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在網絡信息技術高速發展的今天,中國制造2025、工業4.0成為熱點,“互聯網+”催生新業態、造就新機遇。傳統企業如果不能與時俱進地變革生產經營管理模式,就必將面臨被淘汰的危機。企業必須立足行業特點,通過與信息化技術深度融合,革新管理模式并挖掘信息資源價值,才能有效增強自身的核心競爭力,適應形勢,謀生存、求發展。本文重點論述如何借助流程信息化推動企業管理轉型、升級。
中原石油石化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中原石化)是中石化控股的石化企業,包括石油化工和煤化工兩條生產路線共10套生產裝置,主要生產塑料原料聚乙烯、聚丙烯產品,產品立足中原、輻射十幾個省市。隨著石油石化行業面臨的國際競爭形勢愈加嚴峻,對于傳統的是石化企業來說,要保持競爭力,重在轉型升級。
而兩化融合則是實現轉型升級的有力手段。兩化融合包括技術融合、產品融合、業務融合、產業衍生四方面。其中,業務融合是指將信息技術應用到企業研發設計、生產制造、經營管理、市場營銷等各個環節。業務流程恰好是體現企業一系列價值轉換活動的組合,是企業戰略目標和管理體系的載體,是貫穿企業各類資源的紐帶,更是連接業務和信息技術的橋梁。因此,業務流程信息化是促進兩化融合、系統化地推動企業管理轉型升級的必由之路。業務流程信息化將信息技術融入到企業研發設計、生產制造、經營管理、市場營銷等各個環節,實現企業管理轉型升級。
筆者結合中原石化信息化發展歷程及促進兩化深度融合的管理思路,討論流程信息化對于優化企業管理、促進企業轉型發展的重要作用和實施思路。
1、中原石化信息化發展歷程及現狀
和其它傳統生產型企業類似,中原石化信息化發展由單項應用階段逐步過渡到綜合集成應用階段,正向協同創新更高階應用方向努力。中原石化的信息化系統經過不斷實踐、升級日趨成熟,包括以財務管理和業務應用為核心的ERP系統、行政管理的公文管理OA系統、生產運行管理MES系統、質量檢驗管理LIMS系統、安全管理HSE系統、設備管理EM系統等等,公司已構建起以數據自動化采集為基礎、以全面覆蓋的生產執行相關信息系統為支撐、以經營管理類信息系統為統攬的信息化應用格局,為深入開展兩化融合實踐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圖1 中原石化信息化架構
2、信息化工作深入開展遇到的主要問題及管理提升需求
經過多年的穩步發展,中原石化的信息化建設已經具備了良好的基礎,但隨著各類應用的增多,企業信息化遇到了以下困擾:
1)公司面臨多項專業管理體系標準化認證的需求,如內部控制、質量管理ISO9000、能源管理、兩化融合貫標等,不同主題由相應專業部門分別管理。但歸根結底企業只有一套實質上的業務流程,不同口徑的重復編制不可避免地形成差異化、不可復用,公司的管理制度、職責、流程難以真正落到實處,分工、責任與權限界定很難做到清晰合理、制衡受控,工作中存在重復低效、推諉扯皮等內耗現象;
2)專業信息系統中的各類業務流程目標定位于專業區域,對公司總體戰略目標支撐乏力。
3)部分信息系統間實現了集成,仍存在“信息孤島”。
4)整體協同性不夠,業務流程未實現可視透明,不便于知識共享,。
面對發展的瓶頸,中原石化提出,整合包括兩化融合管理體系在內的專業管理標準化要求,建立“一體化管理體系”的思路。做好業務流程信息化,才能真正實現企業管理和信息化融合的協同創新轉變,大大增強公司的管理效能與核心競爭力,將生產“制”造轉向“智”造,將經營管理轉向“精、贏”。
3、業務流程信息化
業務流程信息化是依法制企的有力抓手。包括流程標準化管理和流程執行過程兩方面。
3.1 業務流程標準化管理。
首先應就管理體系一體化工作開展業務流程的全面梳理和優化。國內外優秀企業的管理實踐告訴我們,公司層面的BPM流程梳理是必須要做、且要克服困難阻力下決心要做好的。立足企業全局,緊緊圍繞戰略目標,科學做好頂層設計規劃,樹立全局觀念、拔高標準進行流程和績效目標的設置,以整體流程的精簡高效為原則,以加強業務過程風險控制、注重績效成果為導向,將管理制度、機構職責、業務流程、績效指標體系有機地配套、聯系起來,關、停、并、轉那些形同擺設或增負減效的管理措施,相應優化體制機制,適度改革并建立與管理目標相適應的扁平化組織結構。
