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物流信息化的機遇與困惑
近年來在產業升級和生產方式轉變的背景下,制造業、商貿業、農業等傳統產業對物流與供應鏈建設越來越重視,與此同時物流企業進入專業化領域的成功案例也越來越多,這兩部分構成了產業物流信息化的主要內容。從信息化角度來看,成功案例集中在兩種類型:一是制造、商貿等企業如何通過信息數據的集約化管理推進內部物流資源整合與優化。關于這個問題,我們曾通過物流企業的案例說明了此類整合要處理好管理架構的集中與分散的關系,實際上也就是處理好效率與活力的關系,并提倡信息管理的集中度通常應高于決策管理的集中度,這些做法其他企業也是可以借鑒的。二是物流企業如何與客戶的信息數據整合,推進供應鏈建設,我們特別注意到這方面在深化。在案例中有的公司稱之為從“數據級”整合轉向“流程級”整合。在“數據級”整合階段,重點在于解決信息系統之間數據的標準、安全、可靠等層面,并不涉及雙方的流程協調與整體優化,進入到“流程級”整合,各自還要調整系統(包括流程)來實現協同和優化的目的,說明已經開始形成了整合效益和雙贏的機制,這一步的深化是具有重要意義的。物流企業要順應這樣的趨勢,加快過渡的進程。
值得重視的是,面對這樣一個進程,物流企業往往會在實踐中感到困惑或徘徊,因為物流企業往往是被動的,是被整合的,要按照客戶的標準去修改信息接口、調整自身的流程,這反映了到目前為止在絕大多數情況下產業供應鏈的“鏈主”是制造企業、商貿企業等客戶,而不是物流企業。這可能正是生產性服務業的一個基本特征,如果不承認“鏈主”在供應鏈建設中的主導地位,適當地調整自己的策略,物流企業的專業化探索就會走彎路、事倍功半。因此只有正視現實,正確地定位,物流企業才有可能化被動為主動,更好地去創造整合的新價值,在供應鏈上提高話語權,獲得合理的回報。
所謂的正確定位,有一個重要特征,就是物流企業要改造自身的KPI體系。過去,自身的KPI是以降低成本為核心的,客戶的KPI只是約束條件;現在要把客戶的主要KPI納入自身的目標體系當中,這樣才能和客戶的利益一致起來,去發現整合協同的效益。至于信息系統的建設只不過是這些關系、流程、KPI的固化形式,這些問題理順了,技術問題也就迎刃而解了。
公共信息平臺的發展依賴于公共服務的創新
公共信息平臺無疑是物流信息化中最具挑戰性的內容,因為各級政府十分重視,已經投了大量資金,可預見的未來還會投入更多的資金,但是到目前為止可以稱之為成功典范的案例極少,尤其是能在商業模式堪稱成功的更少。相反地,商業資本投資于信息平臺的還有一些成功的案例。所以我們要更多地關心政府投資或支持的一些公共平臺如何建設的問題。我們欣喜地看到像浙江省道路運輸管理局建設的物流電子樞紐在這方面有了新的突破。
為什么會有大量的失敗?最根本的原因是政府投資的平臺沒有明確定位在公共服務的基礎上,結果不是進入了商業領域卻又不允許客戶選擇,就是提供的公共服務并沒有價值,客戶不會去選擇。解決上述問題,一是明確公共信息平臺的商業模式,即商業平臺可以贏利,但不能壟斷,要通過客戶的選擇來競爭;而壟斷(或強制)性平臺不能贏利,要有合理授權,體現公益性;二是大力發展公共服務的創新。公共平臺的需求呼聲極大,成功者極少,說明公共服務亟待創新。浙江的物流電子樞紐把服務定位在標準化,因此只做信息的交換而不做交易,這是對公共服務比較準確的把握。
