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企業生產經營的第一環節的采購,關系到企業生產經營的穩定性和持續性。在世界范圍內,對于一個典型的企業,一般采購成本要占60%,而在中國的工業企業中,各種物資的采購成本要占到企業銷售成本的70%,并且采購業務工作量大,運作環節多,管理上容易產生漏洞。科學的合理的采購管理,將直接影響到企業的生產經營、影響到企業的最終利潤,關系到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和發展潛能。
一、常見的兩種采購方法分析
目前國內外企業已經采用的采購管理方法有許多種,如零庫存思想的JIT采購法,有效計劃的ERP采購法,供應鏈環境的各種采購法等,各種方法各有其優缺點。我們就目前國內常用的JIT采購法和ERP采購法簡單分析。
(一)JIT采購法分析
1、JIT采購模式
JIT采購是一種以需求為導向的采購方法,是以訂單為驅動的拉動式,將企業生產的各個環節連接起來的動態生產采購。它的基本思想是:把合適的數量、合適質量的物品、在合適的時間供應到合適的地點,最好地滿足用戶需要。JIT采購模式,降低庫存,減少庫存積壓和不必要的浪費,提高生產效率和顧客滿意度。
2、JIT采購的優缺點分析
JIT采購的優點有很多。首先,JIT采購大力精簡了采購的流程,極大消除了浪費,提高了工作效率。第二,單源供應是JIT采購的基本特征之一。在單源供應的情況下,對供應商比較容易管理,可以節約采購物料成本。同時,單源供應使采購方成為供應商的重要客戶,加強了合作的穩定性,保證了供應的物料的質量。第三,JIT采購是采用供應鏈同步計劃,即制造計劃、采購計劃和供應計劃同步進行、協調一致。第四,JIT采購采取小批量采購策略。小批量采購使企業可以做到以市場為中心,以銷定產,減少庫存,提高效益。
但是,JIT采購也同樣存在許多不足。第一,JIT采購是一種需求拉動式采購模式,只有當下游真正需要物料時,上游才著手生產,無法做物料采購的遠期預測。第二,采購中,看板數量主要根據訂單計算,缺乏規劃能力,沒有考慮未來的需求量。第三,JIT采購假設JIT生產線是平衡的,但是實際上生產線平衡是不容易做到的,由于流通加工過程的時間波動、設備故障等,總會產生不平衡。JIT對波動的承受能力較低,可能影響到交貨的時間,與JIT采購的準時化矛盾。第四,JIT采購與少數甚至單個供應商建立長期合作關系。
(二)ERP采購法分析
1、ERP采購模式
ERP采購系統是ERP的子系統。是根據生產訂單和銷售預測來決定主生產計劃。ERP采購模式中建立供應商的生產能力、運輸情況、信譽等基本情況的信息檔案,根據不同情況選擇最佳供應商,保證合理庫存,降低成本。ERP采購是在生產的提前期已知的假設前提下,按項目生產采購計劃進行采購其目的是滿足企業資源的優化計劃。ERP采購管理的重點是確定適當的訂貨量,選擇最佳的供應商,保持最優的庫存量,從而實現最佳的采購效益。
2、ERP采購優缺點分析
ERP系統是應用計算機技術和網絡信息系統,圍繞市場需求而建立的各種資源采購計劃,融合先進的供應鏈管理等思想和方法發展起來的,具有多項優勢。
第一,ERP采購系統可以自動協調各部門的工作,使企業各部門工作協調一致,制定合理的計劃,從而實現資源的優化配置,加快企業的資金周轉,提高企業效益和競爭力。第二,共享信息,提高效率。ERP系統要求記錄所有的采購數據,通過集成的信息系統,自動完成數據的處理工作,大量減輕工作強度,提高工作效率。第三,加強內部控制,規范流程。提高管理效率和水平。
ERP采購法缺陷主要表現在ERP系統是。個靜態結構,沒有對生產工序進行定義,也就沒有對動態過程的附屬品中間品進行有效的管理。中間品山于與工序有關。一旦經過新的工序就有新的中間品,但還不是新的物料,就導致中間品的種類和數量比原材料多得多,一種原材料經過不同工序產生不同中間品,其結構就更加復雜,給管理帶來更多困難。同時,ERP系統根據訂單和銷售預測制訂采購計劃,而銷售預測是根據歷史的銷售數據和市場需求預測而來的,但缺乏考慮企業的生產能力的限制。ERP采購系統根據預測采購物料,可能超出企業的生產能力限制,造成原材料的庫存堆積和資金周轉慢。
二、華潤紡織集團采購流程及JIT系統分析
華潤紡織有限公司是中國紡織行業著名的大型企業之一,主要從事紡織品、服裝等生產、加工和分銷業務,為華潤創業有限公司成員企業,母公司為華潤(集團)有限公司。在中國山東、江蘇、四川、陜西、河北等地擁有16家全資和控股生產企業,具有強大的貨源基地、完善高效的營銷網絡,已初步形成完整的產業鏈,客戶遍布國內外。
作為一個高效率的實業生產性企業,采購被華潤紡織集團視為重中之重,該集團采購模式的運用已取得一定成果。
