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企業現狀
法士特公司的重卡汽車變速器總成市場占有率在70%以上,其上游面對著國內幾乎所有的汽車整車廠家,不同的整車廠對自己的零部件都有各自的特殊要求,相應的每種技術要求就要對應一種技術協議,也就是一個變速器生產型號,這就決定了法士特的設計模式必須按照訂單參數進行設計。
多年的積累,法士特形成了自己產品的族譜,目前族譜有100多品種。以族譜為基礎,結合上游廠商提出的技術要求簽訂技術協議,目前已產生有近2萬左右的技術協議,相應地也衍生了 2萬個左右設計BOM。
產品的特點導致公司的變形件設計頻率很高,針對不同的訂單及設計BOM,裝配工藝都需要設計相關的裝配工藝文檔及裝配BOM。
2 存在的問題
① 目前,裝配工藝人員利用CAPP編輯工具可以完成工藝卡片的編輯工作。但裝配工藝文檔完成后是以文件的格式保存在plm系統里,不同類型的裝配工藝文件沒有進行有效的關聯,一旦涉及到變更時,變更的范圍無法有效的統計,難以做到變更的有效控制。
② 在新產品研發時,研發的各個階段將產生不同階段(樣件、試制、批量生產等X的裝配工藝。目前,企業遇到轉換階段工藝文檔,由工藝人員進行手工修改,工作量比較大,而且很容易出錯或遺漏。
③ 設計BOM存在大量的變更,導致裝配工藝的變更,除設計BOM變更引發的裝配工藝變更外,還存在工藝內部優化變更以及生產現場引發的工藝變更等情況,都存在版本的管理。
④ 在裝配工藝完成后,需要將裝配工藝卡片中的各類數據進行有效的分類匯總統計,如工裝匯總表等,將此類報表提供給相應的職能部門做相應的生產準備。目前,工藝卡片以文件的形式保存在PLM系統中,沒有做相關的分類統計匯總,目前由裝配工藝人員通過手工的方式進行匯總統計,數據量大,而且容易出錯。
⑤ 設計BOM轉裝配BOM為手工進行。目前設計完成后,裝配工藝人員接收到設計BOM,在現有的系統或工具中無法完成設計BOM轉裝配BOM的工作。需要裝配工藝人員通過手工的方式再完成裝配BOM的編制。由于設計BOM變更較為頻繁,導致裝配工藝人員在編制裝配BOM時工作量非常大,也存在疏漏情況。
綜合以上描述,需要有一個裝配工藝系統來解決設計BOM轉裝配BOM的功能,除此之外,還有相關的工裝資源庫的管理、工藝模板的優化、質量文件文檔模板的確定、工藝信息的發布以及裝配工藝系統與現有系統及后續MES系統集成等需求,均需要一系列系統管理軟件及應用軟件統一平臺集成應用。
3 項目研發目標
① 建立一個完整、統一的數字化裝配工藝設計平臺對工藝信息和數據進行統一管理。
② 進一步規范工藝流程,建立適合企業技術業務流程標準的工作流程,保證設計與制造的良好溝通,提高工藝設計質量。
③ 實現工藝數據的有效管理,確立單一數據源,建立工藝文件規程編輯平臺,規范工藝文件格式和數據。
④ 通過與上游PDM系統、下游ERP、MES、WMS系統的集成,打通設計一工藝一車間數據流和信息流,發揮集成優勢,實現對工藝文檔及與零部件的管理關聯關系進行管理,便于查詢和使用。
⑤ 實現車間可視化裝配指導,降低工人理解難度和消除出錯可能性。
⑥建立企業工藝知識庫,實現企業工藝標準化和規范化,支持進行工藝數據的快速統計匯總。
4 項目實施方案
為實現以上目標,需要做到以下幾個大的模塊建設,完善改進現有CAPP功能模塊,使之適應工藝人員編制工藝作業文件需要,直接由系統導人并在裝配線終端顯示,以指導操作工現場裝配,實現裝配工藝數字化。而解決方案的核心是解決CAPP系統與PLM系統的集成模式,主要有兩種不同的集成方式,以下簡單分析比較其兩種不同集成方式的利弊。
4.1 采用CAPP管理系統與PLM系統集成方式
4.1.1 業務流程
① PLM系統通過集成接口向CAPP管理系統傳遞產品BOM信息;
② CAPP管理系統接收到PLM系統傳遞的產品BOM信息后,通過規則在CAPP管理系統中創建BOM結構或更新BOM結構;
③ BOM信息在CAPP管理系統中維護完善后,在CAPP管理系統進行工藝編制任務的分派,編制后的工藝卡片保存在CAPP管理系統中,同時,在CAPP管理系統中進行工藝簽審;
