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合架構在近兩年一直是最火熱的概念之一,HDS全球CTO在解讀2016年IT趨勢時,也談到融合式的解決方案實施將會逐漸取代集合各種最佳實踐的參考架構。融合基礎架構帶來了更先進的平臺,能夠更好地調協管理IT資源,從而獲得更高的成本效益,節省了時間。
目前很多廠商都在這個領域躍躍欲試。比如,聯想、戴爾與Nutanix的合作等等。
國外技術專家的觀點也認為,超融合基礎架構的另一個驅動因素是支持重要的新企業技術配置,無需更新或刷新已經在生產環境中工作的其他資源。例如眾所周知的 資源密集型虛擬桌面基礎設施,或實驗室測試和開發新應用程序和軟件版本。企業轉向HCI,需要一些無法在現有環境中運行的新程序。超融合技術可以提供全套 服務支持重要的新配置,無需刷新或拼湊額外的硬件。
超融合技術還改善了企業歷來薄弱的IT領域。例如,超融合平臺一般通過備份、快照或其他災難恢復工具來簡化數據保護和防災。超融合產品取代多樣化和經常斷 開連接的系統管理工具,擺脫了使用不同的工具集的繁瑣過程,通過HTTP訪問單個網絡開關配置,學習供應商特定的管理工具和其他深奧而容易出錯的設置。單 個接口處理配置、監控、報告和其他特性。附加或遠程超融合IT基礎設施都可以作為一個統一的系統管理。
在VMSky論壇里,網友seanlaser評論說:融合構架和超融合構架都是內部不想折騰的非IT主營業務公司。對于有構建能力的IT主營業務公司來 說,非單一供應商鎖定所帶來的自由和競價優勢是很明顯的,控制得好也不會造成供應商過多的管理復雜性。而且谷歌之類的核心果然還是在分散網格處理設計上, 底層核心理念和虛擬化是打不到一起去的。妄想依靠超融合架構堆出谷歌的效果是不可能達到的。預先定義的規格和鎖定的擴展路線,注定是不優化而且遭綁架的, 一旦用了,你未來是必定要繼續買的,這和現在的存儲商業路線有什么不同?真正的軟件定義存儲和軟件定義的架構意味著除了軟件本身以外應該適應起碼一個類型 的設備和廠商。其核心價值是將功能和設備分離,從而在設備上掌握更多自主權。
國內融合架構市場和技術趨勢
中橋調研發布的IT融合架構市場調查報告中談到,數據中心正不斷地向著虛擬和
云計算數據中心演進。在這一過程中,企業對IT的響應速度和 對業務的支撐能力要求越來越高,隨之而來的IT架構管理和運維成本也在快速攀升。傳統IT架構正成為中國用戶通過虛擬化和云計算快速提高IT效率的巨大阻 礙。數據中心演進、應用多元化以及IT對業務的響應速度,推動著近年來IT融合架構的迅速發展。
從中國市場IT融合架構的部署趨勢調查結果來看,中國IT融合架構市場在未來24個月將出現強增長。超過半數(54.2%)的受訪企業已經在評估或計劃部署IT融合架構。這一結果與下述市場需求驅動力密切相關:
1、提高IT對業務的響應速度。傳統IT架構下,隨著企業業務發展和應用的多元化,應用IT架構的部署和調優耗時越長,以應用為核心進行采購的資源利用率越低下,IT管理消耗的資源也越多,這使得傳統IT架構難以快速響應IT對業務的需求。
2、提高服務器虛擬化水平。阻礙中國用戶生產應用虛擬化最大的因素是虛擬化IT架構部署和管理的復雜性。43.3%的受訪企業認為IT融合架構能夠大幅度降低虛擬化技術的選擇、整合、調優和管理復雜性,彌補虛擬化管理經驗不足給虛擬化環境業務帶來的潛在風險。
3、通過私有云,實現IT架構到IT服務的轉變。私有云在未來24個月內呈現強增長趨勢(65.0%)。在私有云環境下,IT融合架構不僅加速私有云部署效率,更重要的能夠實現IT架構的集中、透明和自動化管理,從而實現彈性的IT服務交付。
什么樣的融合架構形式有利于業務拓展?
