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評估和選型ERP系統所關注的因素》主要以“了解同行企業應用”,“進行數據測試”,“訪問相頭號的軟件公司”,“觀看軟件演示”,“訪問軟件典型用戶”,“其它”等六個因素為調查基數。調查的結果顯示,“訪問軟件典型用戶”占到了CIO評估和選型的38.1%,“觀看軟件演示”占到了56.5%,“訪問相關的軟件公司”占到了57.2%,“進行數據測試”占到了58.6%,而“了解同行企業應用”則最高,占到了92.1%
從調查的結果來看, “了解同行企業應用”成為企業CIO在評估和選型ERP必須所做的工作重點之一,也是企業評估和選型ERP所關注的因素。
從調查的結果我們可以預測,“訪問軟件典型用戶”將成為未來企業CIO日常工作中必不缺少的一項。
做好ERP選型是關健
選型和評估一直是企業CIO的問題,也是CEO所關心的。 對于信息化項目少則幾萬,動輒上百萬或者上千萬億級的。因此,企業每做一個信息化系統都存在很大的風險。
做好信息化項目選型是關健,有觀點稱“信息化能不能成功,關健在于選型,信息系統選型是是信息化成功的第一步”,那么企業的CIO如何做好選型呢?又是如何做好系統評估工作?筆者認為有幾點。
1、符合企業自身業務的系統
ERP是為了滿足企業業務的需求及日常的管理,只有符合企業的業務才是選型的關健部分之一。現階段國內外ERP廠商提供的產品各式不一樣,針對不同的行業提出了不同的解決方案但并不完整。“術業有專攻”, 雖然ERP廠商大肆宣傳ERP可以滿足不同企業不同業務的需求,但ERP并不是“萬能”,同時,因ERP涉及到的行業比較多很難讓ERP廠商對某一領域或者某一行業有“專政”現象,這就造成ERP本身的產品功能具有大而全、并不是完全適應企業的業務等特點。CIO在選型ERP前一定要了解ERP廠商產品的特點,是不是適合企業業務、是否能滿足企業業務的需求。只有在滿足企業的業務需求的前題下,系統才能最基本的使用用,否則產品就沒有任何的價值。
2、合理的“價格戰”
IT的價格無法衡定,尤期是軟件產品,它是一種無形的資產,“對于企業來講,如果能起到作用那么它值百萬元,如果對于企業不適合,那么它一分鐘也不值”業內著名的CIO講道。對于企業來講實施信息化具有高成本,高投入,而且見效慢等特點。每一個信息系統在選型初期IT廠商都會報很高的價格。對于企業CIO來講選對了適合企業的信息化產品僅僅是開頭第一步。
企業有企業的承受能力,對于IT預算更是謹慎,因此,花好每一筆錢對于企業都是非常重要,IT廠商報價通常都是非常高,在報價方面可同時咨詢行業內的價格,雖然不同企業的IT產品價格不同,但價格相差無幾。一位企業的CIO曾向筆記者透露:“IT廠商的價格還是可以“砍”的,在保證適應性方面都可以把價格降下來,比如某IT廠商報價200萬的BI項目, 經過“砍”價,大約30幾萬就可以拿下來“。我們可以看到做IT產品不是IT廠商的“專利” ,CIO有權力、也有義務幫助企業把好“價格關”。
3、 強大的后續保障服務
選對了ERP產品也和IT廠商談妥了價格,這只是信息化開始,系統在實施、上線過程當中會遇到很多的問題,比如沒有強大的技術支持,企業面臨市場的競爭隨時做出調整策略,而相應的IT確沒有及時的服務或者無法跟進,造成企業無法在競爭中生存。某著名電機廠CIO講道:“我們在選用IT產品時,一定要考慮好廠商的服務能力以及實施能力。我們曾經就吃過這樣的一次虧,IT廠商的產品非常不錯也非常適合企業的業務需求,而且在行業的口碑都非常好,但就是有一點,他們的實施和后續服務能力比較差。因為IT廠商的原因,促使企業很多的項目只能延遲。”