其次是利用信息化手段落實標準化管理。選用優秀的軟件工具組織實施業務流程建模,以標準化的形式整合業務流程的各方面要素,包括組織、產品與服務、功能、數據等信息,以業務流程為主線,有序貫穿過程環節和要素,集結主體角色、表單、系統、制度、關鍵控制點及相互聯系,建立全公司一盤棋的格局,形成企業級的業務流程知識庫,根治傳統方式下流程和制度管理存在的問題,大大降低各項專業管理體系的維護成本,提高各管理體系的協同性和執行效力,為確保業務流程信息化項目的實施效率和準確性奠定基礎。
3.2 流程執行過程信息化,即整合信息資源建立一體化協同業務流程信息平臺。
通過業務流程執行過程信息化的整合再造,一方面是統一信息平臺入口,可視化、透明化地全面貫穿人員、部門、系統、業務、合作伙伴等流程要素,理順并密切相關點的協作關系,減少內耗,將員工從低效的繁文瑣節中解放出來;另一方面通過集成業務和管理活動涉及的制度、憑證、表單、關鍵控制條件等信息,既積累了企業級的業務流程知識寶庫,建立并充分共享信息資源,又便于設計標準化的崗位角色,建立起權責相應、互斥制衡的授權體系,同時還能將績效管理前置、過程化,使執行與監督、約束并行,大大降低管理成本。
在此過程中,信息標準化很關鍵,要結合已有信息系統資源,整理對照共用信息,制訂統一的標準化信息策略,并建立規范管理機制,可保證在用信息的準確過渡以及動態信息規范更新。另外還要注意,在整合、歸并已有信息系統功能和資源的前提下,還要填平補齊完善流程環節、過程數據和自動化數據采集手段,集結建立人、財、物、事件等元素多維度網絡化互聯的大數據資源。
4、流程管理的深化應用
中原石化目前正在計劃部署流程管理信息化工作,而未來,還將運用各類新技術實現流程管理的深化應用。例如,將大數據應用與BPM結合,能有效提高工廠智能化程度,利用數據分析技術,針對客戶需求可以進一步優化銷售服務流程;針對化工生產,整理不同工況下的原料和能源的投入與產出情況,能提高生產方案效益測算精度,從而實現生產成本、能源消耗和產品質量最優化的生產組織運行效果;著眼于績效管理,可以展開對流程執行過程和成果數據的分析,有助于客觀評價部門及個人績效情況,及時發現風險或問題,并與時俱進地適時優化調整流程設置;對工時進行分析,可以全面掌握勞動資源分布及利用情況,促進組織結構和人力資源管理的科學化;圍繞經營目標管理,貼近市場加強價值鏈數據分析,建立靈活的智能預警規則,能大大提高企業決策應變的敏捷、敏銳度,快速決斷增盈止損。再比如,將物聯網與BPM相結合,利用無線通訊技術能大大提高流程管理的感知能力,給資產物品貼RFID標簽,無線射頻技術便捷管理物品;通過GPRS或移動網絡為車輛、人員定位跟蹤等應用,在石油化工行業生產環境應急流程管理中將發揮重要作用。
5、配套工作及注意事項:
業務流程信息化是公司層面的一項系統化的大“工程”,甚至延展到行業及至社會相關面,它的復雜性、動態性、分布性、協同性決定了實施的難度。因此,為保證達到理想的效果,需要各方面、大力度的支持和保障,需要注意以下幾點:
5.1 高管必須要介入,做“一把手”工程,頂層規劃決定業務流程信息化的基調和方向。
5.2 增強信息化組織機構和職能配置,以便信息化資源歸口統籌管理。
5.3 要重視培養信息化、管理和業務三方面素質能力兼備的復合型人才。
5.4 網絡、通訊、信息技術等選型要適度超前、及時跟進,棋高一招制勝千里。
5.5 加強后評估,確保制度及流程、職責能靈活動態調整,建立可持續、螺旋式上升的進步機制。
5.6 要同步、統籌考慮建立配套或適度超前的共享服務能力,建立可靠有效的運維機制、應急預案。
5.7 樹立用戶至上的服務理念,對內注意改善系統平臺的用戶體驗,對外要保證客戶滿意度。
科學的企業管理目標定位、流程化的管理模式與信息化平臺的一體化協同應用,正是推動企業管理轉型升級的有效舉措,能促使企業早日步入信息時代的高速發展軌道。
參考文獻
1.《業務流程管理(BPM)發展趨勢》中科院軟件所研究員 戴國忠
2.《開放業務流程管理,實現有效梳理與優化業務流程》IDS SCHEER CHINA 顧問總監 高巍
3.《BPM,實施從細節入手》華南理工大學工商管理學院 褚四斌 蘇克東
轉載請注明出處:拓步ERP資訊網http://www.guhuozai8.cn/
本文標題:業務流程信息化推動企業管理轉型升級
本文網址:http://www.guhuozai8.cn/html/consultation/10819618588.html