從成功的案例來看,把公共物流信息平臺的職能定位在物流信息的互聯互通上顯然是不夠的,因為互聯網已經基本解決了一切信息的互聯互通問題,物流平臺則要解決物流的服務和流程能夠互聯互通,責任能夠傳遞,能夠滿足商業上組網和管控的要求。這里要明確兩點:一是這里所指的物流信息背后都關聯著某種服務和責任,屬于商務信息或管理信息;二是信息的整合是要完成相關物流服務和責任管控的整合,形成新的物流服務和管控體系。顯然單純的信息網站很難滿足這樣的需求,因為一般的信息交換背后并不要求交換服務和傳遞責任。
目前公共服務的整合與公共信息的開放就是最現實的公共服務創新,至少可以從以下兩點做起:一是建設通關、商檢、質檢、年檢等政府監管的整合平臺,形成一站式服務;二是建設政府可以開放的信息查詢平臺,提供規范服務,例如企業注冊、身份證查驗、車牌查驗、特殊資質查驗、交通道路和氣候實時信息等。除了有這樣的信息平臺可供使用,還可做成標準的系統插件,很容易地被整合到企業的信息系統內部去,可以得到同樣的服務,這樣企業的物流流程就把公共平臺的服務整合到自身的物流流程和管控體系中去了。
重視物聯網發展對物流信息化帶來的深刻影響
物聯網是當前物流信息化的一個新熱點,但主要還是熱在技術界,產業界則相對較冷,這反映了一個偏差,即把物聯網單純地看成是一種技術創新,而忽視了對未來信息化的方向和方法可能會產生的深刻影響,這些影響對于產業界從事信息化應用的人來說卻是不可不關注的。這里分別從信息的采集、傳輸、應用三個環節簡要地列舉幾點:
物聯網時代的信息化建設,在信息源端,要把社會資源納入規劃。過去一切信息靠自身投資來采集,建成完全封閉的系統,這樣的時代過去了,物聯網時代將是一個信息空前豐富,需要用整合的方式加以組織和利用的時代,同時也是開放自身信息去尋求利益的時代。
在互聯互通的環節,信息系統開放與安全的矛盾越來越突出。信息化固然有利于透明化,但是如果信息關聯著價值和責任,不透明可能正是需要的,這就是信息安全性的本質所在。因此在物流信息化過程中透明化總是相對的,而各種形式的不透明、不對稱才是絕對的,在絕大多數情況下安全性重于透明化,是決定透明化分寸的前提。從技術上看,讓系統透明起來并不難,難的是讓系統有合理的不透明,體現管理和商務的安全性要求。
在信息加工應用一端,各類集中的數據中心建設是成敗的最終標志。經過數據采集、互聯互通以后會進入數據加工和智能化應用的階段,許多專家也已經提到數據挖掘、知識管理等技術和相應的人才將可能成為物聯網發展的瓶頸。但這里還有兩個可能會被忽視的問題:一是網絡結構趨于集中化,即呈現神經網絡模型特征,信息的管理、加工、服務的集中模式會越來越明顯;二是數據中心的建設將成為成敗的關鍵。因為物聯網的發展只能是局部開始,逐漸整合,因此各類數據中心的建設與發展將成為所有矛盾的焦點,如技術標準、商業模式、流程管理、成本效益等都要在局部取得成功,最終表現為數據中心能否成功、成長。
物聯網的發展并不是一個突變的過程,而是從信息整合向服務和管控整合的深化,上面列舉的幾個問題可能是這種深化的標志,也可以說是難點。在今后的物流信息化實踐中有意識地加以探索解決,積累起來,推廣開來,就是物聯網發展的進程。
核心關注:拓步ERP系統平臺是覆蓋了眾多的業務領域、行業應用,蘊涵了豐富的ERP管理思想,集成了ERP軟件業務管理理念,功能涉及供應鏈、成本、制造、CRM、HR等眾多業務領域的管理,全面涵蓋了企業關注ERP管理系統的核心領域,是眾多中小企業信息化建設首選的ERP管理軟件信賴品牌。
轉載請注明出處:拓步ERP資訊網http://www.guhuozai8.cn/
本文標題:當前物流信息化的熱點及發展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