信息化是一項“沒完沒了”的工作, 只有企業存在、有競爭存在,那么信息化就永遠存在,作為IT廠商如果無法提供強大的服務力,無疑只能服務于一些小型或者中小企業企業,對于大型企業來講,如果不及及時的實施、服務,那樣直接的結果就是讓企業在競爭淘汰出局,因此,CIO在選擇信息化產品時,同時也要考查IT企業是否具備強大的服務能力、服務的質量。
評估信息化ERP 需要CIO不懈的努力
信息化的實際應用效果與企業預期之間常存在著巨大落差與矛盾,促使CIO不得不重新審視、評估信息化的效用與價值。于是,建立一套系統規范的評價IT部門績效、衡量企業信息化投資成果的綜合評估體系,尤其是創建IT建設盈利模式正成為一個備受CIO關注的重點話題與使命,也是許多企業面臨的最為迫切需要解決的任務之一。 ERP能力指標體系的設置,一方面要有綜合性,使盡量少的指標既能按單項指標、部門、地區進行統計,又能完成綜合評價的任務;另一方面要有可操作性,充分利用現有的統計渠道和統計數據,輔以抽樣方法,獲得較為準確的結果。那么,CIO應該如何來評估ERP系統呢?
1、為ERP系統打分
ERP的實施是按照實施的周期及難度、復雜度來做,因此CIO在實施制定ERP項目的時候,應制定相應的分數體制來為企業ERP系統打分,每一個階段都需要為ERP系統實施的進行打分評估,積少成多。當項目用了幾個月或者一年上線后可依據各個階段的分數對于整個ERP系統做也一個總體評估,哪些部分已經很好、哪些部分還需要加強等這些基本的工作將幫助CIO更加有利地考核ERP系統的性能及其在未來在實施其它系統中將要遇到的問題進行一個匯總。
2、了解同行業ERP應用的狀況
一個ERP系統的好與不好主要看是否能解決問題,不同企業的應用水平不同。身在CIO職位上CIO必須要了解同行業的狀況,比如同一行業內他們用的是什么系統,能給企業帶來什么樣子的價值。在還未應用企業ERP系統前的CIO,這是對于他們做好ERP或者信息化的最可行辦法之一。只有了解了同行業信息系統的應用,才能總結出CIO本身做信息化的思路,結合以往失敗的案例,分析、總結現階段信息系統存在的問題的原因,規避企業信息化項目存在的風險。
3、對于可操作性評估。
ERP軟件的最終目的是讓企業的廣大職工都能夠使用,所以可操作性如何是項目成功與否的另一項重要指標。企業的大多數使用者,尤其是一線的職工,計算機的水平都不會太高,如何讓軟件具有很容易操作的界面,讓普通的職工也能夠使用軟件來操作,確保每一位使用者都能夠方便快捷的使用ERP軟件是項目成功的重要條件。因此,ERP系統的設計最好能簡單易用化, 而企業CIO及IT廠商在設計系統時,往往忽略了這一點。
4、建立科學、系統、全面的評估方法
考察信息化應用成功與否,是要采用完整的評估模型與相應的指標體系進行綜合評估,并結合一定的標準,對企業信息化應用的效果進行分析。因此從評估方法來看需要建立一套可以進行科學、系統、全面的評估方法,幫助企業CIO及CEO提高對于ERP或者是信息化的認識與重視。
通過以上分析,我們不難看出,實施ERP其實是一個長期、艱苦的過程。CIO需要去了解、評估ERP自身的,而評估中又不能僅從ERP擁有多少功能、多少品牌出發,而是需要從整體出發、適應能力、價格等方面進行全面的評估;只有這幾方面的能力都得到提升,整個信息化的價值才能真正的提升上去。
轉載請注明出處:拓步ERP資訊網http://www.guhuozai8.cn/
本文標題:評估信息化ERP 需要CIO不懈的努力
本文網址:http://www.guhuozai8.cn/html/consultation/10820421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