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上線過程中的注意事項
3.1 上線培訓
一個龐大的ERP系統,很難要求員工成為對系統的方方面面都能嫻熟的全能型人才,何況不同職能部門在ERP內的作用權限也限制了其能掌握的技能部分。而且很多公司都容易忽視對一線人員進行系統概念培訓,認為公認主要懂得自己的操作部分就可以,結果導致每個環節的人員只掌握各自技能,當系統出錯時,搞不清楚出錯原因是生產排產問題還是數據問題。
系統內一線人員的作用類似于自然科學中食物鏈的金字塔底端,一旦出錯,整個金字塔都會崩潰,特別是對以投料形式生產和成品不受投料影響允許報工現象的控制(物料在搬工后,其在這道報工的上序上就屬于成品;理論上是需要投料并消耗的料)。
解決方案:1)切實做好全員培訓及考核工作,ERP系統需要全員的支持;2)上線后,一線人員操作過程遇到任何問題,都應通過生產管理部門篩選分類后發放不同部門修正。
3.2 一物多碼
一物多碼即同種物料在不同使用環境擁有不同描述,以及圖號、編碼等信息的情況。由于數據數量龐大,產品通用化程度不高時,極易存在一物多碼的情況。一物多碼會使庫存的準確性受到強烈的沖擊,導致月底盤點庫存數據時,需要采取凍結物料等措施再對數據進行調整,工作量巨大。
解決方案:1)上線早期要及時發現問題,及時解決問題,在上線過程中要不斷修正一物多碼的情況,以使物料庫存清晰,消耗明白;2)除了一物多碼外,還要仔細識別庫存中相似性過大的零部件,若視覺上無法區別,必須以不同的器具給予區別。
3.3 管理節點設置
庫存管理是否與現場管理節點一致,對于因管理資源等問題而存在步部分可控程度差的報工點需特別注意。對于大部分車間,采用反沖的方式(即成品報工,相關物料自動識別成已消耗)對庫存進行管理;而對于部分采用投料進行管理的車間,一線操作人員的操作顯得特別重要。因為即使系統內沒有投料,物料還是可以生產并且報工的。
解決方案:盡量減少非正常報工等灰色地帶應重點關注并及時調整數據差異。
3.4 物料采購類型
物料采購中存在工序外協、標準委外、標準采購等類型。其中工序外協、標準委外是容易混淆的部分,由此引申的現場和系統的靈活轉換——工序外協也是可以做成標準委外的。不同的是,工序外協只是在工藝路線上體現外協工序服務費,無法控制物料在外協狀態時的庫存狀態;而標準委外則需要該物料至少有兩種狀態物料編碼:委外時編碼和委外結束時編碼,這樣做的好處就是物科處于委外狀態時,系統也能進行庫存管理。
解決方案:對于易混淆的概念,每個部門都應統一理解,才能避免在后續更改過程中對其余部門工作量的影響。
3.5 各職能部門的角色分配
不同職能部門作用不同,因此和上線前,需明確各職能部門在系統內適合扮演的角色以及相應的系統權限。在我公司上線的過程中,由于在明確ERP系統投限步驟上沒有逐條明確說明,導致在后續使用過程中,相關部門不懂得如何利用靈活多樣的方法查詢數據使用的出錯記錄。
解決方案:結合系統設置角色及相應的權限,明確各部門職責,適當擴展關聯角色的部分權限,提高系統操作嫻熟度。
3.6 模擬測試問題
正式上線前,維護測試系統是必不可少的。在測試系統內,對整個企業工作流程、數據狀況進行多次完整測試,務必保證正式上線后系統作用能達成預期效果。
解決方案:正式系統上線前必須做好測試系統上線工作,早發現問題早解決。
3.7 數據版本
龐大的數據量導致數據零錯誤可能性微乎其微,因此要對數據版本整理清晰,也就是要對數據的時效性嚴格把控。值得一提的是:數據版本的控制必須貫穿整個ERP項目,從始至終。
轉載請注明出處:拓步ERP資訊網http://www.guhuozai8.cn/
本文標題:ERP系統:上線過程中的注意事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