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
云計算和虛擬化應用的普及和深入,軟件定義正在成為行業企業和技術廠商追逐的熱點。軟件定義打破了傳統IT架構中硬件為主的運行模式,第一次突出了軟件在整個IT基礎架構中重要的角色和地位,而軟件定義又不同與虛擬化,而是徹底了實現了軟硬件的分離。硬件負責存儲和計算,軟件負責管理和控制。
一、軟件定義,到底定義了什么?
軟件定義,就是通過虛擬化將軟件和硬件分離出來,將服務器、存儲和網絡三大計算資源池化,最終實現將這些池化的虛擬化資源進行按需分割和重新組合。軟件定義的概念廣泛,包含了軟件定義網絡(SDN)、軟件定義存儲(SDS)、軟件定義數據中心等不同領域。那么軟件定義,到底定義了什么?
軟件定義思想最早源于上世紀90年代中期,當時為了推動網絡的創新,計劃在一個簡單的網絡硬件數據通路上編程,即所謂的動態網絡。但由于未能解決在一個通用的硬件底層與一個開放的上層編程環境之間劃定一個界限,而導致這一思想未能得到實時。到2006年,隨著虛擬化技術的出現,硬件與軟件的分離問題得到了初步解決,而軟件定義這一思想的研究再次被關注。
2009年,斯坦福大學Mckeown教授在動態網絡基礎上提出了軟件定義網絡(SDN)這一概念,其核心就是利用分層思想,將數據與控制相分離。在控制層,具有邏輯中心化和可編程的控制器來掌握全局網絡信息,方便運營商和科研人員管理配置網絡和部署新協議等。在數據層,交換機僅提供簡單的數據轉發功能,可以快速處理匹配的數據包,就可以很好的適應流量日益增長的需求。
與傳統架構相比,軟件定義將數據和控制分離。軟件負責管理、控制和調度硬件資源,硬件負責運算和執行。這一思想以虛擬化技術為基礎,即解決了資源的效率過底的問題,也極大了提升了資源的彈性和靈活性。從2009年開始,包括VMware、IBM、惠普、EMC、思科、華為等行業巨頭都紛紛各自的軟件定義解決方案,并在企業得到了實踐。從軟件定義網絡到網絡定義存儲,再到軟件定義數據中心,軟件定義已經從根本上解決了傳統IT架構,甚至虛擬化架構下無法解決的問題。
二、軟件定義對制造業轉型的價值
軟件定義是虛擬化時代發展的產物。軟件定義利用虛擬化技術將軟件和硬件進行分離,從而實現軟件對硬件資源的管理、控制和調度。那么對制造業而言,軟件定義對于IT架構的革新將會從哪些方面給企業的生產和管理帶來價值?
就此問題,e-works通過采訪企業人員和行業專家,結合制造業的實際生產和管理情況,總結出以下幾點優勢:
1、提升IT利用效率
無論是軟件定義網絡、軟件定義存儲,軟件定義方式的實施都是以虛擬化技術為支撐。虛擬化打破了傳統IT架構中軟硬件的緊耦合架構,實現了軟件和硬件的分離,從而為軟件定義方案的實施打下基礎。但由于虛擬化環境中的軟硬件分離是通過在物理硬件上部署虛擬化軟件實現,再在虛擬化軟件上部署操作系統和應用,使得這種硬件和軟件的分離還不夠徹底,資源效率的提升仍然存在一定限制。而軟件定義能徹底解決這個問題。因為在軟件定義架構下,硬件資源池和軟件是徹底分離的,由軟件統一對資源進行管理和調度。在這種架構下,虛擬化環境下的資源池效率能得到進步的提升。
2、降低IT投入成本
IT效率越高,購置IT硬件的成本就越低。但除了提升效率,軟件定義架構下,軟件對底層硬件架構并無特別要求。也就是說,軟件定義架構能充分的利用現有的IT資源,并不需要企業重新購置。因此,能極大的降低企業的IT成本投入。
3、擁有更好的可擴展性
由于軟件定義的實現基礎是數據和控制的分離。也就是實現了軟件和硬件之間關系的徹底分離,底層硬件的變動不直接和業務發生關系,而是由軟件進行管理。這就好像裝滿一箱一箱貨物的車子,拿掉一箱并不會對另外一箱貨物產生直接影響。也就是說,不管是移除硬件還是增加硬件,都不會對正在運行的業務造成太大影響。軟件有發現機制,能及時的對硬件的增加和刪除進行處理。因此,軟件定義架構有著更好的可擴展性和靈活性。
4、支撐智能IT轉型
隨著軟件定義應用的逐漸成熟,企業已經開始了軟件定義數據中心的實踐,通過將計算、存儲和網絡以軟件定義的形式進行部署,軟件定義數據中心將變得更加智能。目前,軟件定義數據中心已經具有內置的智能功能,可以消除系統的復雜性,以及創建彈性計算,而無需工作人員的直接指導。
核心關注:拓步ERP系統平臺是覆蓋了眾多的業務領域、行業應用,蘊涵了豐富的ERP管理思想,集成了ERP軟件業務管理理念,功能涉及供應鏈、成本、制造、CRM、HR等眾多業務領域的管理,全面涵蓋了企業關注ERP管理系統的核心領域,是眾多中小企業信息化建設首選的ERP管理軟件信賴品牌。
轉載請注明出處:拓步ERP資訊網http://www.guhuozai8.cn/
本文標題:軟件定義,到底定義了什么?
本文網址:http://www.guhuozai8.cn/html/support/111215199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