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資源規劃(Information Resource Planning,簡稱IRP)是指對企事業單位或政府部門的信息從產生、獲取,到處理、存儲、傳輸和使用的全面規劃,是信息化建設的基礎工程。
企業資源計劃(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簡稱ERP)是指對企業的人、財、物等資源進行優化配置的一種方法,通常通過某種管理應用軟件來實現。
信息資源規劃(IRP)與企業資源計劃(ERP)的關系
開發利用信息資源,既是企業信息化的出發點,又是企業信息化的歸宿。企業管理信息化的實質,是利用現代管理科學和信息技術建立現代信息網絡系統,使企業管理活動各個環節通過信息的快捷流通和有效服務,實現資金流、物流和工作流的整合,達到企業資源的優化配置,不斷提高企業管理的效率和水平,進而提高企業經濟效益和核心競爭能力的過程。企業資源的優化配置是通過信息資源的開發和有效利用來實現的。在現代企業中,沒有反應快捷的現代信息網絡,就不可能及時有效地優化配置企業資源,降低生產或服務的成本,提高質量,應對激烈的市場競爭。而企業現代信息網絡的建設,必須以全面、正規的信息資源規劃(IRP)為基礎工程和先導工程。
企業資源計劃(ERP)軟件是管理信息系統的一種軟件產品。這種軟件理念的形成發展過程,是從物料需求計劃(MRP)到制造資源計劃(MRPⅡ),再到企業的人、財、物等多種資源的整合優化過程。人們容易看到的是軟件管理功能的擴展,不容易看到信息資源的整合發展過程:MRP需要建立生產計劃與原材料供應主題數據庫,MRPⅡ進而需要建立設備、員工等主題數據庫,直到ERP需要建立市場、價格、成本等主題數據庫。許多開發商只講ERP軟件有什么功能,不講有什么數據;許多管理咨詢報告講完業務流程重組(BPR),就讓企業去實施某種ERP軟件,這是很有風險的。
我們總結分析一些企業實施ERP不成功原因,發現在管理咨詢與引進ERP軟件之間存在著一個很大的“空白地帶”——如何將新的業務流程落實到信息技術的實現上?企業要獲得信息化建設的主動權,首先要分析梳理自己的業務流程,在此基礎上構思新業務流程所需要的信息系統框架,建立企業的信息標準,這就是信息資源規劃(IRP)工作。有了IRP方案/信息標準,就可以用來衡量已有應用系統與標準化、規范化的差距,找到改進提升的具體目標;可以用來衡量外來軟件系統的功能、數據結構和數據標準方面是否符合企業的要求,完全符合要求就可以買進來用,不符合要求的部分可以讓開發商修改或定制;也可以組織重新開發,遵循方案標準開發出來的信息系統,就不會再是新的“信息孤島”,而是“信息大陸”的一塊。
IRP與ERP的關系如上圖所示。其中包括SCM(供應鏈管理)和CRM(客戶關系管理)在內的種種應用軟件,只有架構在信息資源規劃方案/信息標準之上,才能在企業信息資源的開發利用上發揮所期望的作用。由此可見,IRP是ERP實施成功的保證,IRP能為企業和ERP開發商架起溝通共贏的橋梁。
轉載請注明出處:拓步ERP資訊網http://www.guhuozai8.cn/
本文標題:IRP與ERP的區別與關系
本文網址:http://www.guhuozai8.cn/html/consultation/10820560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