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用ERP對企業內部的人、財、物各方面資源進行整合。實現企業現代化信息管理系統,需要IT的技術支持。更重要的是需要人才加以啟動、實施和維護。這種人才既要懂IT技術,同時還必須具備一定的管理經驗。兩者缺一不可。但在較短時間內產生大量的這種復合型人才,是非常困難的。
1 ERP人才培養的必要性
從理論上講,ERP實施需要復合型人才。通常看待ERP有三個不同的層次,首先ERP是一種先進的管理思想和方法:其次,ERP為一種軟件,在軟件中融人了管理思想和方法;再次,ERP將軟件實施為現代化企業信息管理系統。對企業內部的人、財、物各方面資源進行整合。因此ERP人才要具備復合知識,至少要具備管理、計算機和專業知識。
從實際情況看來,很多企業在上ERP項目時。問題就出在實施環節上。突出表現為:ERP人才數量不足�;蛘逧RP人才能力不足。ERP實施需要三個不同層次上的人才:
ERP的高級人才。指企業的CIO(首席信息官)。他的要求非常高,一方面對技術有熟練的掌握。另一方面,還必須有豐富的管理經驗,能夠把技術和管理緊密結合,能夠把常規的管理技術與自己的公司特點想結合。
ERP實施顧問。要求是技術和管理的復合型人才。一名合格的ERP實施顧問從知識層面上講,必須有財務知識、計算機知識和管理知識;從經驗上看,要有一定的企業管理實踐,了解企業的管理整個過程:從技能上,還要求有較好的溝通能力和語文表達能力。而符合這些要求的人才,現在很難找到。
普通的應用人才,必須懂得ERP的基本原理。能夠熟練操作ERP的相關工具。”2004年8月12日。在大連東北財經大學舉辦的“用友ERP實驗中心交流大會”上。中國軟件協會副秘書長許建剛下了如此結論:有50070的ERP的失敗案例,是由于缺少ERP的應用人才造成的,由此看來,實施EBP人才的培養不僅必要而且迫切。
2 ERP人才缺乏,培養緩慢
據估計,到目前為止,國內合格的EIuP實施顧問不超過1000人。在全國的3190多萬家企業中,除了300余家上了ERP項目的公司外,剩下的企業有60%以上有意在近三年內實施ERP這就有可能在3年內產生大約300萬名ERP實施人才的需求。這個巨大的缺口,將成為國內企業實施ERP的嚴重障礙。
那么。造成ERP人才缺乏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呢?筆者認為,主要是由于長期以來復合型人才的培養機制不合理。
從人才來源看,目前國內的ERP人才大多依靠正規院校的學歷教育。據統計。當前國內ERP從業人員3/4以上,來自全國各大高校和科研機構的計算機專業和軟件相關專業。來自于職業技校和社會培訓機構的不足1/4。這成為ERP人才培養緩慢的直接原因。從專業配置看,ERP涉及多學科,它需要的是復合型人才,而目前國內的高校很難找到相關專業,即便是單純的管理專業或IT專業,又因為教材的老化,不能適應企業管理的進步和IT技術的發展,學生往往不能學以致用。這成為國內ERP人才結構不合理,應用型人才缺乏的主要原因。
3 校企共建ERP實驗中心,建立ERP人才培養體系
從長遠來看,要從根本上解決ERP應用人才的缺乏問題。應該從中央到地方、從院校到企業形成一個ERP人才專業程度較高、由各方面專家、教授組成的ERP人才聯動培訓網絡。利用高校和企業的資源優勢,校企共建ERP實驗中心,是整個聯動培訓網絡的核心環節。
(1)校企聯合共建ERP實驗中心的可行性。實驗中心構建的三大要素是硬件、軟件和人員。
首先,高校對實驗教學的重視和投資力度的加強,為實驗中心建設提供了硬件基礎。近年來,高等教育在立足人才市場,轉變辦學觀念上有了長足的進步。其中一個重要的方面就是提高了對實驗教學的重視程度,并逐年加大對實驗教學的投資力度。因此,實驗中心就有了賴以存在的硬件基礎。
其次,ERP市場的成熟促使應用軟件有了廣闊的選擇余地。國外軟件加快本土化進程。國內軟件逐漸成熟。各廠商在抓緊瓜分市場外,不乏一些有遠見的供應商也瞄上了教育這一巨大的潛在市場。反過來講,高等教育對ERP市場也在格外關注,許多院校都審時度勢。準備將ERP內容帶進課堂。讓教育與市場盡快接軌。在志同道和的基礎上,合作方式可以是靈活多樣的。
