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世紀以來,在企業現代化管理需求的驅動下,鋼鐵企業以產銷一體化和財務業務一體化為核心的ERP系統在行業取得了迅猛發展,基本實現了生產、銷售、質量、財務、采購、設備、人力資源等業務領域的信息化。但是,對企業的高層領導而言,信息系統為其決策提供的支持仍顯不足,故許多企業轉而在決策支持系統、CRM、SCM等方面進行實踐,向完成5級信息化架構沖刺,但效果不甚明顯,因而信息化如何推進成為焦點。
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使鋼鐵行業提前進入經營困難期,生產成本不斷攀升,銷售價格低位震蕩,企業面臨巨大壓力,殘酷的市場競爭要求企業必須迅速采取措施擺脫困境。
中央提出的兩化融合戰略為企業由大變強、轉型發展、全面提高產品質量、提高企業國際競爭力指明了方向。
在這樣的大背景下,南鋼信息化工作以兩化融合思想為指導, 2007年ERP項目啟動,2008年主體工程上線,2009年至今項目快速拓展。南鋼在建立集成融合型信息系統工作中,創新思維、大膽實踐,取得了顯著的效果。
SUPPER ERP主要理念
創新傳統的5級理論,建設SUPPER ERP(超級ERP,縮寫為SERP),即以ERP為核心,對系統進行全方位的拓展和延伸,以業務流程運行效率為目標,突破5級界限實現產銷質一體化;以企業總體運營效益為目標,打開內外供應鏈的通道實現財務業務商務一體化;以系統低成本高效率快速建設和運行為目標,大膽創新 “一把手工程”實施“南鋼特色的Number One to Everyone系統實施方法”;全方位全時段貫徹兩化融合理念集成實施各個擴展系統,不受層級限制、不受系統影響,創新構建滿足企業需求的范圍覆蓋全、細化程度深的信息支撐平臺,持續追求企業運行效率和經營業績的顯著提升。
5級技術架構是企業信息化體系的常規選擇。隨著技術與管理的創新發展,1到5級之間承擔的任務出現交集、系統界限越來越模糊,傳統的5級系統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流程的運行和功能的完整實現;國外有些著名廠商已經把1級2級系統整合在一起共同完成帶有模型的自動化控制功能;對于4級與3級系統,“厚四薄三”和“厚三薄四”的架構設計也頻繁出現;事實上一些實施了所謂5級商務智能的系統,其功能在4級系統中已部分實現,由此帶來實施5級見不到效果的困惑;以上諸多現實告訴我們傳統5級系統模式的劃分具有歷史的局限性,需要重新認識,以便更好解決這個影響信息化發展進程的問題。
南鋼信息系統建設沒有機械的遵循5級模式,而是從實際出發、從功能需要出發、從系統構筑的具體情況出發。這種理念首先表現在三四級系統的建設上。根據產品特點和差異化戰略,南鋼在板材領域整合保留了歷史存在的板材產品MES,使之與ERP集成融合,而在棒線帶產品領域采用ERP全面實現三四級功能,使得系統結構簡化,降低了系統成本。
在供應鏈管理方面,南鋼不拘泥于系統劃分沒有引入單獨的SCM系統,而是注重業務功能的實現,在ERP及其它系統建設時,融入供應鏈的管理理念,整合各個專業系統來實現供應鏈的管理,組成南鋼內部供應鏈管理系統,同時考慮供應鏈的外延,相繼建設了銷售電子商務及采購電子商務系統,實現銷售服務的延伸和采購供應的延伸。
在決策支持系統建設上,南鋼不急于投入大量資金和人力建設龐大的數據倉庫,引入昂貴的分析工具,而是選取質量分析系統為突破口,充分吸取企業專家和行業專家的經驗,確立各類分析主題,建立可視化分析平臺和專家知識庫,同時完善數據采集,加強了質量分析及其精細化管控。
ERP的實踐探索
1 系統架構
ERP系統以會計為核心,整合公司銷售、生產/質量、設備、購運儲、人事及財務等六大領域(6M),形成具有完整功能、覆蓋企業全部業務領域的企業級整體應用框架;
以統一的數據交換標準和平臺實現異構系統的整合;
以業務流程創新為依托,構建產銷質一體化,財務業務商務一體化體系。
2 實現方法
(1)供應鏈管理的最佳實踐
以分布集成模式取代大而全模式: 目前許多企業建設供應鏈時,往往是引入大型的SCM系統,實施周期長,費用高,且與ERP等系統功能相近,甚至是重復投資、功能重疊,帶來數據源的困擾。南鋼不拘泥于系統的劃分,在ERP及其它系統建設時,融入供應鏈的管理理念,把需要由SCM系統完成的功能分散在各相關系統中實現,以分布集成模式取代大而全模式,組成南鋼的“隱形”供應鏈管理系統。ERP、MES、檢化驗、遠程計量、鐵路貨運、GPS監控、電子運輸等系統都是南鋼內部供應鏈管理的組成部分,每個系統都是供應鏈的管理節點。
