次發展的意愿,用ERP的深入應用來強化企業核心管理。另外,選擇能夠幫助制造企業實現集成管理,承載企業管理個性化的ERP系統是進行ERP系統應用的基礎。
轉載請注明出處:拓步ERP資訊網http://www.guhuozai8.cn/
本文標題:ERP系統實現集成管理、全面應用是關鍵
本文網址:http://www.guhuozai8.cn/html/consultation/10820566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