最后,實驗中心的市場化運做模式。將最大程度地發揮人的積極性。實驗中心傳統的投資和運作方式所帶來的種種消極后果,不利于人才的培養和實驗中心的管理運營。需要探索新的模式,市場化的運作方式有利于實驗中心長期穩定的發展。
(2)ERP實驗中心功能分析
實驗中心的培養目標明確為:培養ERP應用人才。作為綜合實驗基地,按教學、科研、社會服務三位一體的功能設計。其功能特征如下:
第一,多元化的功能。①實驗內容的多元化。ERP實驗中心提供對企業運做的全部流程進行模擬實踐的功能,包容營銷、管理、財務、生產等各個方面的實驗需求,綜合性強;②實驗對象的多元化。對內,實驗中心面向全校學生開放,覆蓋較多的學科專業和不同的學歷層次,達到一定的規模和較高的投資效益。實驗中心實行開放式管理,在實驗項目、實驗時間、實驗考核辦法等方面,給學生提供較大選擇余地。有利于因材施教,促進學生特長的發展,培養具有創新能力的人才;③社會服務功能的多元化。社會服務功能的開發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考慮:利用ERP實驗中心。舉辦各種針對崗位的短期培訓,無疑會為社會實際工作者提升自身能力提供一條有效的途徑,也是教育社會服務功能的開發嘗試。企業高層主管可以利用實驗中心豐富的案例庫、強大的專家資源實現管理新跨越。以培養ERP高級人才為主旨的各類培訓的興起,開始解決高等教育與市場的斷層問題,其中很關鍵的一個環節是實踐。ERP實驗中心可以提供最好的條件。利用實驗中心開展面向社會、面向企業的科研活動。承接企業解決方案研究,能夠充分發揮實驗中心的資源優勢,同時帶來可觀的經濟效益;④成為現代教育、教學示范中心和學術交流基地。在高等教育中引入現代化教學手段是各學科教學的發展趨勢,也是高校教學的基本要求。ERP實驗中心憑借其精良的設備、完善的教學課件、精心構思的仿真實驗設計,能夠最大程度地調動學員的主觀能動性。取得最好的實驗效果。為探索現代教育教學方式提供借鑒,同時成為學術交流的基地。
第二。仿真功能設計。實驗中心的特色在于搭建了一個仿真企業平臺,在走出校門之前。提前完成由學校向社會的過渡。為此,在實驗中心的仿真功能設計上,要力求作到三個仿真。①仿真企業環境。對環境的設計和各個實驗流程的設計,使實驗者有一個接近或仿佛置身于企業的實際環境中的感覺。這種環境可使學生自覺調整自身不同于課堂上課的狀態,促使學生主動去思考、規劃自己的實驗過程和實驗步驟,主動加入群體活動中去完成實驗。環境模擬的越真實,實驗教學的效果就越高。環境模擬不僅包括一個單位內部的工作環境,還包括企業與外部關聯單位之間的工作關系;②模擬職能崗位。模擬實驗中,一種設計思路使每個學生以企業實際業務流程為牽引,針對一個特定系統的業務,由實驗者模擬企業不同部門、不同的工作崗位,獨立完成業務處理。在局域網完備的環境下,可以由不同的學員模擬企業中的不同崗位,每個崗位都具有相應的責、權、利。讓每一個學生都找到相應“職業角色”的感覺;③仿真企業流程。在仿真企業環境中,以企業業務流程為主線,將各個業務部門、各個職能崗位。有機地連接在一起,將系統性地經濟業務深化理論與實踐全面結合,使每個實驗者深刻地體會局部與整體的關系。體會自己在流程中所處的位置和應完成的工作,體會到企業基于流程的運做模式。
4 結論
我國著名ERP專家、清華大學教授侯炳輝認為,復合型信息管理人才的嚴重匱乏,將成為企業信息化的一個巨大瓶頸。如果說國家信息化已經把企業信息化推到了前沿,那么企業信息化又把信息管理復合型人才的培養問題推到了幕前,解決好人才問題,是企業信息化的重要保障。校企合作共建ERP實驗中心,培養信息化的復合型人才,是建立ERP人才培養體系的關鍵。
轉載請注明出處:拓步ERP資訊網http://www.guhuozai8.cn/
本文標題:建立ERP人才培養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