作為國內紡織龍頭企業,其年原棉和化纖采購量占國內原棉、化纖市場總量的10-15%。相對于紡織行業3%的毛利而言,動則億元的固定資產投入讓這一傳統企業想要在當今市場做大做強困難重重。對資金占用最大的采購環節的控制和管理顯的尤為重要。該集團采購流程管理值得生產企業借鑒。
1、采購方法選擇
有鑒于以下幾點,華潤紡織集團采用有別于ERP采購系統的獨特采購流程。
第一,年產量超過百萬錠紗線,產品種類豐富。該集團對原料需求多樣,總類化纖,新疆棉,地產棉,進口棉,以滿足市場對產品多樣性的要求,使用JIT系統則無法保證原料的多樣性及穩定性。第二,主要以外銷為主。華潤紡織集團的銷售產業結構必然決定其對供貨及時性的苛刻要求,使用單一的ERP系統將加大庫存量或者JIT系統將無法應對多變的國際商品價格波動。第三,16家全資和控股企業由于地域及產品結構不同,對采購需求也不盡相同。該集團采購管理部門結合實際情況,以ERP系統為模板,結合部分JIT系統特點,使用一套獨特的采購管理系統。
2、采購管理架構及流程
華潤紡織集團總部位于深圳,其子公司遍布山東、江蘇、四川、陜西、河北、廣東等地。組織架構主要是以深圳總部為主,結合地區特點,統籌規劃來建立。總部設有集團采購管理部,備地工廠設立獨立采購部門。工廠采購部門統屬于總部。采購管理總部職責是收集各地采購部門信息,根據各地對不同原料需求,統一采購,并給出各季度采購指導意見。而工廠則負責統計各自工廠所需原料信息統一上報并負責協調生產。本文就其采購流程分析該采購模式:
(1)年底各工廠根據去年采購總量上報次年采購總量計劃。該計劃南工廠采購部門完成并上報總部。采購管理部根據本年度所有采購計劃作出分析報告并分析各工廠上報采購需求是否合理,給出指導意見,統一后交財務市批資金計劃后分發各工廠。
(2)按月統一采購后根據各工廠計劃合理分配原料。總部根據各月資金計劃及采購計劃統一采購后按比例及實際情況分發給各工廠。
(3)各工廠月底提交當月采購總額,并報告下月計劃,總部根據當月報告做細微調整并審批計劃。
(4)特殊訂單由子公司提交報告后自行采購。對于部分小訂單,計劃外訂單以及特色產品,各工廠有獨立采購權利,總部僅出示指導性意見。
圖1 采購管理流程圖
3、優勢分析及改進建議
可以看出,該系統既有ERP系統的特點也有JIT系統的特色。有鑒于其訂單大部分為外銷訂單,對時效要求極強。所以各工廠的常規原料儲備一般在20-35天左右。這樣以ERP采購系統分析報告為主體的庫存總量能很好的解決庫存不足而導致的過期交貨問題。其采購總量和庫存總量都建立在系統分析報告之上,各工廠負責數據收集,總部分析數據并有專門財務人貿審批財務計劃,保證合理采購的同時現金流的健康。這點在進口棉花的采購上體現的尤為明顯。
由于各工廠都需要部分進口棉來提升產品質量,但是工廠由于人員、信息不足、采購量不穩定等問題致使進口棉花采購制肘重重。總部統一采購,專業外貿人員操作、國外棉商實時溝通、采購量穩定。在節約人員成本、掌握市場行情和維護供應商關系上有天然優勢。對于部分靈活訂單和特殊產品則借鑒了JIT系統的特色。以化纖采購為例。化纖產品主要以特色為主,即在追求特殊的前提下提高利潤率。作為非常線產品,原料采購上靈活主動,有些原料僅僅選取一位高質量供應商,隨用隨采購,做到零庫存,提高效率。總體而言,該系統將集體的采購細節和數據分析獨立開來,用專業的人員處理各自工作,做到精簡人員,合理化利用資源,提高效率,控制質量。值得上產企業借鑒。
作為一個大型企業,穩定是首先需要考量的參數。那么穩定的前提必將犧牲部分靈活性。由于棉花這類大宗農產品和花錢在國際期貨市場上交易頻繁,價格波動十分巨大。所以對于采購人員而言,存在巨大的操作空間。以09年為例,其全年GM棉平均價格(約63美分)比08年高點(約81美分)降低22.3%。而07年GM等級棉花基本與09年持平略高,若此時購入大量原棉,根據08年全年進口棉采購總量1600W美元計算,將節省采購總部與投資分析部門的聯系,給出權限采購一定數量原料作為計劃外儲備,以減低采購成本。
三、結束語
隨著中國企業國際化進程的加快,國內企業將受到無與倫比的沖擊,其中傳統生產性企業在積極開拓市場的同時,加強采購管理以節約成本也越來越重要。華潤紡織企業在紡織行業這一中國傳統行業中,在在夠管理這一塊的獨特見解給了我們許多中國企業參考。結合企業自身特點并科學改善管理方法,將在很長一段時間內是我們企業走出國門的必修課。
轉載請注明出處:拓步ERP資訊網http://www.guhuozai8.cn/
本文標題:華潤紡織集團采購系統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