④ CAPP管理系統提供開發定制功能,輔助工藝人員快速進行裝配BOM編制,編制后的信息保存在CAPP管理系統中;
⑤ CAPP管理系統根據與PLM系統的接口約定,將相關的數據傳遞到PLM系統中進行處理及備檔。
集成方案及業務數據交互流程圖,如圖1所示。
圖1 集成方案及業務數據交互流程圖
4.1.2 優勢
①PLM系統專注于產品數據的維護和處理,CAPP管理系統專注于工藝數據的處理,利于裝配工藝卡片、裝配BOM及其它工藝技術文檔的編制;
② 基于CAPP管理平臺開發定制化模塊,輔助用戶進行裝配BOM數據的搭建、修改與管理;
③ 雙方系統數據處理相對獨立,兩個軟件系統開發的邊界比較清晰,同時,依據規定的接口規則容易判斷數據準確性以及確定責任方,避免問題不清導致的互相推卸;
④ 裝配BOM功能可擴充性強,由于此定制功能基于工藝管理平臺,因此,便于后續功能的繼續優化和擴充;
⑤ PLM系統中產品結構變更時,對現有的裝配BOM及裝配工藝影響不大,只要在原有基礎上進行相應的變動就可以了,改動量相對較小。
4.1.3 劣勢
① 數據處理在plm和CAPP供應商提供的PDM兩個系統里進行,數據讀取交互的穩定性、更改的及時性存在較大風險;
② 從項目管理角度考慮,項目關系到兩個公司的配合,一旦出現問題,存在責任不清的風險。
4.2 采用CAPP+定制模塊與PLM系統的集成方式
此方式是不使用現有CAPP管理系統平臺,只使用CAPP編輯工具,再增加定制化的模塊功能,然后,再與PLM系統集成。
4.2.1 業務流程
① PLM系統完成產品BOM信息后,按約定格式傳遞給CAPP系統,同時調用CAPP系統程序(注意此時傳遞給CAPP的BOM是即時傳遞,不在CAPP中進行存儲);
② CAPP接到PLM系統傳遞過來的產品BOM后,調用定制化的功能模塊進行裝配BOM編制;
③ 裝配BOM編制完成后,CAPP依據接口規則將編制好的數據傳遞給PLM系統;
④ PLM系統接收數據后,在PLM系統進行數據的后續處理。
業務操作數據交互流程圖,如圖2所示。
圖2 業務操作數據交互流程圖
4.2.2 優勢
① 由于沒有CAPP管理系統,因此,接收的PLM系統產品BOM數據信息是即時信息,即不需要保存,在PLM系統中需要進行工藝文檔編輯或裝配BOM編制時就調用CAPP工具+定制模塊來進行操作;
② 同一個系統平臺具有數據處理優勢;
③ 從項目管理角度考慮,兩個軟件同一個公司負責,后期服務優勢明顯(不存在扯皮現象)。
4.2.3 劣勢
① 由于是即時信息,因此,在進行編制工藝文檔或裝配BOM時,如果需要進行適時保存(防止因意外導致數據丟失),那么就要頻繁的進行CAPP+定制模塊與PLM系統的數據交互,對系統的穩定性提出要求;
② 集成系統之間數據的交互次數越多,意味著系統出現錯誤的機率也會提升,也增加了集成功能的廣度和難度,而在某一方系統的升級、功能擴展時,會對另一方系統產生影響等。
5 結語
結合以上方案論證,兩種方式均存在各自的優缺點,方案2具有數據交互及時,信息準確的優勢。從項目管理角度考慮,方案2只使用CAPP的軟件工具功能,數據的處理、工藝文件及BOM的簽審流程均在一個系統里進行,系統的穩定性較好,而且軟件供應商責權明晰,便于售后處理,所以,我們選用方案2的模式。
CAPP系統與PLM系統的集成模式的方案一旦確定,項目流程梳理的關鍵問題得以解決。再加上完善產品開發、工藝開發流程,根據產品設計BOM,創建工藝制造BOM,完善CAPP功能模塊,集成整合公司現有PLM、ERP、MES、WMS等系統軟件,最終實現了從產品開發、工藝設計到生產制造等整個工廠體系的裝配數字化工程。
轉載請注明出處:拓步ERP資訊網http://www.guhuozai8.cn/
本文標題:汽車變速器總成裝配數字化工程
本文網址:http://www.guhuozai8.cn/html/solutions/140193208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