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RP從對企業內部供應鏈的管理延伸和發展為面向全行業的廣義產業鏈管理,管理的資源對象從企業內部擴展到了外部。而在知識經濟即將到來的今天,企業已經開始認識到他們最寶貴的資產和資源是知識,知識已成為推動經濟增長的動力,故在ERP的管理范圍內,將增加新的內容--知識管理。
早在80年代,保羅·羅默教授就曾提出了經濟增長四要素理論,其核心思想是把知識作為經濟增長最重要的要素,他認為:首先,知識能提高收益;其次,知識需要投資;第三,知識與投資存在良性循環關系,投資促進知識,知識促進投資。現今,企業的價值已不在于擁有多少廠房、設備和產品,而在于知識產權、客戶的信賴程度、與商業伙伴合作的能力、電信基礎結構,以及雇員的創造潛力和技能等,公司中最大的資產就是繼資本、勞動之后脫穎而出的"第三資源"--知識資源。為此,ERP在21世紀的知識經濟社會環境下,將把企業的知識資源納入其管理之中,即把知識的識別、獲取、開發、分解、儲存、傳遞、共享等組成一條知識鏈,并對其進行有效地管理。
什么是知識管理
知識經濟是以知識為基礎的經濟,是建立在知識的生產、分配和使用之上的經濟。在知識經濟時代,知識是企業最重要的戰略性資源,知識管理是企業面臨的新挑戰。目前,對于知識管理的描述有多種,筆者認為最好的應屬卡爾·費拉保羅的提法,即"知識管理就是運用集體的智慧提高應變能力和創新能力,是為企業實現顯性知識和隱性知識共享提供的新途徑"。簡單地說,知識管理就是企業對其所擁有的知識資源進行管理的過程。而如何識別、獲取、開發、分解、儲存、傳遞知識,從而使每個員工在最大限度地貢獻出知識的同時,也能享用他人的知識,是知識管理的最終目標。
當今國際管理信息發展的三個趨勢是:從信息管理走向知識管理、從信息資源開發走向知識資源開發、由客戶機/服務器結構走向Internrt結構。知識管理則是信息管理的延伸和發展,信息管理只是將各種各樣的信息以一定的方式匯總、組織起來,方便人們利用計算機進行查詢和檢索,然而,如何由信息產生知識,即如何利用數據信息取得知識、再利用知識獲得最大的利潤或效益,這已經上升到一個新的層次。知識是由信息而來,它是通過對信息的提取、識別、分析和歸納轉換而來的,故信息管理是知識管理的基礎,知識管理則是信息管理的延申。知識管理是通過一組問答序列,即解決方案的集合尋找和識別與問題有關的關鍵性信息,并將這些信息進行提取,形成對某一問題的專門知識,作為決策的依據。在信息社會和知識社會,信息、知識和一些專門的技巧是獲取利潤的工具。知識管理是把信息轉化為知識,用知識指導決策付諸行動,再將該行動轉化為利潤。
知識管理的內容及企業知識鏈管理
我們常說的知識大致可以分為四大類:即Know-what(知道是什么的知識),是指關于企業事實方面的知識,例如企業有多少員工、產品用的什么原料、企業的主要產品等; Kno w-why (知道為什么的知識),是指明白企業生
轉載請注明出處:拓步ERP資訊網http://www.guhuozai8.cn/
本文標題:ERP系統中的知識鏈管理
本文網址:http://www.guhuozai8.cn/html/consultation/10820657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