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十二五發展規劃推動物聯網關鍵技術研究和重點領域的應用示范已經成為綱要的一個部分。國家物聯網十二五規劃提出將電交通、物流、家居,環保,安全、工業醫療農牧業和金融服務業國防作為物聯網發展的重要領域。
物聯網是智慧城市建設最重要的載體。如今全球已經有170個城市正在進行智慧城市的試點和試驗,其中歐洲和亞洲是智慧城市開展最積極的地區中國已經有約70個城市提出了智慧城市的規劃和建設目標。
可以看到,物聯網作為新興信息技術經過一段實踐的發展,正在逐步“由虛八實”并在發展中呈現了與傳統信息化應用所不同的特征,掀起了創新的浪潮。中國電信集團副總工程師靳東濱認為物聯網產業的發展實現了應用的創新技術的創新、服務的創新以及商業模式的創新。
碎片化市場急需標準化
靳東濱認為,運營商口中所言的物聯網更多的還是M2M,而并非廣義的物聯網應用他們關注運營平臺目前運營商做的主要工作是資源和系統的集成,如果只是簡單的系統集成運營商在物聯網領域深耕數年之后也會又會上演當初在互聯網時代4起了個大早,趕了個晚集的情節。
不過,目前運營商已經意識到了這個問題把物聯網當作是未來信息化服務的轉型方向。在國內,物聯網主要是以傳感網絡為主發展起來的雖然物聯網的概念不局限于此,但仍存在一系列新特征和新問題。靳東濱將物聯網的特征總結如下。
首先,物聯網市場是一個碎片化的大市場。“很多人談及物聯網開發會覺得市場空間很大但是真正做起來的時候反而又覺得項目都很小。”靳東濱這樣說。各行各業及生活的方方面面對物聯網的需求讓人覺得市場很大,具體到每一個用戶,對產品數量的需求就變小了。
由于客戶的信息化需求很分散,在這樣的背景下,現階段運營商只能將這些需求整合在一起,提供集成的解決方案。一定要結合物聯網產業鏈資源,與合作伙伴一起聯合推進,從產業創新八手,在智能農業、智能養殖,在車聯網等領域,形成一批可以拷貝的,有規模推廣效應的應用。
其次傳感技術在不同行業的應用差異很大,這是由于物理信息、物質信息的范圍很廣而傳感器的種類和數量很多,其傳遞方式的不同為技術的推廣帶來了難度。
第三,業務的可管理性尚有欠缺。傳統的傳感網絡應用一般局限于一個企業或部門內對其可管理性的要求并不高+而物理網需要的是一個公共的、開放的平臺,采集的信息要為受眾服務因此需要業務的管理這是傳感業務向物聯網發展的一大缺陷。第四,是不同行業對技術需求特性的差異性大+成功經驗在不同行業中的拷貝存在難度。靳東濱總結道造成以上這些特征和問題的原因主要是市場增量需求缺乏、客戶認知度不高,物聯網的商業模式尚處形成階段缺乏能引領市場的強勢企業主導,缺乏完整的資源基礎如感節點,公共平臺IPV6等,導致資源無法整臺標準化進程較慢沒有推出標準化應用產品。
專注服務模式創新
從未來發展來看中國物聯網的發展分為三個階段2010年~2013年,主要是應用的創新示范工程,2013年~加15年是技術創新和標準性創新,2010年是服務創新。運營商最大的資源是管道資源,但是物聯網除了傳輸層之外,還有應用層和傳感層。運營商可以跳出M2M業務的藩籬從這四個方面入手,專注服務模式創新。
從整體產業鏈來看,傳感產業鏈主要包括獲取數據,傳輸處理和數據的應用。在獲取數據這一部分由于傳感采集的信息千變萬化因此從數據獲取到數據傳輸中存在著多種網絡相互溝通的困難,如原來通信網中沒有的智能電表其信息傳遞量非常小,它集中后需要通過3G來采集信息當它集中后大量用戶瞬間同時上傳電表數據時不斷啟動信令,會使小數據流量多頻次啟動導致癱瘓這些問題不解決未來物聯網的通信接口和溝通問題就會成為發展的束縛。在一些數據處理和數據應用的關鍵環節由于缺乏標準的支持如中間件應用程序平臺,所以導致API開發工作難度較大時問長成本高,為此中國電信與標準公建的重要參與者和終端設備的合作研發者,如中興和華為聯合推出標準。
此外基礎通訊層網絡的建設也非常重要。中國電信和物聯網應用的重要集成者和參與者以及開發伙伴共同開發物聯網的應用,以了解目前物聯網的需求,同時中國電信在積極探索建立一個物聯網的管理或應用平臺以普及物聯網并推動其產業化發展并通過物聯網的技術為社會提供成本更低、開發速度更快的平臺。
不同角色各司其職
物聯網的產業化需要有效創新的商業模式作為支撐。靳東濱將目前物聯網領域的主體分為五類第一類是原來就存在的傳感網絡的應用,其網絡層不依托于公眾的通信網傳感網內部也可以形成這樣個應用。
第二類是通過傳感網M2M的終端連接到公用網它可以是互聯網、也可以是數據專線到應用層面。
第三類是在點對點的應用以外增加中間件將不同網絡中的信息通過中間件進行整合然后集中到服務器上,這種情況下中間件起了很大作用。
第四類是傳感網絡資源成為一個共享的基礎資源,將整合的資源傳遞到公共網絡。中間件既要為本行業或本系統提供應用服務,也要為相關企業甚至是整體的社會需要提供服務。這樣相應的中間件管理就能夠提供給不同的使用者。目前這個層面的應用最多,而未來這個層面的應用也將最具有發展空間。
跨越M2M技術藩籬
在過去M2M解決的是機器通訊問題沒有業務的管理功能這是其與互聯網之間最大的差別。所以當感知層網絡通過接口和網絡相接M2M平臺將提供終端的管理能力即將不同的傳感器通過優化路由連接起來并且提供一個可靠的電路、—而在這個管理的流程中,它的管理知識針對終端網源的管理是無法滿足物聯網應用需求的因此在未來需求提供更多具備不同能力的應用中間件,以擴充M2M的功能使它逐漸從M2M平臺演變成為物聯網提供公眾性服務的平臺。
這樣它的底層感知層依然保持為M2M技術,如終端的M2M模塊和管理平臺,而頂端則通過互聯網平臺實現了通用能力和組建式的服務,這樣就能夠減少重復開發共享業務和數據,并且加快業務開發和部署的進度。
同時在增加的中間件和平臺管理層上,將云計算資源層的管理應用到物聯網中,把計算的資源存儲和網絡的資源池變成開放性的資源提供給社會。在頂層集成各種開發能力,首先是是互聯網能力如即時服務,搜索引擎和視頻的服務,其次是電信的能力包括位置的服務、語音的服務和短信的服務。
靳東濱總結道國內的物聯網產業剛剛起步+商業模式也還不成熟,隨著物聯網相關技術和應用的發展新的技術和應用不斷涌現運營商將與設備商服務商、集成商一起合作,融八當今社會的發展進程之中推動物聯網的產業化、標準化進程。
核心關注:拓步ERP系統平臺是覆蓋了眾多的業務領域、行業應用,蘊涵了豐富的ERP管理思想,集成了ERP軟件業務管理理念,功能涉及供應鏈、成本、制造、CRM、HR等眾多業務領域的管理,全面涵蓋了企業關注ERP管理系統的核心領域,是眾多中小企業信息化建設首選的ERP管理軟件信賴品牌。
轉載請注明出處:拓步ERP資訊網http://www.guhuozai8.cn/
本文標題:標準化是產業化的加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