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IDC機構對全球500位CIO進行了“企業轉型期中,除了IT,你還在做哪些”的主題調查。調查結果顯示,68.8%的CIO選擇了“流程優化”這一項,其次分別是電子商務、創新、物流/供應鏈、戰略規劃、其他、生產運營、研發、財務等。可以看出,流程優化正在成為全球企業CIO轉型跨界工作的主戰場。大部分CIO表示:“流程優化是IT基礎。達成目標或完成訂單,流程永遠是重要的基礎工作。”流程選擇IT功能,而不是IT功能制約流程,這正在成為全球企業CIO的共識經驗。
流程優化是轉型迫切之選
近期,另一項有關“CIO急需解決的十大商業問題”的調查報告顯示,位居前列的問題是“企業內部運營效率低,急需提高流程效率”。大部分CIO認為,選擇這一問題很重要的原因是由于企業流程拉的太長、不合理所致其實,早在20世紀90年代初期,哈佛大學教授Robert Kaplan和諾朗頓研究院執行長David Norton就提出了管理學經典績效評價體系——平衡計分卡,其中將流程管理作為四大重要指標來衡量企業的戰略落地。所以,有一定管理學背景知識的企業CIO們,都會關注企業內部流程的梳理。如何提高企業的運作效率、進行流程優化,成為眼下相當多的轉型企業CIO和管理者迫切需要思考的課題。??
因此,當云大物移等技術概念轟炸IT圈之時,CIO要回歸到技術驅動業務前行的大方向,向流程優化要效率。業務流程優化過程不能脫離信息技術應用的結合,用信息技術的手段來規范管理體系、固化業務流程。比如,在企業流程管理方面,BPM已經被諸多中大型企業所運用并重視起來。其實,這也反映出業務流程的優化離不開IT做支撐。信息化是各個企業內部流程優化的基礎,是信息共享和執行業務的工具。通過BPM等IT技術對企業流程管理進行優化,其流程的運營效率和對外部變化的響應速度提升數倍。
IT加快流程信息運轉效率
在企業流程的改造過程中,我們建議從優化流程角度,借助IT手段固化、加快流程管理及流轉效率。經過流程分析后,CIO可以根據設定的目標以及流程優化的原則,改善原有流程或者重新設計新的流程,簡化或合并非增值流程,減少或剔除重復、不必要流程,構建新的流程模型。新流程模型構建后應與IT技術相結合,使軟硬件和企業的實際管理運營結合起來,并將新流程固化到公司的IT系統中,如ERP或OA系統,使流程信息能通過IT技術及時匯總、處理、傳遞,這是業務流程優化過程中的一個很重要的環節。
然而,有些企業在實施BPM流程管理后,制定出一套流程管理體系和系統,但在實際應用中卻并沒有被使用,人們忘記了這些軟性約束和系統限制,又回到了原有習慣的老路上。這樣的革新反彈不是我們所要的結果,該怎么處理?用BPM流程管理系統強制化限制。當硬約束滲透到企業每個流程細節和員工的電腦系統里,人們再想延續舊有的規則去處理將會受到系統報錯,信息系統正在矯正人們按照新的信息產生、發送和接收。這類循序漸進的手段才能將流程管理優化工作真正的落地提升效率。
“當然,我們談借助BPM等IT系統手段去管理企業的各個流程,前提都是建立在針對舊有流程梳理和分析的基礎上。”H3 BPM技術負責人員談及,在梳理階段,面對的工作并不輕松,需要把那些枯燥的流程文檔、業務流程圖、說明文件進行可操作、可視化和標準化的梳理,找出問題所在。隨后,便是找出存在可優化部門、流程細節涉及的工作提升空間,分析說明舊有流程的弊端,新流程如何設計使之具有可操作性。“如此一圈下來,我們才能得出更符合企業實際需要的改善結果,用BPM等IT管理工具才會對流程管理加以正確的督導和管理。”H3 BPM咨詢調研負責人談到。
在全球CIO眼中,流程優化與管理已經被提及到十分重要的位置。因此,聚焦到中國企業中,面對互聯網+、智慧工業4.0等轉型話題,不僅需要應對外部挑戰,還需要從內部中找出突破瓶頸。在企業轉型中,部署高新技術之外,流程管理優化要成為CIO主要考慮的另一核心問題。在這一過程中,用IT工具優化流程管理變得越發重要。H3 BPM流程管理軟件也將幫助眾多國內企業重新規劃、優化流程,形成以智慧和互聯網式的企業流程運營管理模式,對外結合社會資源、拓寬企業市場邊界,內部加以優化流程、提升業務運轉效率。只有從流程優化到創新加力,才會疏通企業內部經脈鍛造出真正的競爭力。
轉載請注明出處:拓步ERP資訊網http://www.guhuozai8.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