以電子商務平臺作為內部供應鏈的延伸:南鋼相繼建設了銷售電子商務及采購電子商務系統,實現銷售服務和采購供應的延伸,實現了與客戶和戰略供應商信息系統的對接,實現網上超市采購,大大降低了南鋼庫存,把與供應商的關系提升到戰略合作關系,實現與產業鏈上下游企業的協同。
(2)基于知識管理和過程控管的質量分析系統
南鋼質量分析系統對離散在各個系統中的生產和質量數據并加以提煉,初步形成質量領域的ODS;以直觀的圖表方式實現質量指標對比分析;建立質量分析知識庫和知識推理規則,實現自動質量事故判定和SPC控制圖分析和質量缺陷鉆取推理綜合式質量分析,實現了質量管理的過程控制,真正做到了PDCA循環,實現了質量管理的精益化。
(3)全生命周期的集團工程項目管理系統
全流程的工程項目管理在行業內鮮見實施,南鋼工程項目管理系統具有以下特色:
實現了工程項目資金、進度、安全、質量的全方位和全生命周期管理,工程總投資、項目進度、合同付款在線管控,固定資產自動拼裝入賬;
為工程制度、過程文件及流程的執行及其標準化提供了知識型的管理平臺,符合國際項目管理協會PMBOK項目架構。
(4)高度智能的遠程集中計量系統
南鋼遠程集中計量系統,對63臺汽車磅、軌道衡、皮帶秤實現無人值守遠程計量。實現計量業務集中調度、計量員業務負荷自動均衡分配、設備負荷自動均衡,提高了計量業務的整體效率;實現計量系統的高可用性,網絡中斷時可進行應急本地化計量,并支持異秤計量。通過數據管理中心,加強崗位數據管理,完善了防作弊功能。
(5)物流GPS監控系統
該系統是南鋼物流管理的支撐平臺,實現對汽車、火車和魚雷罐車的監控和管理,使物流規范、有序、準確、安全,提高了整體物流管理水平。依據運輸計劃派車作業,對車輛實時監控與調度,保證運輸計劃的完成;通過機車和魚雷罐的實時跟蹤,合理調度鐵水,保證鐵水到達溫度,促進節能降耗;與ERP、視頻監控系統的集成,實現物流信息的多維度可視化管理;利用越界、超速報警及歷史軌跡回放功能,規范廠內交通秩序,預防在運貨物被盜損。
(6)效益預測系統
當前鋼鐵企業微利經營,如何快速應對市場變化,根據毛利預測指導接單和排產已經成了企業生存的關鍵。南鋼的效益預測系統,根據成本和銷售價格快速確定訂單毛利,指導接單并預測月度利潤;通過月度經營指標的制定,倒推原料采購成本指導原料采購和用料配比;根據銷售和原料情況倒逼工序成本,指導各工序節能降耗工作;通過處理ERP收集的各項數據,得到某時段經營成果,支持旬際、月、指定時間段三種實際結果分析。根據銷售、原料、工序成本等情況,優化資源計劃,指導接單與排產。系統提供動態效益測算表、采購成本完成表、用料結構完成表、生產成本完成表、品種毛利完成表,通過旬、月指標對比分析,找出差異,為運營決策提供依據。
(7)日成本分析系統
南鋼日成本分析系統通過對每日進行產品產量、實際原材料消耗等數據采集,結合直接人工、相關費用等數據,核算當日或一段期間的產品制造成本,分析產品成本費用發生趨勢,及時發現并解決問題;通過系統定時作業,每天早上即可看到前一天的日成本分析報表;實現了采購實際成本、明細品種的存貨帳務、在制品的核算及兩種口徑的成本大還原。該系統提高了生產經營過程的精細化管理水平。
ERP取得效果
1 建立產銷質一體化體系,計劃執行率提高到98%以上,中厚板產品余材降低5%。
2 通過坯料設計、軋制及取樣優化,提高中厚板成材率0.35%。
3 購儲運業務統一平臺實現原燃料及備件倉庫的集中管控,存貨資金一年降低17.2%。
4 財務業務一體化,實現一級核算。成本日清日結,實現1日關帳。提高快速決策能力,在應對金融危機過程中,南鋼率先停產也率先全面復產,雖然產量排名第21位,但標志企業現代化管理水平的經濟效益綜合指數、凈資產收益率等多項指標名列第一。
5 設備實現全生命周期管理,持續改善設備運行狀況,提高設備作業率2.7個百分點。
6 實現從職能管理向現代化流程管理模式轉變, 2010年6月份實現減員1047人。
7 能源管控系統對3萬多個能源檢測點實現數字化、可視化監控,通過合理計劃調度管理,減少排放,實現能源的經濟運行,2009年實現降低噸鋼綜合能耗18.4kgce/t標煤。
ERP建設對企業信息化的啟示
南鋼用三年的時間,2億元的投資,建設了覆蓋全部業務領域的182個子系統,累計實現直接經濟效益3億元以上。通過理念創新、技術創新和管理創新,發揮后發優勢,南鋼信息化在三年內從行業中游水平躍升到一流方陣,已從跟隨轉變為跟隨與創新相結合。
當今的信息化技術發展日新月異,融合應用不斷拓展,信息化將滲透到社會的每一個領域每一個細胞,信息化工作者必須以創新的思維、超前的意識思考企業信息化的發展,才能充分發揮信息化的作用,引領企業不斷創新,從優秀邁向卓越。
轉載請注明出處:拓步ERP資訊網http://www.guhuozai8.cn/
本文標題:南鋼信息化建設超級ERP系統的實踐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