從用戶角度來講,什么樣的融合架構形式能夠有利于業務拓展,由應該以什么為標準來評估融合架構呢?中橋調研給出的答案是,目前中國市場廣為接受的兩種IT融合架構形式包括:
1、高度整合的IT融合架構。將計算節點、網絡節點、存儲節點進行預整合和預調優,以實現IT架構的集中、透明管理。
2、參考架構。以軟件為核心,將得以驗證的方案,通過第三方集成商,將來自一家或多個戰略伙伴的產品和技術進行整合,實現IT統一管理。
高度整合的IT融合架構可以最大限度降低整合調優時間,通過一點式故障診斷和排除,提高 故障排除效率。而 參考架構能夠確保異構資源整合,通過統一管理界面和模板式部署調優,降低異構管理的強度。資源集中統一管理能夠消除傳統集成帶來的管理和 故障排除復雜度。此外,無論是高度整合的IT融合架構還是參考架構,在云計算演進過程中,標準化、規范化工作負載資源動態配置以及IT架構生命周期自動化 管理尤為重要。
國外技術專家的觀點也認為,雖然對數據中心來說,超融合IT基礎架構仍是一個新領域,但超融合產品很快成熟起來,滿足了企業IT管理員需要的規模和可管理 性。超融合基礎架構幾乎可以出現在任何基于廣泛技術和投資回報目標的企業。但一些普通廠商對超融合基礎架構比融合或傳統IT部署更感興趣。
Nutanix亞太及日本市場營銷高級總監佘然諾,在評估超融合解決方案時,建議企業應該特別注意以下幾點:
1. 平臺擴展性—硬件與軟件擴展性,面向存儲與計算棧:計算和存儲在性能和容量方面均具有擴展性,并相互獨立。
2. 數據管理: 數據布局和組織是重要一環,因為它可能蘊含性能、效能和可用性方面的含義。數據不斷增長,久而久之,組織機構將需要為現有數據開發新的模式,新發現可能帶來新的業務案例。
3. 存儲效能:數據集越大,超融合系統越大,對數據管理和約簡技術(數據除重、壓縮、精簡配置等)的需求就越大。數據優化技術(自動化數據分層)也將非常重要。適合于特定環境的解決方案會促成大部分特性,即便不是全部的上述特性,得以實施和校正,不會產生大的破壞。
4. 數據彈性:彈性功能(包括復制和糾刪碼)及其所運用的精度(例如,分別用于賬戶、容器或軟件對象級別的策略)是非常重要的考量。數據彈性也應整合應用一致性、可用性和分區容錯性(CAP原理)。
5. 工作負載鄰接與服務質量:由于一切超融合解決方案的前提是支持工作負載鄰接(包括存儲工作負載),因此重要的一點是,解決方案需要支持同一集群中的混合工 作負載,包括事務和批處理工作負載(例如數據庫和分析工作負載)、激增工作負載(如虛擬桌面基礎設施)及用戶應用(如Exchange, SharePoint)。一個高性能的系統需要為計算和存儲兩大功能提供QoS。
核心關注:拓步ERP系統平臺是覆蓋了眾多的業務領域、行業應用,蘊涵了豐富的ERP管理思想,集成了ERP軟件業務管理理念,功能涉及供應鏈、成本、制造、CRM、HR等眾多業務領域的管理,全面涵蓋了企業關注ERP管理系統的核心領域,是眾多中小企業信息化建設首選的ERP管理軟件信賴品牌。
轉載請注明出處:拓步ERP資訊網http://www.guhuozai8.cn/
本文標題:2016年熱點技術預測之—— 融合架構
本文網址:http://www.guhuozai8.cn/html/support/111215200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